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pterin在腦梗死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13:10
背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梗死,腦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的病理過程,腦血栓是由于大腦動脈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后,出現(xiàn)血管管壁內膜粗糙,血管管腔狹窄,當出現(xiàn)血壓降低、血流速度緩慢以及血液粘滯度增高時,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血管內凝聚成塊形成。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過程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之間形成與脫落)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組織學結果也已闡明:在與斑塊不穩(wěn)定性相關的炎性過程中,斑塊內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的激活和相互作用非常重要,這種復雜的作用最終引起斑塊破裂。目前,炎性反應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作用已得到廣泛研究,但對其他動脈系統(tǒng)如頸動脈、腦動脈的影響報道極少。新蝶呤(Neopterin,Npt)是一種低分子化合物,是生物合成途徑中由鳥嘌呤核苷三磷酸形成的一種中間代謝產物,生物學相對穩(wěn)定,體外實驗表明,T細胞活化產生的INF-γ能夠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分泌大量新蝶呤,并且作為多種神經遞質酶羥化作用的輔因子發(fā)揮作用。另外有報道指出,Npt在不穩(wěn)定斑塊形成過程中不僅能加重炎癥過程,而且能作為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穩(wěn)定性的一個最新生物學指標,已在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診...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驗材料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對象
2.1.2 實驗動物
2.2 主要實驗試劑和儀器
2.2.1 實驗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3 所需試劑的配制
第三章 實驗方法
3.1 臨床試驗
3.1.1
3.1.2 TG、HDL、LDL、HCY、CRP等的測定
3.1.3 疾病臨床NIHSS評分分析
3.1.4 ELISA法檢測患者血清Npt的表達
3.2 動物實驗
3.2.1 分組及處理
3.2.2 TTC染色
3.2.3 透射電鏡
3.2.4 ELISA法檢測小鼠血清Npt水平
3.2.5 不同時間Bederson評分查看腦梗死小鼠行為學評分情況
3.3 統(tǒng)計學處理
第四章 實驗結果
4.1 臨床試驗
4.2 動物實驗
第五章 實驗討論
第六章 實驗結論
參考文獻
附表
綜述 Neopterin的相關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丹參多酚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新蝶呤水平的影響[J]. 梁慧敏,孫嬌,李玉珠,高洋,賀維亞. 醫(yī)學綜述. 2018(22)
[2]新蝶呤與風濕病(文獻綜述)[J]. 龍武彬,劉建. 放射免疫學雜志. 2010(04)
本文編號:2972910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驗材料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對象
2.1.2 實驗動物
2.2 主要實驗試劑和儀器
2.2.1 實驗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3 所需試劑的配制
第三章 實驗方法
3.1 臨床試驗
3.1.1
3.1.2 TG、HDL、LDL、HCY、CRP等的測定
3.1.3 疾病臨床NIHSS評分分析
3.1.4 ELISA法檢測患者血清Npt的表達
3.2 動物實驗
3.2.1 分組及處理
3.2.2 TTC染色
3.2.3 透射電鏡
3.2.4 ELISA法檢測小鼠血清Npt水平
3.2.5 不同時間Bederson評分查看腦梗死小鼠行為學評分情況
3.3 統(tǒng)計學處理
第四章 實驗結果
4.1 臨床試驗
4.2 動物實驗
第五章 實驗討論
第六章 實驗結論
參考文獻
附表
綜述 Neopterin的相關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丹參多酚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新蝶呤水平的影響[J]. 梁慧敏,孫嬌,李玉珠,高洋,賀維亞. 醫(yī)學綜述. 2018(22)
[2]新蝶呤與風濕病(文獻綜述)[J]. 龍武彬,劉建. 放射免疫學雜志. 2010(04)
本文編號:29729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729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