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聯(lián)合阻抗運動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文選題:腦卒中 + 阻抗運動; 參考:《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討有氧聯(lián)合阻抗運動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80例腦卒中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有氧運動+常規(guī)康復模式)與觀察組(常規(guī)康復模式+有氧運動+阻抗運動),比較2組運動功能情況、血糖、血脂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沉(ESR)的變化。結果觀察組RMI、S-MFFM(上肢)、S-MFFM(下肢)、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評分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組干預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及Hcy、hs-CRP、ESR均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更為顯著(P0.05)。結論腦卒中患者采取有氧聯(lián)合阻抗運動能有效改善其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erobic combined impedance exercise on 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outine rehabilitation model) and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rehabilitation model). The changes of serum lipid and serum homocystein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level and Hcyhs-CRPU ES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erobic combined impedance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中醫(yī)院;
【基金】:遼寧省科技攻關計劃立項(20112250)
【分類號】:R74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方力華;姚鍵;李偉仕;黃志勇;吳修信;陳旭明;林惠昌;;抑郁情緒對腦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和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5年21期
2 楊國財;鄧秀娟;黃紫鋒;;通心絡膠囊對腦梗塞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5年19期
3 陳善佳;周小炫;方云華;陶靜;陳立典;;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在腦卒中康復臨床使用情況的調查[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年11期
4 張穎冬;李雪萍;林強;程凱;陳安亮;;腦卒中急性期規(guī)范化康復方案對患者認知功能和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年10期
5 周小炫;方云華;陳善佳;陶靜;陳立典;;健康調查簡表和腦卒中影響量表在腦卒中康復臨床中應用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年05期
6 張曉婧;;影響腦卒中患者肢體康復的因素及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年19期
7 靳玉華;;腦卒中患者的早期護理干預對中遠期康復效果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新舟;有氧聯(lián)合阻抗運動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鳳麗;李焰;焦麗艷;王培培;趙朝賢;周燕;程冉冉;;社區(qū)健康管理對腦卒中后疲勞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年05期
2 張銘;馬云枝;白艷杰;郭健;趙薇;;通脈舒絡膠囊聯(lián)合康復療法治療氣虛血瘀型缺血性中風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7年05期
3 潘小華;李淺峰;翟浩瀚;王玉龍;;社區(qū)康復治療在提高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其生活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7年13期
4 凌廣曉;;定坤丹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不孕癥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7年04期
5 左毅;吳婉玉;;依達拉奉在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再灌注損傷中應用效果及保護作用機制研究[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7年04期
6 蒲慧琴;陳濤;宋國紅;徐彥龍;趙愛玲;劉萬園;;杵針療法結合階段性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科;2017年02期
7 黃奕云;謝滿容;孫闖;曾燕婷;何雪英;蘭敏林;喻勝普;;醫(yī)聯(lián)體模式下對腦卒中患者社區(qū)康復成本-效益的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7年04期
8 張迎春;蔡平;陳剛;;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脊髓型頸椎病手術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年09期
9 王永康;郭家奎;李莉;孫閣;;調神抑痛針刺法治療卒中后中樞性疼痛的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yī)藥;2017年03期
10 鮑淑紅;譚琪;李曉陽;;高壓氧聯(lián)合中醫(yī)針灸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與護理[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鶴;李小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年02期
2 孫偉青;邢叢叢;王芳;黃麗琴;王英霞;;通心絡膠囊對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年14期
3 張耀文;方任飛;楊超;吳志軍;李桐桐;吳宗貴;董強;;通心絡膠囊用藥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3年04期
4 陳艷;潘翠環(huán);龍大宏;;康復治療學專業(yè)作業(yè)治療方向師資培養(yǎng)與實踐教學初探[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年08期
5 凌麗梅;麥曉雯;陳彩鳳;莊海燕;曾佳玉;;延續(xù)性康復護理指導對腦梗死病人腦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年20期
6 萬春曉;連倚南;畢勝;;臺灣康復醫(yī)學專科醫(yī)師培養(yǎng)考核及對大陸的啟示[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年04期
7 馮海霞;何君芳;白佳佳;李亞斌;曹宏泰;徐_";;腦卒中親屬康復相關知識知曉現(xiàn)狀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年03期
8 崔穎;馬素慧;吳慶文;;日常生活活動分析評估表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年03期
9 王姝;;血清尿酸、超敏C-反應蛋白與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相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神經疾病雜志;2013年01期
10 戴志凌;劉潔欣;宋瑞軍;劉萍;吳威;;影響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期康復訓練依從性的相關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年2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培養(yǎng)健康性格 提高生活質量[J];稅收與企業(yè);2001年02期
2 劉秋月,俞集會;英國老年透析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1年05期
3 孫樂棟,周再高;生活質量問題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2001年06期
4 劉雪琴,任曉琳,謝向韶;老年人的生活質量[J];護理研究;2002年10期
5 張素霞;疼痛對癌癥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年12期
6 王穎,郝春穎;健康教育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專科生活質量中的作用[J];吉林醫(yī)學;2005年05期
7 Renard F.;Martin E.;Cueva C.;Deccache A.;王一飛;;比利時近期青少年移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校內的醫(yī)學篩選和預防作用[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兒科學分冊);2006年03期
8 Vaudre G.;Trocmé N.;Landman-Parker J.;朱新菊;;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兒童存活后青少年時期的生活質量[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兒科學分冊);2006年04期
9 Holme S.A.;Anstey A.V.;Finlay A.Y.;潘敏;;英國的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癥:臨床特征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皮膚病學分冊);2006年11期
10 楊紹平;;心理干預對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漢友;;盡快改變醫(yī)生的工作模式,以利于更好地服務好大眾[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徐玲;;癌癥病人的生活質量及康復指導[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余春華;付嵐;向秋芬;李俊英;;臨終關懷對癌癥病人家屬生活質量的影響[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徐燕;;疼痛對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調查分析[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黃錦文;;作業(yè)治療與生活質量的理論與實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五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羅金英;高文;王化虹;;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7 鄧選成;;發(fā)展療養(yǎng)事業(yè),提高生活質量[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療養(yǎng)康復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8 沈偉;鐘進才;王京娥;劉芳;牛潤桂;劉明恒;林維德;;691例中國大陸寧養(yǎng)腫瘤照顧者生活質量研究報告[A];第七屆全國癌癥康復與姑息醫(yī)學大會大會論文集和專題講座[C];2011年
9 高書文;;系統(tǒng)健康教育對胃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A];河南省護理健康教育學術會議暨神經系統(tǒng)疾病護理健康教育研修班論文集[C];2013年
10 陳晉廣;任小麗;;心理干預對復發(fā)性生殖器皰疹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皮膚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少華;寧波生活質量為何排名全國第四[N];寧波日報;2007年
2 丁元竹;“又好又快”重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N];文匯報;2006年
3 周長城 張鋒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以生活質量為導向 實現(xiàn)社會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記者 趙香;用創(chuàng)衛(wèi)的實際成果改善提升群眾生活質量[N];宿遷日報;2013年
5 編譯 王悠然;約2/3受訪者認為生活質量下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6 馮立天;提高生活質量 實現(xiàn)社會和諧[N];中國教育報;2005年
7 白津夫;構建和諧社會應當重視提高生活質量[N];經濟參考報;2006年
8 記者 仇逸;超九成上海市民認為生活質量穩(wěn)定或更好[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9 ;致力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N];中國社會報;2003年
10 特約評論員 丁力;經濟增長與生活質量[N];南方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龔振煒;信息化對農民生活質量影響的隨機對照實驗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2 艾斌;惡性腫瘤患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生活質量[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羅健;中國癌癥患者疼痛與生活質量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6年
4 溫愛詩(Wan Oi Hei Csaryne);滋陰清熱法對痤瘡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5 孫奉昊;肺癌患者術后短期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6 向佩;腸內營養(yǎng)支持改善化療腫瘤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7 盧杰夫;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對患者營養(yǎng)及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明中強;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9年
9 李節(jié);孕婦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叢明華;補充谷氨酰胺、EPA、支鏈氨基酸對食管癌同步放化療及胃癌術后輔助化療患者營養(yǎng)狀況、治療順應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華濤;生活質量導向的公共政策制定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楊帆;尿失禁對石家莊市社區(qū)中老年女性生活質量的影響及其自我應對策略[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鄭俊青;院外隨訪干預對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生活質量的良性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郭希娟;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患者生活質量及放電體驗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5 楊珍;燒傷患者的韌性、抑郁和生活質量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6 凌莉;社會資本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李松;安徽省苯丙酮尿癥患兒及其監(jiān)護人生活質量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肖夏;社會資本與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趙燁;安徽省城鄉(xiāng)社區(qū)惡性胂瘤患者社會資本與生活質量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薛瑜;強化運動、維生素D和鈣劑補充對北京市東城區(qū)絕經后女性肌力、骨折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329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03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