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容量、等滲濃度對比劑聯(lián)合低管電壓技術在頸動脈CTA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19:55
研究背景: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鈣化、頸動脈狹窄是造成腦缺血、腦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根據(jù)頸動脈內(nèi)膜剝脫術、支架置入術術前、術后評估及隨訪的要求,目前頸動脈CTA檢查因其快速、經(jīng)濟、無創(chuàng)的的特點已經(jīng)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傳統(tǒng)DSA檢查,但是大劑量、高濃度造影劑造成的人體損傷和圖像的靜脈污染已經(jīng)引起重視,同時高管電壓會帶來一系列的輻射風險;X射線與原子核相互作用時會產(chǎn)生三大效應:光電效應,康普頓散射效應,及電子對效應,當管電壓在80kv時康普頓效應和光電效應所占比例相等,此時能保證成像質(zhì)量的同時大幅度降低輻射劑量,同時結合碘的物理特性,降低管電壓不僅可以減少輻射劑量,并能使含碘的血管或其他組織發(fā)生光電效應的概率大大增加,提高了靶血管的強化程度,增加血管強化的CT值,基于上述X射線和碘劑物理特性成為雙低技術理論基礎。等滲濃度、低容量對比劑會減低對比劑腎毒性風險,因此我們要在頸動脈CTA檢查中盡可能減少對比劑用量及濃度,同時通過降低管電壓帶來的輻射風險。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利用聯(lián)合應用30ml超低容量,270mgl/ml等滲濃度對比劑、80kv低管電壓技術用于頸部動脈CTA成像的可行性,以及在...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縮略詞
1 引言
2 資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流程圖
2.3 影像學檢查方法
2.4 圖像質(zhì)量分析
2.5 輻射劑量分析
2.6 統(tǒng)計方法
3 實驗統(tǒng)計結果
3.1 受試者情況
3.2 圖像質(zhì)量統(tǒng)計結果
3.3 輻射劑量對比劑總碘攝入量統(tǒng)計結果:
4 討論
5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源CT低管電壓及低劑量等滲對比劑在頭頸部CTA中的初步研究[J]. 武洪林,李俊,李紅堯,魏文峰,蔣蘭芝,王德杭.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07)
[2]雙源CT掃描模式對頭頸部輻射劑量和影像質(zhì)量的影響[J]. 牛延濤,張永縣,郭森林,虞濱濱. 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 2016 (12)
[3]雙低劑量對比劑和最佳單能譜成像在頭頸部CTA中的應用價值[J]. 王帥,石磊,鄭敏文,李劍,姜文龍,劉從偉,王棟,石明國. 中國醫(yī)療設備. 2016(07)
[4]雙低劑量在頭頸部CTA濾過反投影重組法中的應用[J]. 巴志霞,虎玉蘭,黃寶生,安芳軍,鄭生喜,盧冬梅,李靜.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5(08)
[5]頸部能譜CT與常規(guī)CT掃描輻射劑量與圖像質(zhì)量的對比研究[J]. 郭錟,周誠,陳涓,吳國庚,楊正漢,沈正寅,陳敏.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04)
[6]低劑量CT掃描在64層螺旋CT頭頸部數(shù)字減影CTA中的可行性研究[J]. 蔡武,龔建平,錢銘輝,喬方,朱江濤,張偉,張博,竇欣,沈鈞康.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4(07)
[7]70kV低劑量CT血管成像在兒童胡桃夾綜合征中的應用[J]. 吳爽,周長圣,張龍江,顧海峰,祁麗,黃偉. 放射學實踐. 2014(06)
[8]70kV超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冠狀動脈CTA研究[J]. 曹劍,易妍,王怡寧,林路,王明,孔令燕,薛華丹,宋蘭,王志偉,王少華,張龍江,盧光明,金征宇. 放射學實踐. 2014(06)
[9]能譜CT超雙低劑量在頭頸聯(lián)合CTA中的應用價值[J]. 呂仁鋒,徐哲,袁麗萍,邴晶.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4(04)
[10]“雙低”CT血管成像的應用現(xiàn)狀[J]. 祁麗,張龍江,盧光明.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14(02)
本文編號:3166075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縮略詞
1 引言
2 資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流程圖
2.3 影像學檢查方法
2.4 圖像質(zhì)量分析
2.5 輻射劑量分析
2.6 統(tǒng)計方法
3 實驗統(tǒng)計結果
3.1 受試者情況
3.2 圖像質(zhì)量統(tǒng)計結果
3.3 輻射劑量對比劑總碘攝入量統(tǒng)計結果:
4 討論
5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源CT低管電壓及低劑量等滲對比劑在頭頸部CTA中的初步研究[J]. 武洪林,李俊,李紅堯,魏文峰,蔣蘭芝,王德杭.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07)
[2]雙源CT掃描模式對頭頸部輻射劑量和影像質(zhì)量的影響[J]. 牛延濤,張永縣,郭森林,虞濱濱. 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 2016 (12)
[3]雙低劑量對比劑和最佳單能譜成像在頭頸部CTA中的應用價值[J]. 王帥,石磊,鄭敏文,李劍,姜文龍,劉從偉,王棟,石明國. 中國醫(yī)療設備. 2016(07)
[4]雙低劑量在頭頸部CTA濾過反投影重組法中的應用[J]. 巴志霞,虎玉蘭,黃寶生,安芳軍,鄭生喜,盧冬梅,李靜.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5(08)
[5]頸部能譜CT與常規(guī)CT掃描輻射劑量與圖像質(zhì)量的對比研究[J]. 郭錟,周誠,陳涓,吳國庚,楊正漢,沈正寅,陳敏.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04)
[6]低劑量CT掃描在64層螺旋CT頭頸部數(shù)字減影CTA中的可行性研究[J]. 蔡武,龔建平,錢銘輝,喬方,朱江濤,張偉,張博,竇欣,沈鈞康.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4(07)
[7]70kV低劑量CT血管成像在兒童胡桃夾綜合征中的應用[J]. 吳爽,周長圣,張龍江,顧海峰,祁麗,黃偉. 放射學實踐. 2014(06)
[8]70kV超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冠狀動脈CTA研究[J]. 曹劍,易妍,王怡寧,林路,王明,孔令燕,薛華丹,宋蘭,王志偉,王少華,張龍江,盧光明,金征宇. 放射學實踐. 2014(06)
[9]能譜CT超雙低劑量在頭頸聯(lián)合CTA中的應用價值[J]. 呂仁鋒,徐哲,袁麗萍,邴晶.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4(04)
[10]“雙低”CT血管成像的應用現(xiàn)狀[J]. 祁麗,張龍江,盧光明.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14(02)
本文編號:31660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1660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