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過氧乙酸消毒劑的遺傳毒性評估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genotoxicity of a compound peracetic acid disinfectant. Methods chromosome aberration test of Chinese hamster lung fibroblasts (CHL) and micronucleus test of mouse bone marrow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 were used to detect and evaluate the chromosome damage toxicity of the composite peracetic acid disinfectant. Results the chromosome number and structural aberration rate of the peracetic acid disinfectant in the dose range of 4 ~ 500 渭 g/ml were 5% and 5%,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dding or not adding S9 activation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control, the micronucleus rate of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 in bone marrow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and the ratio of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 to positive erythrocytes (PCE-N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peracetic acid disinfectant has no obvious genotoxicity.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所;
【分類號】:R18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英,劉秀林,隋建麗,周平坤;S波段高功率微波輻射小鼠遠期的遺傳毒性[J];毒理學雜志;2005年S1期
2 孫立魁;黃經(jīng)春;朱雪濤;;用小鼠精子畸形試驗評價正海生物膜遺傳毒性的研究[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6年02期
3 莫志鑫;劉華;徐艷;;氟遺傳毒性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7年04期
4 賈玉巧;白國勝;王宇梅;田俊麗;;蘆薈軟膠囊的遺傳毒性評價[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1年03期
5 周長慧;袁芳;王慶利;周飛;林海霞;常艷;;遺傳毒性早期初篩試驗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1年16期
6 顏燕;姚文環(huán);楊非;;鹵蟲卵粉的遺傳毒性分析[J];毒理學雜志;2011年06期
7 譚壯生;李芳;張懿;;花青素遺傳毒性初步研究[J];首都公共衛(wèi)生;2012年04期
8 曾冬明;侯麗;施燕平;;醫(yī)療器械遺傳毒性評價方法的應用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2012年05期
9 張建超;;檢測水體遺傳毒性的短期遺傳毒性試驗方法[J];科技信息;2013年11期
10 王民生,陳炎磐,蔣蕓,陳國元,彭德慧;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對體細胞遺傳毒性的研究[J];勞動醫(yī)學;199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武元峰;欒洋;戚新明;任進;;新的遺傳毒性生物標志物的探索[A];中國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第14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張文眾;;完整細胞核DNA在遺傳毒性物質篩選中的應用[A];食品、飼料安全與風險評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張國霞;許玫英;吳泳標;許杰龍;蔣雍君;梅承芳;孫國萍;;水源水有機提取物遺傳毒性的空間統(tǒng)計分析[A];中國毒理學會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環(huán)境標準與基準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劉欣杰;鄭金;張新宇;;1-氯-2-羥基-3-丁烯遺傳毒性機制[A];中國毒理學會第六屆全國毒理學大會論文摘要[C];2013年
5 潘麗波;張金良;;某地區(qū)水環(huán)境遺傳毒性監(jiān)測和風險評估[A];中國毒理學會第六屆全國毒理學大會論文摘要[C];2013年
6 武元峰;欒洋;任進;;新的遺傳毒性生物標志物的探索[A];中國毒理學會第五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7 陳英;劉秀林;隋建麗;周平坤;;S波段高功率微波輻射小鼠遠期的遺傳毒性[A];中國毒理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厲以強;李兆利;姜巍巍;陳海剛;孔志明;;江蘇沿江主要飲用水源水有機污染的遺傳毒性[A];中國毒理學會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張家強;張國霞;岑英華;孫國萍;;飲用水源遺傳毒性可利用技術研究概述[A];中國毒理學會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李雪飛;徐麗明;李萌;吳剛;王春仁;;納米銀的體外遺傳毒性與致癌性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2010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學術大會壁報展示論文[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美辨;膨潤土顆粒細胞遺傳毒性體外實驗研究和職業(yè)暴露人群調查[D];浙江大學;2010年
2 張馳;多氯聯(lián)苯和苯并(a)芘聯(lián)合作用的遺傳毒性與代謝酶關系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詹立;藻毒素Microcystin-LR的體內及體外遺傳毒性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張黎;SCGE/HepG2測試系統(tǒng)在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遺傳毒性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張紹慧;HGPRT基因突變試驗和SOS/umu顯色試驗在飲水消毒副產(chǎn)物遺傳毒性風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文衛(wèi)華;職業(yè)砷接觸人群健康危害與遺傳毒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俊;漢陽PM2.5對人胚胎干細胞來源的成纖維細胞的遺傳毒性及DNA損傷的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5年
2 豆捷雄;SOS/umu試驗應用于飲用水遺傳毒性及致癌風險評估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7年
3 徐曉宇;氣態(tài)甲醛對卡氏毛園蛛的遺傳毒性和甲醛對不同動物細胞遺傳毒性的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4 曹易懿;體外遺傳毒性評價試驗的優(yōu)化[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程龍鳳;淮河流域某地區(qū)淺地下水遺傳毒性監(jiān)測[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李曉雪;有機膨潤土和自然土顆粒的遺傳毒性比較和烷基季銨鹽的細胞遺傳毒性體外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王征;急性毒性與遺傳毒性體外高通量篩選方法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8 何林;幾種食品添加劑的遺傳毒性及其聯(lián)合毒性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9 陳淑劍;兩種新型避孕材料遺傳毒性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梁春柳;幾種納米物質體外遺傳毒性特征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24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212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