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huán)加載及人工唾液浸泡對牙本質粘接耐久性影響的實驗研究
【圖文】:
實驗具體操作及微拉伸試件的制作
圖 2 NT 對照組背散射模式 SEM 照片(×100) 圖 3 NT 實驗組背散射模式 SEM 照片(×120)可見白色散在銀滲漏,H:混合層;A:粘接劑 可見白色樹枝狀銀滲漏,H:混合層;A:粘接劑;C:樹脂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7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娛;趙克;張新平;;瓷修復體循環(huán)疲勞失效行為的實驗研究方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志超;DJ Smith;陳學東;MW Spindler;;前期循環(huán)加載歷史對316H不銹鋼蠕變變形的影響研究及其壽命預測[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壓力容器分會第七屆壓力容器及管道使用管理學術會議暨使用管理委員會七屆二次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王寶善;施行黨;張程遠;;線性和非線性粘彈性對循環(huán)加載下砂巖的影響[A];1999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3 肖衛(wèi)國;兌關鎖;陳鐵林;任青文;;節(jié)理巖體切向循環(huán)加載本構模型的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金濟山;石澤全;方華;;循環(huán)加載對巖樣失穩(wěn)破裂的影響[A];199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1年
5 盧智成;曹萬林;黃選明;;新型灌鉛鋼管束復合耗能器的試驗研究[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金濟山;;圍壓對大理巖的彈性模量的影響[A];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1950-1990)[C];1990年
7 溫茂萍;郝瑩;田勇;韓敦信;李明軍;朱風云;敬仕明;;有限次循環(huán)加載對炸藥力學性能的影響[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8 尤明慶;紀多轍;;循環(huán)加載過程中巖樣的軸向和環(huán)向變形特性[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9 沈希明;張小麗;招炳泉;沈文偉;;鋼管混凝土柱和鋼筋混凝土梁剛性抗震節(jié)點的初步研究[A];中國鋼協(xié)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協(xié)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C];1991年
10 楊顯杰;邵貳;羅艷;孫亞芳;徐尹杰;;63Sn-37Pb釬料合金的室溫單軸應變循環(huán)時相關變形行為[A];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曉燕;服役期及加固后的鋼筋混凝土橋梁可靠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2 路德春;基于廣義非線性強度理論的土的應力路徑本構模型[D];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3 郭鵬;冷彎型鋼骨架墻體抗剪性能試驗與理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4 張宏博;長期往復荷載作用下無粘性材料累積變形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5 冉紅東;鋼交錯桁架結構體系在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的破壞機理及抗震設計對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6 趙祥;應用形狀記憶合金進行古塔結構抗震保護的理論和試驗[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7 孫曦源;水平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中桶形基礎工作機理及承載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郭保華;循環(huán)加載下巖石裂隙變形與滲流的試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鄭剛;汽車覆蓋件沖壓成形中拉延筋模型及其參數(shù)反演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10 鄭剛;汽車覆蓋件沖壓成形中的拉延筋模型及其參數(shù)反演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俊成;循環(huán)加載及人工唾液浸泡對牙本質粘接耐久性影響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2 嚴暉;載荷狀態(tài)下3種粘結劑與根管牙本質間微滲漏的對比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3 李萍;循環(huán)加載對不同樁核修復后牙體抗折強度影響的對比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周圍;混凝土軸向拉伸應力—變形全曲線試驗裝置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5 李軍;混凝土單軸拉伸應力~變形全曲線試驗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6 李麗;應力及應力與應變組合加載路徑下混凝土本構關系的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7 李麗;應力及應力與應變組合加載路徑下混凝土本構關系的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
8 閆晶;齲病內層牙本質和正常牙本質粘接強度及粘接界面密合性的比較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9 石星;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力學行為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蓋起磊;混凝土三軸受壓條件下邊界面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12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6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