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云南省高原湖泊濕地蚊類多樣性空間分布格局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18 18:17

  本文選題:蚊類 切入點:多樣性 出處:《大理學院》2010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調查和研究云南高原湖泊濕地蚊類的組成、多樣性空間分布格局及與重要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方法以云南省為調查和研究的空間范圍及尺度,蚊類(Culicidae)作為研究對象,應用紫外燈誘捕法對分布于該省(約北緯23°-28°N、海拔1000-3500 m之間)的21個主要高原湖泊濕地夜間活動的成蚊進行通宵調查取樣。調查于2007—2009三年間,云南雨季、氣溫和蚊類密度高峰期的7-9月份進行。所獲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后,就云南高原湖泊濕地蚊類多樣性及空間分布格局、特征及與環(huán)境因素關系等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結果共捕獲蚊類506 974只,隸屬于2亞科6屬36種。其中,,按蚊屬(Anopheles) 8種、庫蚊屬(Culex) 19種、伊蚊屬(Aedes) 6種、阿蚊屬(Armigeres)、曼蚊屬(Mansonia)和脈毛蚊屬(Culiseta)各1種。三帶喙庫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占此次調查捕獲蚊類總數(shù)的86.25%,是云南湖泊濕地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種。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1)物種豐富度隨緯度的升高呈雙峰分布格局,兩高峰的具體位置處于Ⅱ帶(24°N)和Ⅳ帶(26°N);隨海拔的升高物種豐富度呈現(xiàn)先增高然后緩慢降低又下降的寬峰型分布格局,峰值出現(xiàn)在B帶(1500 m-2000 m);(2)α多樣性(Shannon-Wiener指數(shù)和Pielou指數(shù))隨緯度和海拔梯度的升高均呈現(xiàn)為逐步升高的趨勢,其分布趨勢與蚊類密度呈顯著負相關:(3)β多樣性(Cody指數(shù))隨緯度的升高,出現(xiàn)逐漸升高的趨勢,在Ⅳ帶與Ⅴ帶(26°N-27°N)之間達最高;隨著海拔梯度的升高,Cody指數(shù)呈現(xiàn)先升高又逐漸降低的寬峰分布格局,高峰點位于海拔梯度C帶(2000m-)與D帶(2500m-)之間,研究認為上述高峰(北緯26°N-27°N和海拔2000m-2500m之間)區(qū)間,是云南高原湖泊濕地的蚊類區(qū)系沿緯度和海拔產生明顯改變和兩大區(qū)系交匯和分異的區(qū)域;(4)聚類結果顯示:在不同緯度、海拔梯度帶分布的蚊類均被分劃成為3大類:即東洋區(qū)系;東洋區(qū)系向古北區(qū)系過渡帶或交匯區(qū);古北區(qū)系;(5)通過21個湖泊濕地蚊類的聚類分析看出,云南湖泊濕地蚊類的組成基本可分為5大類,它們反映了濕地蚊類的組成和分布與其湖泊所處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都有一定的關系;(6)對21個高原湖泊濕地蚊類物種多樣性(物種豐富度、多樣性指數(shù)、均勻度指數(shù)、優(yōu)勢度指數(shù))與重要地理環(huán)境因素和主要蚊種的關系分析結果顯示:a.物種豐富度與海拔、降水量、氣溫和主要蚊種多度均無明顯相關;b.多樣性指數(shù)與海拔、氣溫和三帶喙庫蚊多度呈顯著相關,但與降水量無相關;c.均勻度指數(shù)與海拔、氣溫和三帶喙庫蚊多度呈顯著相關,但與降水量無相關;d.優(yōu)勢度指數(shù)與海拔呈負相關,與三帶喙庫蚊多度顯著相關,但與氣溫和降水量無相關關系。結論首次對云南省高原湖泊濕地蚊類多樣性大尺度空間分布格局及區(qū)系分異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了該區(qū)域高原湖泊濕地蚊類多樣性與區(qū)系沿緯度和海拔梯度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與特征,證實濕地蚊類多樣性及空間分布格局與海拔高度、氣溫、蚊類密度和優(yōu)勢種三帶喙庫蚊多度顯著相關,而與雨量無關。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大理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18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金學;王文強;廉振民;;中國生物多樣性研究現(xiàn)狀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34期

2 張榮祖,林永烈;中國及其鄰近地區(qū)獸類分布的趨勢[J];動物學報;1985年02期

3 楊永興;國際濕地科學研究的主要特點、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02年02期

4 趙魁義;;西藏高原沼澤植被的基本特征[J];地理科學;1982年01期

5 黃文麗,張海林,米竹青,施華芳,鮑銘暉,錢小榆;基孔肯雅病毒云南株的動物敏感性研究[J];大理醫(yī)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6 孫廣友;中國濕地科學的進展與展望[J];地球科學進展;2000年06期

7 崔保山,劉興土;濕地恢復研究綜述[J];地球科學進展;1999年04期

8 張菊仙;龔正達;李四全;張麗云;李璋鴻;;“三江并流”自然遺產地怒江流域居民區(qū)蚊類多樣性的空間分布格局[J];寄生蟲與醫(yī)學昆蟲學報;2008年04期

9 陸寶麟,趙彤言;50年來我國的蚊類研究[J];昆蟲學報;2000年S1期

10 尤平,李后魂,王淑霞,徐家生;天津七里海濕地蛾類多樣性[J];昆蟲學報;2003年05期



本文編號:16307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16307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360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