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流失對老年人肌力、肌電、肌動圖及肌疲勞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肌力流失對老年人肌力、肌電、肌動圖及肌疲勞影響研究
【摘要】:近年來國內外關于老年人的肌力流失、肌肉機能變化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老年人肌力流失后的肌肉力量、肌電圖、肌動圖、肌疲勞等方面的變化均有研究進展,但多數限于單一領域,綜合考察可以發(fā)現:老年人因為年齡的原因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肌力流失,肌力流失會造成肌肉力量、肌電與肌動圖均發(fā)生改變,若不經常運動將會導致肌力流失更加嚴重,若在運動方式、運動項目的選擇等方面進行科學干預,將會使這種肌力流失減輕,也會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作者單位】: 紹興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關鍵詞】: 老年人 肌肉力量 肌電圖 肌動圖
【基金】:浙江自然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老年人肌力流失對肌肉活動的特性與力學振動特性的影響”(編號:LY14C110001)
【分類號】:R741.044
【正文快照】: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2014年中國13.67億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5.5%;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0.1%。據WHO預測,到2050年,世界許多國家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特別在中國,超過60歲的老年人將達到35%的比例,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俠;肌肉力量增長的生理機制[J];安徽體育科技;1999年04期
2 冉向軍;;加強肌肉力量的新方法[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2年12期
3 劉素芬;;運動間歇休息效果好[J];山西老年;2013年07期
4 王廣志,張立群,Gordon W Nuber,Mark K Bowen,Jesse Butler;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及重建后肌肉力量變化的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0年04期
5 張保國;王小迪;;改善肢體柔韌性與肌肉力量: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在運動領域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37期
6 宋亞軍;;肌肉力量神經調控與停止訓練的關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50期
7 ;測試你合適什么類型的運動[J];科學大觀園;2008年23期
8 唐玉成;吳卅;;國外老年人肌肉力量評價指標綜述[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2年05期
9 董守聰;;運動使你的眼睛更明亮[J];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07年09期
10 趙鳴;;根據體型選擇運動方式[J];中老年保健;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岱峰;吳耀宇;;人體背力、握力肌肉力量數據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A];2006年全國體育儀器器材與體育系統(tǒng)仿真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昭潔;;機械性振動刺激訓練對肌肉力量的影響[A];第十六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 2013)論文集[C];2013年
3 曹立全;譚思潔;;青年人核心肌肉力量測試方法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4 周里;劉耀榮;;不同收縮速度阻力練習過程中肌肉力量與神經支配征[A];第十三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李玉章;;超聲波B模式掃描在肌肉特性評價中的應用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6 劉珊珊;;老年人肌肉力量評定和鍛煉方法研究綜述[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7 孔振興;遲小丹;張一民;;全身等長肌肉力量的變化特征及測試與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建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8 張英媛;張秋霞;;不同速度不同收縮形式下雙側膝關節(jié)肌肉力量差異性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 2013)論文集[C];2013年
9 朱文;熊萍;彭志偉;湯長發(fā);;我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肌肉力量的測試指標及其有效性[A];湖南省生理科學會2013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3年
10 胡水清;周繼和;郭黎;;我國優(yōu)秀擊劍運動員膝關節(jié)肌肉力量特征分析[A];第12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振輝;根據自身特征選擇健身方式[N];廣東科技報;2008年
2 季玉光;身材有別運動不同[N];保健時報;2004年
3 章秀;量體運動最有效[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4 健康時報記者 王志勝;飯后兩小時內減肥快[N];健康時報;2008年
5 ;計算人體極限的未來[N];電腦報;2011年
6 鄒余;三項運動宜老人[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7 田淼;大強度運動要防貧血[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8 王璐;兒童健身運動10不宜[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9 新疆兵團農九師168團南區(qū)中學 王雷鳴;不適合小學生的運動[N];中國體育報;2007年
10 北京康比特運動營養(yǎng)研究所 喬莉;HMβ與運動能力[N];中國體育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侯志濤;老年人抗阻訓練健身方案制定和效果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2 張君梅;運動表象訓練對肌肉力量的作用[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素興;天津市部分老年人體重和身體活動能力的關聯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瑋;同期訓練對肌肉力量、爆發(fā)力及體成分的影響[D];中北大學;2016年
3 張宇;不同肌肉收縮訓練方式對肌肉力量及其肌電圖特征的影響[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4 韓海濤;振動刺激訓練法提高人體部分肌肉力量能力的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07年
5 陸勤芳;蘇州市兒童少年運動員肌肉力量特征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6 李紅川;實施彈力帶柔性抗阻訓練對中老年女性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影響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2年
7 張魏磊;基于異速生長理論的肌肉最大力量評價方法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8 彭志偉;簡易肌肉力量指標監(jiān)測力量素質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世敏;優(yōu)秀船艇運動員肌肉力量專項特征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10 孔振興;20-39歲成年人不同部位等長肌力的變化特征及評價指標的篩選[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15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1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