HO-1、SOD2和Mfn2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小鼠中的表達及丁苯酞保護作用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7 23:14
本文關(guān)鍵詞:HO-1、SOD2和Mfn2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小鼠中的表達及丁苯酞保護作用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多發(fā)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累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的慢性炎性脫髓鞘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表明,氧化應激和線粒體損傷在MS的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本實驗研究不同劑量丁苯酞對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脊髓組織中氧化應激指標HO-1和線粒體損傷標志物SOD2、Mfn2表達水平的影響。初步探討丁苯酞對EAE小鼠神經(jīng)功能障礙的保護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方法:C57BL/6小鼠使用MOG35-55作為抗原免疫建立EAE模型。以神經(jīng)功能評分2分及以上為模型成功,隨機分為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地塞米松組和EAE組,并設正常對照組。低劑量NBP組(LDN)、高劑量NBP組(HDN)小鼠分別腹腔注射丁苯酞80mg/kg/d、120mg/kg/d。地塞米松組(DXM)小鼠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0.07mg/kg/d腹腔注射;正常對照組及EAE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體積DMSO,共14天。分別于發(fā)病后第0天、第7天及第14天三個時間點觀察C57BL/6小鼠自免疫后的精神狀態(tài)、活動情況、發(fā)病情況及神經(jīng)功能評分。隨后處死小鼠取脊髓組織,以HE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小鼠脊髓炎癥細胞的浸潤情況;以免疫組化方法觀察小鼠脊髓腰膨大部位HO-1、SOD2及Mfn2的表達情況;黃嘌呤氧化法測定血清SOD的濃度;使用q RT-PCR方法測定小鼠脊髓腰膨大部位HO-1m RNA、SOD2m RNA以及Mfn2m RNA的表達水平。結(jié)果:1各組小鼠臨床表現(xiàn)觀察:正常對照組小鼠在整個實驗中均正常,且體重逐漸增加。EAE組小鼠抗原免疫后出現(xiàn)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體重下降等表現(xiàn)。EAE組小鼠發(fā)病達高峰期時癥狀最嚴重,小鼠出現(xiàn)背部潰瘍、四肢癱瘓及大小便失禁。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小鼠發(fā)病給予藥物治療后,與EAE組小鼠比較,體重下降程度較輕,臨床癥狀表現(xiàn)相對較輕。2神經(jīng)功能評分比較:計算各組中每只小鼠的最高神經(jīng)功能評分的均數(shù),并進行比較。EAE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高于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P0.05)。高劑量NBP組神經(jīng)功能評分明顯低于EAE組、低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P0.05);低劑量NBP組與地塞米松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各組小鼠脊髓組織HO-1表達情況比較:分別于后第0天、第7天及第14天時,EAE組、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與對照組相比,小鼠脊髓組織HO-1m RNA表達水平、HO-1陽性細胞數(shù)明顯增多,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于發(fā)病高峰期及緩解期小鼠脊髓組織中,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上述指標高于EAE組(P0.05);高劑量NBP組上述指標明顯高于EAE組、低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P0.05);低劑量NBP組與地塞米松組上述指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各組小鼠脊髓組織SOD2表達情況比較:分別于后第0天、第7天及第14天時,EAE組、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與對照組相比,小鼠脊髓組織SOD2m RNA表達水平、SOD2陽性細胞數(shù)明顯減少,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于發(fā)病高峰期及緩解期小鼠脊髓組織中,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上述指標高于EAE組(P0.05);高劑量NBP組上述指標明顯高于EAE組、低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P0.05);低劑量NBP組與地塞米松組上述指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各組小鼠脊髓組織Mfn2表達情況比較:分別于后第0天、第7天及第14天時,EAE組、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與對照組相比,小鼠脊髓組織Mfn2m RNA表達水平、Mfn2陽性細胞數(shù)明顯減少,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于發(fā)病高峰期及緩解期小鼠脊髓組織中,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上述指標高于EAE組(P0.05);高劑量NBP組上述指標明顯高于EAE組、低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P0.05);低劑量NBP組與地塞米松組上述指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比較:分別于后第0天、第7天及第14天時,EAE組、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與對照組相比,小鼠血清SOD濃度明顯增多,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劑量NBP組、高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小鼠血清SOD濃度高于EAE組(P0.05);高劑量NBP組小鼠血清SOD濃度明顯高于EAE組、低劑量NBP組及地塞米松組(P0.05);低劑量NBP組與地塞米松組小鼠血清SOD濃度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1 EAE發(fā)病早期就出現(xiàn)線粒體的損傷,丁苯酞與地塞米松均能降低EAE小鼠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2丁苯酞對于EAE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失的保護作用存在劑量效應,大劑量丁苯酞能起到更好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3丁苯酞對EAE小鼠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可能是通過增加抗氧化酶HO-1和線粒體中SOD2、Mfn2的水平來阻斷ROS與線粒體損傷之間惡性循環(huán),從減輕氧化應激以及保護線粒體二個方面對EAE小鼠起到神經(jīng)保護作用。
【關(guān)鍵詞】:多發(fā)性硬化 氧化應激 線粒體 丁苯酞 血紅素加氧酶-1 線粒體融合蛋白2 超氧化物歧化酶2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4.5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縮寫11-12
- 前言12-13
- 材料與方法13-20
- 結(jié)果20-23
- 附圖23-33
- 附表33-36
- 討論36-41
- 結(jié)論41-42
- 參考文獻42-47
- 綜述47-59
- 參考文獻54-59
- 致謝59-60
- 個人簡歷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樹平;田京偉;楊建雄;;長期慢性腦外傷大鼠腦線粒體功能的變化[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7年05期
2 李文偉;朱敏;呂傳真;;線粒體動力學改變在神經(jīng)變性疾病中的地位[J];生理科學進展;2011年05期
3 朱子夫;馬莉;;HO-1抗氧化損傷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0年15期
4 白玉婷;周白麗;;氧化應激與心血管疾病關(guān)系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2年02期
5 檀國軍;趙曉云;朱一飛;曹翠麗;李學平;楊天祝;;EAE大鼠SFO血紅素氧合酶-1基因和蛋白表達的變化[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6年01期
6 陸國慶;吳雪釵;胡婷婷;;恩必普[J];中國新藥雜志;2006年07期
7 董高翔,馮亦璞;丁基苯酞對局部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線粒體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質(zhì)過氧化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本文關(guān)鍵詞:HO-1、SOD2和Mfn2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小鼠中的表達及丁苯酞保護作用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1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916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