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腦成像的青少年肌陣攣癲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7-04 19:01
本文選題:區(qū)域一致性 + 功能磁共振 ; 參考:《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特發(fā)性全面性癲癇(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是一種常見的癲癇綜合征,其臨床表現為全面強直陣攣、肌陣攣或失神發(fā)作。青少年肌陣攣性癲癇(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是IGE的常見亞型,好發(fā)于12-18歲人群,以肌陣攣發(fā)作為主要特征。JME腦電圖表現為欠規(guī)律的4-6Hz彌漫性多棘慢波或棘慢復合波(generalized spike-wave discharge,GSWD),其發(fā)生播散機制不明確。同步腦電-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證明GSWD與丘腦皮層網絡的異常振蕩有關。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也被廣泛用于癲癇研究,探索神經元的異常自發(fā)活動及其內在神經網絡機制。為了考察JME患者的局部腦功能,我們收集了19名JME患者和22名健康受試者的rsfMRI數據。并用局部一致性指標來分析全腦自發(fā)活動的同步性。用雙樣本檢驗發(fā)現,JME患者雙側丘腦和運動相關皮質區(qū)域的局部一致性與健康對照相比存在顯著升高,小腦和枕葉的局部一致性明顯減小。通過進一步分析局部一致性和癲癇發(fā)作特征之間的相關性發(fā)現,左側旁中央小葉的局部一致性與患者發(fā)病年齡有正相關關系。這些結果表明JME患者的丘腦運動皮層網絡存在異常,并且可能與患者運動癥狀有關。同時,我們的結果還暗示小腦也可能參與了這個神經環(huán)路的異常。為了進一步探索JME患者在臨床發(fā)作時出現肌陣攣運動異常表現的神經腦網絡機制,我們以失神癲癇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了對比研究。失神癲癇作為IGE的另一種常見亞型,腦電圖表現為全面的放電模式,而且臨床發(fā)作一般不伴有運動癥狀。因此,本研究再收集了21例失神癲癇患者的rsfMRI數據將其作為研究JME的對照組這將有助于探索JME的運動異常機制。首先以健康被試作為對照組,采用獨立成分分析和功能網絡連接方法,研究JME患者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絡連接的異常改變。然后將失神癲癇患者作為對照組,分析JME患者特有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絡連接的改變模式。通過獨立成分分析,我們確定了12個靜息態(tài)腦網絡。對比功能網絡內及網絡間的連接,發(fā)現JME患者相對于正常人和失神癲癇患者在包括運動網絡在內的靜息態(tài)腦網絡均存在顯著的異常改變,以及運動網絡相關的網絡連接模式的顯著改變。此外,與默認模式網絡、背側注意網絡和額頂網絡相關的連接也存在異常,這可能與癲癇患者的認知執(zhí)行功能的損傷有關。我們的工作從全腦體素水平和腦網絡水平兩個方面對癲癇患者的腦功能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JME患者丘腦運動皮層網絡局部一致性的增高和小腦活動一致性的降低,而且靜息態(tài)腦網絡之間的功能連接存在異常改變。將失神癲癇作為對照組的研究結果進一步揭示了JME患者運動網絡連接模式的改變,表明輔助運動區(qū)和小腦在與其他網絡的信息交互功能的紊亂,這可能反映了JME患者運動異常的相關神經網絡機制。此外,我們的研究也證明局部活動一致性和功能網絡連接分析是研究癲癇活動的有效方法,能夠為進一步理解JME病理生理機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local cerebral function of JME patients , we collected 19 JME patients and 22 healthy subjects .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42.1;TP391.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洪震;;癲vG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4年11期
,本文編號:2097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0970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