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對舌癌Tca8113細胞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1 05:47
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2, BMP2)最早是作為調節(jié)骨形成的重要因子而被發(fā)現(xiàn)的,它對骨骼的胚胎發(fā)育和再生修復起重要作用,F(xiàn)在研究認為,它參與調節(jié)許多種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生物學過程,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BMP2信號通路參與多種腫瘤的進展。本研究旨在以腺病毒為載體轉染BMP2至舌癌Tca8113細胞,觀察舌癌細胞系Tca8113在轉染BMP2后生物學行為的變化,檢測轉染前后BMP-SMAD通路的變化,來探討B(tài)MP2對于舌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及其分子生物學調控機制,以尋求更為有效的基因治療方法。 目的 觀察BMP2對于舌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研究BMP-SMAD通路對舌癌細胞的調控作用,并建立舌癌動物模型,觀察BMP2對裸鼠舌癌移植瘤的治療作用。 方法 1.舌癌細胞的培養(yǎng):復蘇舌癌細胞系Tca8113, RPMI1640體外培養(yǎng),觀察細胞的形態(tài)及增值活性。 2.觀察BMP2對Tca8113細胞的作用和機制:利用不同濃度重組腺病毒介導的BMP2基因轉染Tca8113細胞,Western blot檢測不同組Tca8113細胞中BMP2、Smad1/5表達的差異。 3.觀察BMP2對Tca8113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利用腺病毒介導增強型綠色熒光BMP2基因轉染至Tca8113細胞,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改變,檢測細胞增值活性的改變,檢測Smad的通路作用途徑。 4.體內實驗:于SCID鼠腹股溝皮下建立腫瘤模型,腫瘤形成后,采用腺病毒介導的BMP2基因作瘤內注射,觀察腫瘤體積的變化。 結果 1.舌癌細胞培養(yǎng):Tca8113細胞生長穩(wěn)定,形態(tài)正常,腫瘤細胞增值較快,約于第3天進入對數(shù)生長期,第5天進入平臺期。 2.腺病毒介導的BMP2基因轉染Tca8113細胞后,Western blot檢測到不同組細胞間的BMP2、Smad1/5的表達有明顯的差異,轉染組BMP2的濃度越高,Smadl/5的表達量越高。 3.腺病毒介導增強型綠色熒光BMP2基因轉染至Tca8113細胞后,16h即可見到綠色熒光表達,以后逐漸增強,48h后可見到較強的熒光表達,病毒MOI為100時,轉染效率較高,細胞形態(tài)未見明顯變化,MTT檢測細胞增值活性明顯降低,熒光在細胞質及細胞核中表達明顯。 4.SCID鼠皮下移植瘤于2周后長大到直徑平均約0.6cm,瘤內注射腺病毒介導的BMP2基因,腫瘤生長受到明顯抑制,各組腫瘤大小有明顯差異。結論 1.以腺病毒為載體的BMP2成功轉染至Tca8113細胞,并進行Western blot鑒定,表明目的蛋白已整合到Tca8113細胞中,并進行有效地表達。 2.BMP2蛋白轉染至舌癌Tca8113細胞,能顯著提高Smad1和Smad5蛋白的表達。 3.BMP2對舌癌Tca8113細胞的增值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信號由Smad1/5蛋白由細胞外轉導進入細胞核,進而在細胞核中發(fā)揮其調節(jié)作用。 4.BMP2對舌癌Tca8113細胞形態(tài)沒有明顯的影響。 5.舌癌動物模型構建成功,BMP2對SCID鼠移植瘤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R739.8
【部分圖文】: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p標記的二抗,室溫孵育th,緩慢搖動。S/T洗膜三次,每次lomin,邊洗邊搖。A和B兩種試劑在保鮮膜上等體積混合,1而n后,將膜合液充分接觸,lmin后,將膜移至另一保鮮膜上,放曝光。結果符合鱗癌細胞形態(tài)特征,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細長,立體感不強,培養(yǎng)3一5天后,集落增多融合成片,鋪的傳代,傳代過程中各代細胞均排列有序,見圖1,圖
BMPZ、Smadl、Smads在蛋白水平的表空轉染24h一BMPZ轉染組,轉染24hd一BMPZ轉染組,轉染24h4BMPZ、Smadl和Smads的表達
BMPZ、Smadl和Smads的表達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9723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R739.8
【部分圖文】: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p標記的二抗,室溫孵育th,緩慢搖動。S/T洗膜三次,每次lomin,邊洗邊搖。A和B兩種試劑在保鮮膜上等體積混合,1而n后,將膜合液充分接觸,lmin后,將膜移至另一保鮮膜上,放曝光。結果符合鱗癌細胞形態(tài)特征,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細長,立體感不強,培養(yǎng)3一5天后,集落增多融合成片,鋪的傳代,傳代過程中各代細胞均排列有序,見圖1,圖
BMPZ、Smadl、Smads在蛋白水平的表空轉染24h一BMPZ轉染組,轉染24hd一BMPZ轉染組,轉染24h4BMPZ、Smadl和Smads的表達
BMPZ、Smadl和Smads的表達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澤良;劉仁輝;孔垂?jié)?;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和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6年02期
2 潘秋輝;李益廣;楊松海;馬紀;謝在春;于永春;孫奮勇;;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通過Smad途徑上調Osterix的表達[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8年01期
3 任艷玲,鄭洪新,杜松,趙金茹,李淑玲;TGF-β1及其信號轉導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5年03期
4 岳文,楊連甲,馬明,金巖,朱蕭玲,李鑫;骨形成蛋白在頜骨骨肉瘤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9年03期
本文編號:2849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497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