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音調療法治療腦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的效果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12:42
目的觀察旋律音調療法對腦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的臨床康復療效以及腦功能改變。方法 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選取本院腦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患者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音樂組各20例,兩組均接受言語治療,音樂組在此基礎上接受以旋律音調療法為主的音樂治療。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采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表(CRRCAE)評定其聽理解、復述、閱讀、命名。兩組各選3例患者,治療前后行靜息態(tài)fMRI,比較大腦半球局部一致性(ReHo)。結果治療后,對照組聽理解(名詞、動詞、句子)、復述(名詞、動詞)、閱讀(名詞)和命名(動作說明)評分提高(t> 2.221, P <0.05),音樂組聽理解(名詞、動詞、句子)、復述(名詞、動詞、句子)、閱讀(名詞、動詞)和命名(名詞、動作說明)評分提高(t> 2.179, P <0.05)。治療前后差值比較,音樂組復述(名詞、動詞)評分增加更多(t> 2.299, P <0.05),閱讀(句子)評分有增加的趨勢。治療后,患者靜息狀態(tài)下左側小腦、顳枕區(qū)的ReHo增強,雙側額葉、顳葉皮質ReHo降低。結論在言語訓練基礎上...
【文章來源】: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20,26(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患者腦區(qū)Re Ho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腦ReHo和ALFF研究[J]. 秦粽園,鮑海華,康東杰,馮祥,何盈. 磁共振成像. 2018(09)
[2]卒中后失語癥語言康復機制和治療研究進展[J]. 劉雪云,柯俊,李坦,韓春艷,方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8(08)
[3]交叉性失語語言功能重組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 王伶杰,張洧,李映凱,劉榴,黎春鏞,羅高權,武肖娜,王俊,韓立新,劉雁.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20)
[4]旋律音調療法與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在卒中后失語中的研究進展[J]. 米海霞,張通,劉麗旭.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5(12)
[5]早期旋律語調言語治療對Broca失語患者的療效觀察[J]. 李舜,丘衛(wèi)紅,萬桂芳.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7(05)
[6]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量表的信度與效度分析[J]. 張慶蘇,紀樹榮,李勝利,何怡,賈革紅,秦江天,衛(wèi)冬潔,田鴻.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5(09)
[7]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06)
本文編號:3344581
【文章來源】: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20,26(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患者腦區(qū)Re Ho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腦ReHo和ALFF研究[J]. 秦粽園,鮑海華,康東杰,馮祥,何盈. 磁共振成像. 2018(09)
[2]卒中后失語癥語言康復機制和治療研究進展[J]. 劉雪云,柯俊,李坦,韓春艷,方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8(08)
[3]交叉性失語語言功能重組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 王伶杰,張洧,李映凱,劉榴,黎春鏞,羅高權,武肖娜,王俊,韓立新,劉雁.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20)
[4]旋律音調療法與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在卒中后失語中的研究進展[J]. 米海霞,張通,劉麗旭.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5(12)
[5]早期旋律語調言語治療對Broca失語患者的療效觀察[J]. 李舜,丘衛(wèi)紅,萬桂芳.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7(05)
[6]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量表的信度與效度分析[J]. 張慶蘇,紀樹榮,李勝利,何怡,賈革紅,秦江天,衛(wèi)冬潔,田鴻.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5(09)
[7]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06)
本文編號:33445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445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