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態(tài)平衡儀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1-25 07:46
目的:觀察動靜態(tài)平衡儀治療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礙的療效。方法:將4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入組后進行康復訓練。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動靜態(tài)平衡儀進行訓練。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康復評定。評定內容:(1)采用中國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China Stroke Scale,CSS)評定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2)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評定患者的平衡功能;(3)采用腦卒中患者姿勢評定量表(the Patients Posture Assessment Scale,PASS)評定患者的姿勢控制能力;(4)采用改良巴氏指數(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評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結果:(1)治療5周后,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平衡功能、姿勢控制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較治療前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2)治療5周后,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平衡功能、姿勢控制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動靜態(tài)平衡儀結合康復訓練與...
【文章來源】: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論研究
1 中醫(yī)學對腦卒中及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認識及治療經驗
1.1 中醫(yī)學對腦卒中的認識
1.2 中醫(yī)學對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認識
1.3 中醫(yī)學對腦卒中及卒中后平衡障礙的治療經驗
2 現代康復醫(yī)學對卒中后平衡障礙的研究進展
2.1 平衡功能的維持機制
2.2 卒中后平衡障礙形成的表現與原因
2.3 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臨床研究進展
3 平衡儀在卒中后平衡障礙康復中的應用
3.1 平衡儀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作用原理
3.2 平衡儀在卒中后平衡障礙康復中的文獻研究
4 卒中后平衡障礙康復的現狀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一般資料
1.1 診斷標準
1.2 納入標準
1.3 排除標準
1.4 試驗病例的終止標準
1.5 病例的脫落與處理
1.6 病例的剔除
2 治療方案
2.1 一般處理
2.2 綜合康復組
2.3 動靜態(tài)平衡儀結合綜合康復組
3 觀察指標
4 統(tǒng)計學處理
5 治療結果
6 結果分析
6.1 治療組與對照組組內療效比較
6.2 治療組與對照組組間療效比較
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身體重心位置的比較
第三部分 討論
1 平衡功能訓練在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意義
2 本研究對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評估
3 頭針及現代康復技術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作用機制
3.1 于氏頭針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機制及優(yōu)勢
3.2 康復訓練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機制分析
4 動靜態(tài)平衡儀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作用機制
5 問題與展望
第四部分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刺治療中風康復期患者肌張力的功能評價[J]. 莫天才,孫瑜,楊一帆. 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3(02)
[2]反饋式強化軀干和下肢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和運動功能的影響[J]. 朱寧,馬奇,李小軍.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3(01)
[3]靜態(tài)平衡儀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的影響[J]. 王小清,高崇,滕安琪,馬松武. 臨床醫(yī)學. 2012(11)
[4]平衡反饋訓練儀與Berg平衡量表在評定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關性[J]. 楊婷,錢興皋,張會慧,周俊,高政,許亮,李雪萍.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11)
[5]核心肌群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響[J]. 劉烜瑋,趙娜娜,肖鵬. 中國康復. 2012(05)
[6]視覺反饋平衡訓練儀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 楊婷,高政,尹玉文,穆爍.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2(19)
[7]經筋恢刺法治療中風后上肢痙攣30例臨床觀察[J]. 閆毓茜. 四川中醫(yī). 2012(09)
[8]中老年婦女核心肌力與平衡能力的評價及相關性研究[J]. 劉營,任玉慶.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2(04)
[9]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康復方法研究進展[J]. 宋利娜,張洪斌.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08)
[10]核心肌力訓練在康復醫(yī)學中的意義[J]. 南海鷗,王燕. 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 2012(03)
碩士論文
[1]急性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相關研究[D]. 謝財忠.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0
[2]針刺夾脊穴對腦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影響的臨床觀察[D]. 張宏如.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09
[3]平衡儀訓練對偏癱患者平衡和行走能力的影響[D]. 翟浩瀚.安徽醫(yī)科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98857
【文章來源】: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論研究
1 中醫(yī)學對腦卒中及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認識及治療經驗
1.1 中醫(yī)學對腦卒中的認識
1.2 中醫(yī)學對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認識
1.3 中醫(yī)學對腦卒中及卒中后平衡障礙的治療經驗
2 現代康復醫(yī)學對卒中后平衡障礙的研究進展
2.1 平衡功能的維持機制
2.2 卒中后平衡障礙形成的表現與原因
2.3 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臨床研究進展
3 平衡儀在卒中后平衡障礙康復中的應用
3.1 平衡儀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作用原理
3.2 平衡儀在卒中后平衡障礙康復中的文獻研究
4 卒中后平衡障礙康復的現狀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一般資料
1.1 診斷標準
1.2 納入標準
1.3 排除標準
1.4 試驗病例的終止標準
1.5 病例的脫落與處理
1.6 病例的剔除
2 治療方案
2.1 一般處理
2.2 綜合康復組
2.3 動靜態(tài)平衡儀結合綜合康復組
3 觀察指標
4 統(tǒng)計學處理
5 治療結果
6 結果分析
6.1 治療組與對照組組內療效比較
6.2 治療組與對照組組間療效比較
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身體重心位置的比較
第三部分 討論
1 平衡功能訓練在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意義
2 本研究對卒中后平衡障礙的評估
3 頭針及現代康復技術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作用機制
3.1 于氏頭針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機制及優(yōu)勢
3.2 康復訓練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機制分析
4 動靜態(tài)平衡儀治療卒中后平衡障礙的作用機制
5 問題與展望
第四部分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刺治療中風康復期患者肌張力的功能評價[J]. 莫天才,孫瑜,楊一帆. 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3(02)
[2]反饋式強化軀干和下肢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和運動功能的影響[J]. 朱寧,馬奇,李小軍.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3(01)
[3]靜態(tài)平衡儀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的影響[J]. 王小清,高崇,滕安琪,馬松武. 臨床醫(yī)學. 2012(11)
[4]平衡反饋訓練儀與Berg平衡量表在評定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關性[J]. 楊婷,錢興皋,張會慧,周俊,高政,許亮,李雪萍.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11)
[5]核心肌群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響[J]. 劉烜瑋,趙娜娜,肖鵬. 中國康復. 2012(05)
[6]視覺反饋平衡訓練儀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 楊婷,高政,尹玉文,穆爍.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2(19)
[7]經筋恢刺法治療中風后上肢痙攣30例臨床觀察[J]. 閆毓茜. 四川中醫(yī). 2012(09)
[8]中老年婦女核心肌力與平衡能力的評價及相關性研究[J]. 劉營,任玉慶.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2(04)
[9]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康復方法研究進展[J]. 宋利娜,張洪斌.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08)
[10]核心肌力訓練在康復醫(yī)學中的意義[J]. 南海鷗,王燕. 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 2012(03)
碩士論文
[1]急性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相關研究[D]. 謝財忠.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0
[2]針刺夾脊穴對腦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影響的臨床觀察[D]. 張宏如.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09
[3]平衡儀訓練對偏癱患者平衡和行走能力的影響[D]. 翟浩瀚.安徽醫(yī)科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988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988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