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住院患者用藥分析及其臨床路徑用藥推薦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commend the use of drug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medical records of in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the rational recommendation of drug use in the clinical pathway was made. Results: about 89%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complicated with more than two diseases. Aspirin, Atto vastatin calcium, Dan Hong, Edaravone and cinepazide were the top five drug users. The proportion of irrational drug use was 9.93, the first three in order was that the usage dosage was not appropriate, and there was no special reason to recommend the drug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and no indication. The average cost of medication was 11100 yuan per person, accounting for 49.33% of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Conclusion: the use of drug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s complicated, the rationality of some therapeutic drugs is lack of evidence-based medical evidence, and the regimen of drug use in clinical pathway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improve the economy of treatment.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藥劑科;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藥劑科;
【分類號】:R74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震;我國缺血性腦卒中防治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0年02期
2 黃如訓;應重視缺血性腦卒中的個體化治療[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0年02期
3 孫鑫貴;鈣攝入與婦女缺血性腦卒中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0年04期
4 曹玄林;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現(xiàn)狀[J];河北醫(yī)藥;2000年12期
5 溫仲民,包仕堯;抗血小板藥物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現(xiàn)狀[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00年04期
6 黃如訓;缺血性腦卒中的個體化治療[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0年01期
7 戚曉昆,朱克;缺血性腦卒中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0年01期
8 扈林,張燕,師允坤;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患者臨床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0年01期
9 黃立新;抗栓靈含片治療缺血性腦卒中32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0年01期
10 馬麗媛,趙勇,王興宇,劉力生,劉一仙;凝血因子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與缺血性腦卒中的關系[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艷;張曉鶯;何瑛;李燕云;徐雋瑩;;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的危險因素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沈介明;熊立凡;;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活化蛋白C抵抗現(xiàn)象[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袁榮峰;謝春;;非瓣膜性心房顫動與缺血性腦卒中[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李澤軍;褚泰偉;劉新起;王祥云;;缺血性腦卒中示蹤劑的設計、合成、與藥理學研究[A];第七屆全國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春;吳玉泉;盧小軍;鄭峗;張金彭;童輝;;高齡多動脈狹窄患者與缺血性腦卒中的關聯(lián)度分析[A];第三屆江浙滬三地老年醫(yī)學高峰論壇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金友雨;臧秋玲;鄭晉華;葉祖森;韓釗;肖美娟;王蘋莉;;缺血性腦卒中各病因學亞型發(fā)病時間的探討[A];2011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孫紹洋;陸正齊;;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與非急性期血壓控制的研究進展[A];山東省2013年神經(jīng)內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神經(jīng)免疫大會2013論文匯編[C];2013年
8 郭吉平;黃久儀;曹奕豐;楊永舉;王桂清;;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前血液動力學指標變化特征[A];第八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汪麗;齊國先;;急性心肌梗死與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危險因素回顧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楊峗;吳曉牧;;卒中后高血糖與缺血性腦卒中[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葉新;防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2 丁香;缺血性腦卒中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有益[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3 北京天壇醫(yī)院副院長 王擁軍 葛宗漁 整理;遠離缺血性腦卒中要把“壞膽固醇”控制好[N];光明日報;2014年
4 衛(wèi)訊;未來三年我國將完成100萬人腦卒中篩查[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5 楊聲瑞 趙強;缺血性腦卒中病因有新發(fā)現(xiàn)[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6 附二醫(yī)腦科康復中心 王小同;缺血性腦卒中的防治進展[N];溫州日報;2005年
7 楊聲瑞;趙強;預警腦卒中發(fā)生研究有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王文郁;缺血性腦卒中要對癥治療[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9 付東紅;血壓血脂異常是腦卒中發(fā)病危險因素[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10 藍天;腦卒中不等于腦出血[N];民族醫(yī)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征瑜;缺血性腦卒中與血脂關系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劉會芹;151例中青年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分析[D];延邊大學;2008年
3 李忠;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青年缺血性腦卒中關系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郭金;血小板內皮細胞粘附分子-1基因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劉志強;循環(huán)內皮祖細胞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陳小良;脂聯(lián)素基因多態(tài)性與漢族人群缺血性腦卒中關聯(lián)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7 李莉;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的研究[D];南華大學;2007年
8 劉瀟強;血清脂蛋白(a)與缺血性腦卒中相關性研究[D];汕頭大學;2011年
9 譚敏;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自體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10 徐營營;雌激素受體-α基因甲基化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16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41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