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缺血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腦保護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19 15:10
背景:心肺復蘇成功后神經系統功能完好的患者僅占1.4%,大多數患者死于心肺復蘇后全腦缺血缺氧性神經功能損傷。多項研究發(fā)現遠程缺血處理對心、腦、腎等眾多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對心肺復蘇后的神經功能恢復亦有促進作用。遠程缺血處理的方式主要有遠程缺血前處理、遠程缺血中處理和遠程缺血后處理。這三種方式遠程缺血處理在心肺復蘇后的神經功能保護效果是否有差異,以及其具體保護機制尚不清楚。神經元細胞大量凋亡是心肺復蘇后神經功能損傷的主要原因,減少神經元細胞凋亡是降低心肺復蘇后神經功能損傷的重要措施。而線粒體膜通透性轉化孔通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開放程度的調節(jié)在神經元細胞凋亡途徑中起著核心作用。本研究觀察三種方式遠程缺血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的腦保護作用,及其對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和海馬神經元細胞mPTP開放程度的影響,研究可能的保護機制。第一部分三種方式遠程缺血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腦保護效果比較目的:觀察不同方式遠程缺血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心肺復蘇成功率、生存率及復蘇后各時間點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NDS)的影響。方法:根據改良Utstein模式建立大鼠窒息法心臟驟停-復蘇模型。SD大鼠,75只,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未處理組、遠程缺血前處理組、遠程缺血中處理組和遠程缺血后處理組(n =15)。阻斷/松開左側股動脈完成遠程缺血處理。觀察各組大鼠心肺復蘇成功率、生存率及復蘇后NDS評分。結果:遠程缺血前處理組NDS評分在心肺復蘇后48h、72h較未處理組、中處理組顯著提高(P0.01)。遠程缺血后處理組NDS評分在心肺復蘇后48h、72h較未處理組、中處理組顯著提高(P0.01)。遠程缺血中處理組NDS評分在心肺復蘇后72h較未處理組輕度提高(P0.05)。結論:遠程缺血前處理、遠程缺血后處理可顯著提高大鼠心肺復蘇后NDS評分,其神經功能保護效果優(yōu)于遠程缺血中處理。第二部分遠程缺血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及mPTP的影響目的:觀察不同方式遠程缺血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以及海馬神經元細胞mPTP開放程度的影響,研究遠程缺血處理腦保護的機制。方法:根據改良Utstein模式建立大鼠窒息法心臟驟停-復蘇模型。SD大鼠,75只,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未處理組、遠程缺血前處理組、遠程缺血中處理組和遠程缺血后處理組(n =15)。阻斷/松開左側股動脈完成遠程缺血處理。心肺復蘇后72h,Western Blot法測定海馬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表達水平,末端轉移酶標記法(TUNEL)及流式細胞儀法測定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率,流式細胞儀法測定海馬神經元細胞mPTP開放程度,并測定海馬神經元細胞線粒體內外膜完整性。結果:遠程缺血前處理組、遠程缺血后處理組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率較未處理組及遠程缺血中處理組降低(P0.05)。遠程缺血前處理組、遠程缺血后處理組海馬神經元細胞線粒體內外膜完整性較未處理組及遠程缺血中處理組增高(P0.05)。前處理組、遠程缺血后處理組海馬神經元細胞mPTP開放程度較未處理組、遠程缺血中處理組顯著降低(P0.01)。結論:遠程缺血前處理、遠程缺血后處理的心肺復蘇后神經功能保護機制與阻斷mPTP開放,減少海馬區(qū)神經元細胞凋亡相關。第三部分mPTP阻斷劑與遠程缺血后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腦保護效果比較及機制研究目的:比較mPTP阻斷劑環(huán)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遠程缺血后處理單獨或聯合使用對心肺復蘇大鼠的神經保護作用,并研究其機制。方法:建立大鼠窒息法心臟驟停-復蘇模型。SD大鼠,6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遠程缺血后處理組、CsA組、聯合組(n=15)。遠程缺血后處理組通過阻斷/松開左側股動脈完成遠程缺血處理;CsA組在心肺復蘇成功后予以單次劑量的CsA靜注;聯合組則結合了上述兩項干預措施。測定大鼠心肺復蘇后NDS評分;心肺復蘇后72h通過HE染色及電鏡法觀察海馬區(qū)神經元細胞及線粒體形態(tài)學變化;TUNEL及流式細胞儀法測定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率;并測定各組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mPTP開放程度的變化。結果:遠程缺血后處理組、CsA組、聯合組心肺復蘇后48h、72hND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1),聯合組心肺復蘇后72hNDS評分較CsA組提高(P0.05);遠程缺血后處理組、CsA組、聯合組心肺復蘇后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1),這三組中以聯合組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率最低;HE染色以及電鏡線粒體顯微結構觀察均顯示聯合組具有更好的神經細胞保護作用;mPTP開放程度方面,遠程缺血后處理組較CsA組開放程度顯著增高(P0.01),聯合組與CsA組相比無差異(P0.05)。結論:CsA聯合遠程缺血后處理對心肺復蘇大鼠具有更好的神經保護作用。抑制mPTP開放是遠程缺血后處理發(fā)揮其心肺復蘇后神經功能保護的機制之一,但不是唯一機制。第四部分液體輸注對心肺復蘇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的影響目的:前期造模實驗中發(fā)現,大鼠心肺復蘇后存在低血壓期。本研究觀察不同類型液體輸注對大鼠心肺復蘇后血流動力學及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的影響。方法:建立大鼠窒息法心臟驟停-復蘇模型。SD大鼠,6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生理鹽水(NS)組、高滲鹽水(HS)組以及羥乙基淀粉(HES)組(n =15)。心肺復蘇期分別予以生理鹽水、高滲鹽水或羥乙基淀粉持續(xù)輸注。觀察不同組別大鼠心肺復蘇成功率、生存率及NDS評分;HE染色觀察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形態(tài)變化;Western Blot法檢測大鼠海馬凋亡相關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達水平;TUNEL及流式細胞儀法測定大鼠海馬區(qū)神經元細胞凋亡率。結果:HS組心肺復蘇后12、24、48、72小時NDS評分均較NS組、HES組增高(P0.05);HS組HE染色結果提示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排列稍顯紊亂,中等量變性的神經元細胞,可見細胞輕中度水腫,較NS組及HES組改善;HS組bcl-2表達水平較NS組、HES組顯著增高(P0.01),Bax、caspase-3表達水平較NS組、HES組顯著降低(P0.01);HS組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率較NS組及HES組下降(P0.05)。結論:心肺復蘇期高滲鹽水持續(xù)輸注可減少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凋亡,改善心肺復蘇后NDS評分。
【學位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43.3
【部分圖文】:
缺血處理示遨圈
顯著增高(尸<0.01);心肺復蘇后l0min,前處理組較對照組MAP下降CP<0.05);逡逑心肺復蘇后15min、20min、25min、30min,未處理組、前處理組、中處理組、逡逑后處理組MAP均較對照組降低(戶<0.05,表1-2,圖1-2)。逡逑15逡逑
理較空白、前、后處理組降低(P=0.001,邋0.009,邋0.047);前處理組較未處理、逡逑中處理組增高(P邋=0.009,邋0.015);中處理較空白、前處理組降低(/>邋=0.001,逡逑0.015);后處理組較空白及未處理組增高(P=0.024,邋0.047,表2-1,圖2-1)。逡逑1.2邐Bax結果逡逑空白組較未處理組、前中后處理組降低(P邋=0.000,邋0.006,邋0.000,邋0.003);逡逑未處理組較空白、前后處理組增高(戶<0.01);前處理組較空白組X椄擼ǎ繡義希劍埃埃埃叮,姐晞(chuàng)砑爸寫磣榻檔停ɑВ跡埃埃保;謱懄来~榻峽瞻鬃欏⑶昂蟠﹀義俠磣樵齦擼ǎ校跡埃埃保緩蟠磣榻峽瞻鬃樵齦擼ǎ校劍埃埃埃常,姐晞(chuàng)砑爸寫﹀義俠磣榻檔停ɑВ跡埃埃,表2-1,哇E玻保。辶x希保沖危茫幔螅穡幔螅澹沖褰峁義峽瞻鬃榻現寫磣榻檔停ǎ校
本文編號:2822665
【學位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43.3
【部分圖文】:
缺血處理示遨圈
顯著增高(尸<0.01);心肺復蘇后l0min,前處理組較對照組MAP下降CP<0.05);逡逑心肺復蘇后15min、20min、25min、30min,未處理組、前處理組、中處理組、逡逑后處理組MAP均較對照組降低(戶<0.05,表1-2,圖1-2)。逡逑15逡逑
理較空白、前、后處理組降低(P=0.001,邋0.009,邋0.047);前處理組較未處理、逡逑中處理組增高(P邋=0.009,邋0.015);中處理較空白、前處理組降低(/>邋=0.001,逡逑0.015);后處理組較空白及未處理組增高(P=0.024,邋0.047,表2-1,圖2-1)。逡逑1.2邐Bax結果逡逑空白組較未處理組、前中后處理組降低(P邋=0.000,邋0.006,邋0.000,邋0.003);逡逑未處理組較空白、前后處理組增高(戶<0.01);前處理組較空白組X椄擼ǎ繡義希劍埃埃埃叮,姐晞(chuàng)砑爸寫磣榻檔停ɑВ跡埃埃保;謱懄来~榻峽瞻鬃欏⑶昂蟠﹀義俠磣樵齦擼ǎ校跡埃埃保緩蟠磣榻峽瞻鬃樵齦擼ǎ校劍埃埃埃常,姐晞(chuàng)砑爸寫﹀義俠磣榻檔停ɑВ跡埃埃,表2-1,哇E玻保。辶x希保沖危茫幔螅穡幔螅澹沖褰峁義峽瞻鬃榻現寫磣榻檔停ǎ校
本文編號:28226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226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