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600125對腦死亡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4 22:03
本文關鍵詞:SP600125對腦死亡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心臟移植已成為挽救終末期心臟疾病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治療手段之一。腦死亡供體幾乎是目前心臟移植的唯一器官來源。有研究證實:在器官移植以前腦死亡狀態(tài)本身就已經(jīng)導致移植物生理功能損害和形態(tài)學發(fā)生改變,這可能與腦死亡時經(jīng)歷全身血流動力紊亂、細胞凋亡、嚴重急性應激反應、炎癥介質(zhì)及細胞因子大量釋放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有關。就目前而言,提高供心質(zhì)量是減少心臟移植患者近遠期并發(fā)癥的重要方法之一。細胞凋亡(cell apoptosis)也稱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個主動的細胞死亡過程,是細胞外界環(huán)境因素與細胞自身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就像細胞有絲分裂一樣,該過程的啟動和進行同樣受到基因的精確調(diào)控;細胞死亡的發(fā)生正是這些基因產(chǎn)物相互作用的結果。近年研究顯示細胞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后和心臟移植后心肌細胞死亡的最主要形式,其中線粒體在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備受關注,而如何減輕腦死亡狀態(tài)下供體心肌細胞凋亡導致的心肌損傷已成為研究熱點。線粒體凋亡信號通路是引起細胞凋亡的內(nèi)源性信號通路。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是MAPK家族重要成員之一,活化的JNK信號通路可作用于線粒體,并引起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開放,線粒體跨膜電位下降,導致細胞色素-C(Cyt-C)釋放,通過一系列的反應,最終激活細胞凋亡的關鍵執(zhí)行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異性蛋白酶-3(Caspase-3),導致細胞凋亡。SP600125是一種常用的高選擇性JNK抑制劑。目的在本研究中,我們擬以腦死亡Sprague-Dawley(SD)大鼠為研究對象,觀察腦死亡狀態(tài)對SD大鼠心肌細胞凋亡、Cyt-C、Caspase-3蛋白及其m RNA的表達水平的影響,探討腦死亡狀態(tài)是否啟動大鼠心肌細胞線粒體凋亡通路進而造成心肌細胞損傷與凋亡發(fā)生。并進一步觀察應用SP600125對腦死亡狀態(tài)下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機制。方法選擇20只體重為200-250g健康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4組:SHAM組、腦死亡(Brain Death,BD)組、BD+SP600125藥物(SP600125)組、BD+DMSO溶劑(DMSO)組,每組5只。SHAM組:動物麻醉后僅給予顱內(nèi)置入Fogarty管,但不誘導腦死亡;BD組:應用改進的緩慢間斷顱內(nèi)加壓法建立腦死亡模型并維持腦死亡狀態(tài)至6h,但不預施加藥物;SP600125組:采用與BD組相同的方法建立腦死亡模型,于誘導腦死亡狀態(tài)前1h腹腔注射SP600125(10mg/kg),并維持腦死亡狀態(tài)至6h;DMSO組:與SP600125組相同,但改為注射DMSO(10mg/kg),并維持腦死亡狀態(tài)至6h。用原位缺口末端標記法(TUNEL)染色比較各組心肌細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和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Real-time PCR)檢測各組心肌細胞中Cyt-C與Caspase-3 m RNA和蛋白的表達。結果(1)15只SD大鼠均成功建立腦死亡模型,均可維持腦死亡狀態(tài)至6h,且平均動脈壓(MAP)≥80mm Hg,模型成功率為100%。(2)TUNEL結果顯示BD組心肌細胞凋亡率(26.39±4.99)%比SHAM組(1.41±0.35)%顯著增加(p0.05);SP600125組(7.63±3.09)%比BD組顯著降低(p0.05);DMSO組(26.28±4.92)%與BD組凋亡率接近(p0.05)。(3)Western blot結果顯示BD組Cyt-C和Caspase-3表達(73.67±7.35、145.63±7.21)比SHAM組(18.74±8.77、38.86±8.95)顯著增多(p0.05);SP600125組Cyt-C和Caspase-3表達(20.34±5.69、39.45±5.73)顯著低于BD組(p0.05);DMSO組Cyt-C和Caspase-3表達(72.45±6.84、146.56±6.87)與BD組接近(p0.05)。(4)Real-time PCR結果顯示BD組Cyt-C m RNA和Caspase-3 m RNA表達(2.03±0.08、2.37±0.12)顯著高于SHAM組(1.00±0.00)(p0.05);SP600125組Cyt-C m RNA和Caspase-3 m RNA表達(1.23±0.24、1.21±0.05)顯著低于BD組(p0.05);DMSO組Cyt-C m RNA和Caspase-3 m RNA表達(2.06±0.09、2.38±0.11)與BD組接近(p0.05)。結論1.采用改良的緩慢間歇顱內(nèi)加壓法建立的大鼠腦死亡模型,具有簡單且重復性好、易于標準化、成功率高以及與臨床腦死亡病理生理過程相似的優(yōu)點,為研究腦死亡對人體器官的影響,提供一個穩(wěn)定而可靠的平臺。2.腦死亡大鼠心肌細胞中Cyt-C和Caspase-3基因表達明顯上調(diào),細胞發(fā)生凋亡,提示腦死亡狀態(tài)下線粒體凋亡途徑激活可以導致心肌損傷。3.SP600125對線粒體凋亡通路介導的心肌細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為腦死亡狀態(tài)下供體心臟的保護提供了新的靶點和研究思路。
【關鍵詞】:腦死亡 供體心臟 凋亡 c-Jun氨基末端激酶抑制劑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654.2;R741
【目錄】:
- 摘要4-7
- 英文摘要7-12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12-13
- 引言13-15
- 材料與方法15-33
- 結果33-40
- 討論40-46
- 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51
- 綜述部分 腦死亡供體心肌保護的研究進展51-63
- 參考文獻60-63
- 個人簡歷及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文章63-64
- 致謝64-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侯穎;姬尚義;;深低溫離體心臟保存的研究[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3年02期
2 岳原亦;張揚;張一奇;;Caspase家族與細胞凋亡[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年06期
3 梅運清;HTK器官保存液對供心保護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1年12期
4 張國明;王禹;李天德;張大為;劉秀華;楊菲菲;;應激活化蛋白激酶在大鼠缺血后適應中的變化及其對細胞凋亡影響的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6期
5 ;腦死亡判定技術規(guī)范(成人)(修訂稿)[J];實用器官移植電子雜志;2014年01期
6 周芳;李文碩;;心臟移植與麻醉[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06年02期
本文關鍵詞:SP600125對腦死亡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50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50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