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瘤壁差異表達基因研究進展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國達,馬勁光;基層醫(yī)院開展破裂性腦動脈瘤早期手術的體會[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3年04期
2 屈長強,劉增品,馮京萍;旋轉DSA技術在腦動脈瘤中應用價值的探討[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2年05期
3 黃光富;腦動脈瘤診治進展[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5年01期
4 馬駿;賈文霄;鮑遇海;任偉新;迪理木拉提·巴吾東;顧俊鵬;李文化;穆明;裴祺;;三維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對腦動脈瘤的診斷價值[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王振宇;;轉化生長因子-β_1在腦動脈瘤中的表達及意義[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7年06期
6 焦河;;3D重建技術在腦動脈瘤診療中的應用探討[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年20期
7 ;特殊基因突變增加腦動脈瘤風險[J];生命世界;2008年12期
8 陸曉瓊;;腦動脈瘤再破裂出血的觀察與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09年01期
9 陳建甬;楊建軍;俞高龍;桑奇潛;水嫣瓊;樓曉劍;周趙霞;馮金娟;馬后華;;三維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在腦動脈瘤診斷及栓塞術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1年01期
10 遲金臣;;89例腦動脈瘤臨床治療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孫克華;盧亦成;白如林;黃承光;陳懷瑞;齊向前;;手術和介入聯合治療多發(fā)性腦動脈瘤[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孔偉東;曹建民;許健;盧光明;;三維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對腦動脈瘤的臨床應用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3 翟水亭;李天曉;曹會存;郭子亮;宗登偉;白衛(wèi)星;;腦動脈瘤三維DSA影像學分析及對栓塞治療的價值[A];第二屆全國非血管性與血管性介入新技術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介入放射學新技術提高班論文匯編[C];2005年
4 虞升華;;旋轉DSA技術在腦動脈瘤診療中的應用[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吳科學;翁宇;蒲智;多吉;;高原地區(qū)腦動脈瘤特點及治療體會[A];2011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王盛章;陳家亮;魯剛;張曉龍;;具有病人特異性的腦動脈瘤的血流動力學的數值模擬研究[A];現代數學和力學(MMM-XI):第十一屆全國現代數學和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曹恩久;王和平;張鐵英;;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對診斷腦動脈瘤的價值[摘要][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張宏彬;陳國平;鄭建軍;閆昆;陳斌;;雙能量直接去骨CT血管成像在腦動脈瘤診斷中的應用[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范學政;游潮;;HIF-1α、MMP-9、VEGF在腦動脈瘤發(fā)生中的作用及Doxycycline抑制動脈瘤形成的研究[A];2011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玉杰 柳輝艷;治腦動脈瘤首選介入[N];健康報;2007年
2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朱曉敏;突發(fā)頭痛應考慮腦動脈瘤[N];健康時報;2006年
3 朱曉敏;突發(fā)頭痛應考慮腦動脈瘤[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4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 張建民 整理 余寧寧;腦動脈瘤 腦內隨時可能破裂的氣球[N];健康報;2010年
5 記者 陳青;腦中“炸彈”應早發(fā)現早治療[N];文匯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王雪敏;腦動脈瘤:破裂與否,均需治療[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7 記者 匡遠深;腦動脈瘤虛擬三維模型建立[N];健康報;2008年
8 羅學宏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急診科 教授);警惕腦內“定時炸彈”[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9 指導專家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神經外科 高國棟 通訊員 杜精銳 記者 夏冰冰;突發(fā)頭痛別不當回事[N];醫(yī)藥導報;2008年
10 李華;我市首次采用介入療法治療腦動脈瘤[N];自貢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孫曉楓;實驗性大鼠腦動脈瘤發(fā)生機制及Doxycycline和雷公藤預防作用的分子生物學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2 賀紅衛(wèi);非粘附性液體栓塞材料治療腦動脈瘤和腦動靜脈畸形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郭付有;VSMC凋亡及其調控在腦動脈瘤形成和破裂中的意義[D];四川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賈士杰;支架植入前后腦動脈瘤內血流場特性分析[D];新疆大學;2015年
2 何旭英;腦動脈瘤形成及破裂出血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馬駿;二維和三維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在腦動脈瘤的臨床應用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趙紅輝;仿真三維CT血管內鏡對腦動脈瘤的診斷價值及臨床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5 魏欣;腦動脈瘤虛擬三維模型的建立及其應用價值初探[D];四川大學;2005年
6 樸永男;多層面螺旋CT血液鑄型技術在診斷腦動脈瘤中的臨床應用價值[D];延邊大學;2004年
7 曹強;多層面螺旋CTA三維重建技術在評價腦動脈瘤中的應用——與DSA對比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8 孟連英;雙源FlashCT在腦動脈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D];山東大學;2014年
9 楊楚;SHR-SP與SHR腦血管形態(tài)與腦組織蛋白表達的比較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86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8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