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患者的觀察及護理
本文關鍵詞: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患者的觀察及護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患者的觀察及護理
首席醫(yī)學網
2007年08月06日 21:54:23 Monday
作者:張先叢 作者單位:長治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山西 長治 046000
【摘要】 目的:總結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監(jiān)護的護理經驗。方法: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瞳孔、意識、肢體活動,及加強基礎護理和?谱o理。結果:56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觀察及護理,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而采取了相應措施。結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是提高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關鍵詞】 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觀察;護理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病情復雜多變,須作周密的觀察方能及時發(fā)現,經綜合分析方能正確判斷病情。近年來,國內外已有許多醫(yī)院建立了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ICU對嚴密觀察病情,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和護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很好的作用[1]。現對我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治療的56例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56例,年齡15歲~76歲,平均年齡46. 7歲,其中重型顱腦損傷26例(硬膜外血腫11例,硬膜下血腫8例,腦內血腫7例),腦挫裂傷12例,腦挫裂傷合并顱內血腫7例,原發(fā)性腦干損傷3例,腦出血6例,顱內腫瘤術后2例。
1.2 觀察指標 我們采用多參數監(jiān)護儀對患者進行心率、呼吸、血壓及血氧飽和度24 h動態(tài)監(jiān)測,同時密切觀察神志及瞳孔的變化。
2 觀察和護理體會
2.1 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及護理 由于重型顱腦損傷及開顱手術等原因多導致患者呼吸、循環(huán)、血壓、體溫的紊亂,而呼吸及循環(huán)的穩(wěn)定是患者順利康復的最基本條件,在護理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動態(tài)的觀察結果較單次的觀察有更重要的意義。心率的變化是較敏感的指標,它是機體在應急狀態(tài)下最早發(fā)生變化的指標,在動態(tài)觀察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在血壓下降,SPO2下降、呼吸紊亂的早期常有心率增快,當患者的心率在短時間內增快15次以上時,我們需要注意有無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紊亂和消化道出血等情況,如及時給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抽取胃液觀察其性狀,必要時送檢,了解有無消化道出血等,這樣可以在早期發(fā)現病情的發(fā)展,利于患者的康復。血壓的監(jiān)測是重要的指標,它是顱內壓變化的重要指標,如血壓進行性增高,脈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提示顱內壓增高;若血壓下降,脈速而弱,呼吸不規(guī)則,提示腦干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如血壓持續(xù)在較高的水平,還會導致腦血管破裂加重病情,而危及生命。所以應重視保持正常穩(wěn)定的血壓,要做到: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勤吸痰,每次吸痰前充分給氧,意識不清或咳痰困難者應盡早行氣管切開,痰液粘稠者應作超聲霧化吸入,重視基礎護理,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避免用力排便或劇烈咳嗽等,清醒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等,禁止高壓灌腸。保證降壓藥物的合理使用,如靜脈輸入的滴速、鼻飼量的準確、口服的時間等。 降低體溫: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并發(fā)高熱主要是中樞性高熱,不論手術開顱血腫清除還是非手術治療,出現腦疝或高熱,應立即使用降溫毯及早期采用冬眠療法,能降低高熱對腦組織的損害,保護血腦屏障,減輕腦水腫,從而降低病死率及減輕致殘率,改善愈后。我們在工作中體會到,早期使用降溫毯及采用冬眠療法確實能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何妙莉在護理觀察的過程中也有同樣的體會[2]。
2.2 意識的觀察 意識障礙的有無及深淺程度、時間的長短和演變過程是分析病情輕重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GCS是反應意識狀態(tài)的客觀指標,通過睜眼、語言、運動三方面的反應共15分來進行意識狀態(tài)判斷。我們主要采用計分來評估意識障礙的程度,護理人員在觀察病情時應識別意識狀態(tài):清醒:記憶力,定向力,回答正確;嗜睡:精神倦怠,欲睡,但喚醒時能夠正;卮饐栴},24 h屬于睡眠狀態(tài);朦朧:輕度意識障礙,反應遲鈍,回答問題不正確,檢查時不能配合;淺昏迷:患者意識大部分喪失,呼之不應,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有角膜反應,咳嗽反射,及吞咽動作;昏迷:意識喪失,對刺激無反應,瞳孔對光反應減弱或消失,多無咳嗽及吞咽動作。其觀察和判斷方法,一般是觀察患者的表情與姿態(tài),并通過語言刺激,即定時喚醒患者作簡單對話,如無反應則進一步用疼痛刺激,即壓迫眶上神經或用針刺與手捏胸大肌外側緣等方法,觀察患者的反應,同時可觀察患者的肢體活動,檢查有無角膜反射、吞咽反射,有無大小便失禁及其他神經系統(tǒng)改變等。
2.3 瞳孔的觀察 瞳孔改變是神經外科患者的重要體征,尤其對于意識障礙患者來說,更為重要。因為患者已有意識障礙,此時除非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有明顯的改善和惡化能夠觀察到,而對于僅有細微變化的患者不易觀察;且它有時會受到醫(yī)護人員的主觀判斷的影響,因此,我們認為瞳孔的變化對意識障礙的患者來說是較客觀的指標,不易受人為因素的干擾。我們將瞳孔的變化分為兩方面,一是瞳孔的形狀改變,一是瞳孔對光反射。瞳孔形狀的改變常見的是:瞳孔散大、縮小、大小多變、及形態(tài)不規(guī)則等,瞳孔對光反射的改變主要表現在對光反射遲鈍及對光反射消失。需要強調的是,雙側瞳孔的對比及動態(tài)的觀察較一次、單側的觀察更有意義,但有時患者服用鎮(zhèn)靜藥物或全麻未醒時可表現為雙瞳孔縮小,應加以鑒別。
2.4 肢體運動和感覺功能 觀察肢體肌力、肌張力,結合病理反射和有無感覺障礙進行綜合分析,來幫助判斷病情。同時,保持癱瘓肢體處于功能位,應及早進行功能鍛煉,先由被動鍛煉開始,被動鍛煉要按順序進行,先活動大關節(jié),后活動小關節(jié),運動幅度由小到變,隨著病情的好轉,再由患者主動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以進一步恢復肌力和關節(jié)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出版社,2005,3:242.
。2] 何妙莉.降溫毯在重度腦損傷的應用和護理62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2,8(18):21.
訂閱登記:
請您在下面輸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職業(yè)以便我們定期通過郵箱發(fā)送給您最新的相關醫(yī)學信息,感謝您瀏覽首席醫(yī)學網!
本文關鍵詞: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患者的觀察及護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85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