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對策
本文關鍵詞: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fā)生法律和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障礙或死亡。由于神經內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腦組織器官功能障礙,其理解力、判斷力、注意力均有所下降。在住院期間,由此引起的意外損傷及其有關的醫(yī)療安全問題一直是我們神經內科醫(y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焦點。隨著醫(yī)療模式的轉變和醫(yī)院衛(wèi)生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維權意識也逐步增強,護理糾紛也日漸增多,F(xiàn)將神經內科常見護理安全隱患及預防對策總結如下。
關鍵詞: 護理安全;神經內科;護理對策
1 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意外受傷
1.1.1 跌倒:神經內科患者大多年老體弱、視力減退,運動障礙發(fā)生率高,如癱瘓、步態(tài)不穩(wěn)、起立與邁步艱難等,常突發(fā)抽搐與暈厥。由于上述原因,如遇地面滑、床腳移動、坐凳不穩(wěn)、防護措施不到位等情況,更易發(fā)生跌倒。
1.1.2 墜床:躁動患者予以床欄防護、肢體約束方法不正確,或陪護人員對此重要性認識不足,擅自取下床欄、約束帶,高齡老年人對病床的高度不適應,或夏天使用涼席,在涼席外移的情況下翻身而致墜床。
1.1.3 舌咬傷:抽搐間隙期患者疏于帶牙套、置牙墊防護,如突發(fā)抽搐易致舌咬傷。
1.1.4 燙傷:感覺障礙患者使用熱水袋,未掌握熱水袋局部熱敷的溫度及使用方法。
1.1.5 意外拔管:老年重危病人,有時需要鼻飼插管,中心靜脈營養(yǎng)治療時,一些患者因自身鼻腔、胸頸部管子不適,在中心靜脈輸液時容易將管道拔除。
1.1.6 輸液外滲:神經內科的腦水腫病人多用20%甘露醇脫水降顱壓,因該藥為高滲液體,如輸液時外滲,處理不及時,易出現(xiàn)軟組織壞死;同時危重病人多,使用升壓藥時如外滲,由于該類藥有強烈的收縮血管作用,處理不當或不及時,更易出現(xiàn)軟組織壞死,甚至引起各種糾紛。
1.1.7 窒息:如進食嗆咳嚴重而未及時調整進食方式,可引起食物誤吸。意識障礙患者未及時取出假牙或高齡老年患者牙齒松動,使用開口器不當牙齒掉入氣道。
1.2 法律意識淡漠 患者的意識情況是神經內科護士觀察的重點,如何判定、有無改變,需要護士準確觀察。一旦病情變化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將帶來嚴重后果,造成醫(yī)療糾紛。另一方面文書記錄不規(guī)范、不詳細、不全面,與醫(yī)療記錄不一致,都將成為今后的醫(yī)療糾紛,甚至法律訴訟中的潛在隱患。
1.3 人員與技術因素 人員方面主要指護理人員素質或數(shù)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證滿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給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響或隱患;技術因素主要是指由于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經驗不足或協(xié)作能力不強等原因給患者安全構成的威脅。
2 防范對策
2.1 強化護理安全與法制知識教育,提高護理安全意識 提高防范糾紛的能力,學會在工作中既要保護患者的合法權利,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因此護理人員要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和依法施護的觀念。同時要加強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減輕超負荷工作,使護士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確保各項治療及護理工作正確到位、規(guī)范安全。
2.2 評估病理、生理因素 神經內科老人是危險人群,比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病人在行走、入廁過程中均有摔倒危險。因此,護理人員對病人的情況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結合病例分析跌倒給病人及家屬帶來的危害,使病人從心理上接受幫助;重要的注意事項及時予以書面告知,如下床、坐立、入廁需有人攙扶,功能鍛煉時采用穩(wěn)定性好的雞爪形拐杖,起床活動動作要慢,以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頭暈。對于感覺障礙的病員,使用熱水袋時應謹慎,熱水袋外周應包裹一毛巾,防止燙傷。對于癲發(fā)作者,應帶上牙套以防舌咬傷,陪護人員不得離開病人。對于存在危險因素的病人,如吉蘭巴雷綜合征及肌無力患者,應進行床旁監(jiān)護,注意病人主訴,并備好急救物品,還要嚴格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到位。夜間護理力量相對不足,陪護人員疲憊入睡,意外事件更易發(fā)生,故應合理搭配夜間力量,盡可能安排雙班制,新老護士搭配,滿足必要的護士數(shù)量。
2.3 加強護士自身建設 忠于職守,勤奮工作,樹立對業(yè)務精益求精、對工作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高度的責任感也是實現(xiàn)自我保護的關鍵?剖易o士長必須對護士進行醫(yī)德、醫(yī)風的教育和考核,作為年度考核的依據(jù)之一,同時加強對護士工作的監(jiān)管,分工明確,合理排班,各種制度嚴格照章執(zhí)行。護士長還必須依照醫(yī)院護理質量管理的要求,規(guī)范護士的日常工作行為,以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
2.4 提高輸液技術,預防輸液滲出 正確處理輸液滲出,防止組織壞死。根據(jù)不同疾病掌握好藥物的濃度和輸液速度,加強穿刺部位的巡視和觀察,盡可能避免藥物外滲,延長血管的壽命,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甘露醇在靜滴過程中一旦滲漏,即應停止該部位輸液,用25%硫酸鎂或新鮮馬鈴薯片外敷,能有效避免組織壞死;患者躁動或輸注多種藥物時,應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和靜脈留置針或中心靜脈置管,可有減少輸液滲出和輸液反應的發(fā)生。血管收縮藥外滲可用5 mg酚妥拉明加生理鹽水20 ml局部封閉。
2.5 進食時的體位 能坐起的患者取坐位,,頸部稍前傾,以減少食物返流及誤吸,不能坐起者取30°~60°半坐位;還要注意食物形態(tài):對易發(fā)生嗆咳和吞咽困難者,選擇密度均勻有適當黏性、不易在黏膜上殘留的食物,如糊狀食物,盡量避免食用硬果類食物;進食量的選擇:進食訓練時先以少量試之,以后酌量增加,但每次應在200 ml以內?捎脺讓⑹澄锼椭辽喔,便于吞咽,偏癱患者由健側喂食,待檢查患者完全吞咽、口腔內無殘留食物后再送食物;進食后宜適量飲水使口腔保持清潔,并宜右側臥位,避免即行翻身、吸痰等操作,以免食物反流而至誤吸。
2.6 重視護理病案書寫,不斷提高護理記錄書寫質量 護理記錄力求認真細致,寫自己所做的事,做自己所寫的事,使執(zhí)行護理措施與護理記錄高度統(tǒng)一,從法律的角度強調護理記錄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醫(yī)療文件,在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舉證倒置中起著重要作用。及時、準確、完整的護理記錄帶給病人的是安全,留給護士的是平安。
總之,在護理安全管理中,必須抓好護理人員的安全質量教育,提高護士對護理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質量控制,加強護患溝通。從職業(yè)道德和法律的高度規(guī)范護理行為,確保各項規(guī)章制度落實到實處,從安全角度出發(fā),在防范上下功夫,減少和杜絕因護理工作缺陷而造成醫(yī)源性問題的發(fā)生,盡最大努力將不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嚴格控制護理差錯事故的發(fā)生。
網學網
我要獲得 會員登錄
上一篇:淺析人性化服務管理與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下一篇:圍手術期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
【設為主頁】【】【】【】【】
相關探討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對策:
特別推薦
本文關鍵詞: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73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8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