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傳遞成像技術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應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1-31 13:46
目的:探討磁化傳遞成像技術(MT)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MR檢查的50例患者分別進行常規(guī)腦血管3D-TOF-MRA及3D-MT-TOF-MRA檢查,探討磁化傳遞成像技術在3D-TOF-MR血管造影中的應用價值。結果:3D-MT-TOF-MRA對大血管及其1-2級分支的顯示輪廓銳利清晰、血管中斷少、顯示率為100%;對3-4級遠端細小血管顯示輪廓較清晰、血管中斷較少,顯示率為80%。常規(guī)3D-TOF-MRA對大血管顯示輪廓銳利、連續(xù)性好,顯示率為100%,對1-2級分支的顯示輪廓欠清晰、部分血管有中斷現(xiàn)象,顯示率為72%;對3-4級遠端細小血管顯示率僅為16%。3D-MT-TOF-MRA圖像質量佳,腦實質背景信號抑制完全。結論:應用MT技術的3D-MT-TOF-MRA較常規(guī)3D-TOF-MRA對顱內大動脈及遠端小動脈顯示清晰,腦實質背景信號抑制更完全,在腦血管造影中更具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文章來源】: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 2020,29(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為常規(guī)3D-TOF-MRA檢查圖像,腦動脈遠端分支顯示欠佳,腦實質信號抑制欠佳
圖1 為常規(guī)3D-TOF-MRA檢查圖像,腦動脈遠端分支顯示欠佳,腦實質信號抑制欠佳圖3 箭頭所指為3D-MT-TOF-MRA檢查發(fā)現(xiàn)的前交通動脈處微小動脈瘤,動脈瘤輪廓顯示清晰,腦實質信號抑制較好,常規(guī)3D-TOF-MRA檢查中顯示欠佳
圖2 為3D-MT-TOF-MRA檢查圖像,腦動脈遠端分支輪廓顯示清晰,腦實質信號抑制較好圖4 為3D-MT-TOF-MRA檢查圖像,左側大腦中動脈遠端顱內血管動靜脈畸形,長箭頭所指病變處供血動脈、迂曲血管團、上矢狀竇擴張清晰可見,且腦實質信號抑制較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酷似腫瘤樣病變的腦動靜脈畸形1例[J]. 熊真亮,李棟學,曾憲春,王榮品,劉新峰,黃平.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11)
[2]動脈輔助經(jīng)靜脈入路治愈性栓塞腦深部動靜脈畸形二例[J]. 馬玉棟,李波,蘆戩,徐正虎,姜金利,卜博,余新光,周定標. 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 2019 (09)
[3]多發(fā)性硬化的非均勻磁化傳遞成像研究[J]. 康鈺,洪楠,吳冰.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07)
[4]介入栓塞治療腦動靜脈畸形[J]. 王威,蓋延廷,簡新革,李彥江,檀書斌,彭方強,劉旻諦,宋冬雷.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9(06)
[5]磁化傳遞成像評估克羅恩病腸瘺發(fā)生風險的應用價值[J]. 林錦江,盧寶蘭,王紅莉,方壯念,黃斯韻,孫燦輝,馮仕庭,李子平,李雪華. 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1)
[6]多模態(tài)技術在腦動靜脈畸形顯微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 張艷陽,姜金利,孫正輝,武琛,師煒,薛哲,馮世宇,余新光. 中華外科雜志. 2017 (05)
[7]磁化傳遞對比:物理原理及臨床應用[J]. 張中偉.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17(01)
[8]磁化傳遞技術在顱腦MRA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姜黃維,錢琦,林敏,金平. 浙江醫(yī)學. 2015 (09)
[9]磁化傳遞技術與時間飛躍法在MRA中的應用比較[J]. 胡海華,沈國鑫,唐杰,瞿恒娟,葉永強,蘇佩華,陸旭艷,黃金蘭,沈鈺.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4(10)
[10]3.0T高場磁共振磁化傳遞成像對特發(fā)性癲癇的研究[J]. 劉新峰,操玉萍,歐新偉,廖大偉,張國明,朱克文,彭嵐,張體江. 磁共振成像. 2013(01)
本文編號:3010985
【文章來源】: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 2020,29(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為常規(guī)3D-TOF-MRA檢查圖像,腦動脈遠端分支顯示欠佳,腦實質信號抑制欠佳
圖1 為常規(guī)3D-TOF-MRA檢查圖像,腦動脈遠端分支顯示欠佳,腦實質信號抑制欠佳圖3 箭頭所指為3D-MT-TOF-MRA檢查發(fā)現(xiàn)的前交通動脈處微小動脈瘤,動脈瘤輪廓顯示清晰,腦實質信號抑制較好,常規(guī)3D-TOF-MRA檢查中顯示欠佳
圖2 為3D-MT-TOF-MRA檢查圖像,腦動脈遠端分支輪廓顯示清晰,腦實質信號抑制較好圖4 為3D-MT-TOF-MRA檢查圖像,左側大腦中動脈遠端顱內血管動靜脈畸形,長箭頭所指病變處供血動脈、迂曲血管團、上矢狀竇擴張清晰可見,且腦實質信號抑制較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酷似腫瘤樣病變的腦動靜脈畸形1例[J]. 熊真亮,李棟學,曾憲春,王榮品,劉新峰,黃平.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11)
[2]動脈輔助經(jīng)靜脈入路治愈性栓塞腦深部動靜脈畸形二例[J]. 馬玉棟,李波,蘆戩,徐正虎,姜金利,卜博,余新光,周定標. 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 2019 (09)
[3]多發(fā)性硬化的非均勻磁化傳遞成像研究[J]. 康鈺,洪楠,吳冰.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07)
[4]介入栓塞治療腦動靜脈畸形[J]. 王威,蓋延廷,簡新革,李彥江,檀書斌,彭方強,劉旻諦,宋冬雷.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9(06)
[5]磁化傳遞成像評估克羅恩病腸瘺發(fā)生風險的應用價值[J]. 林錦江,盧寶蘭,王紅莉,方壯念,黃斯韻,孫燦輝,馮仕庭,李子平,李雪華. 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1)
[6]多模態(tài)技術在腦動靜脈畸形顯微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 張艷陽,姜金利,孫正輝,武琛,師煒,薛哲,馮世宇,余新光. 中華外科雜志. 2017 (05)
[7]磁化傳遞對比:物理原理及臨床應用[J]. 張中偉.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17(01)
[8]磁化傳遞技術在顱腦MRA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姜黃維,錢琦,林敏,金平. 浙江醫(yī)學. 2015 (09)
[9]磁化傳遞技術與時間飛躍法在MRA中的應用比較[J]. 胡海華,沈國鑫,唐杰,瞿恒娟,葉永強,蘇佩華,陸旭艷,黃金蘭,沈鈺.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4(10)
[10]3.0T高場磁共振磁化傳遞成像對特發(fā)性癲癇的研究[J]. 劉新峰,操玉萍,歐新偉,廖大偉,張國明,朱克文,彭嵐,張體江. 磁共振成像. 2013(01)
本文編號:3010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109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