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磷酸鞘氨醇受體-1在人牙髓組織中的免疫組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1 18:35
【摘要】:牙髓炎是口腔常見疾病之一,細菌感染是牙髓炎的主要病因。當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襲牙髓組織時,宿主對病原分子產生免疫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應答系統(tǒng)會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粘附分子等炎性介質,誘導炎癥的發(fā)展并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近幾年,信號傳導分子的通路和作用機制成為預防和治療牙髓炎的熱門研究方向。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是一種生物活性脂質,具備多種生物學功能,被稱為細胞內的第二信使,是近幾年研究較多的脂質信號分子。S1P廣泛分布在體內各種組織和器官中,通過相關酶的作用調節(jié)細胞的增殖和凋亡,參與多種炎性反應。國內外的研究大多圍繞S1P在心血管系統(tǒng)和其他免疫調節(jié)系統(tǒng)中的作用,但其在牙髓炎癥反應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并不明確。本實驗就S1P在正常牙髓組織中以及其在急、慢性牙髓炎中表達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初步探討S1P在牙髓組織中的表達及作用。目的: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法,觀察S1PR1在人正常牙髓組織和急、慢性牙髓炎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針對其差異性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初步探討S1PR1在牙髓炎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機制,從而為其后續(xù)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根據(jù)選取標準,分別收集正常牙髓組織、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組織各25例,4%多聚甲醛固定,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標本經HE染色后,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tài)學并結合臨床資料分為3組,每組擇優(yōu)選取20例。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后,采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各組牙髓組織中S1PR1的陽性表達和定位情況,查取陽性細胞數(shù),計算細胞陽性率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結果:HE染色鏡下觀察到正常牙髓中成牙本質細胞排列規(guī)則,大量成纖維細胞、膠原纖維和毛細血管散在其中,急、慢性牙髓炎組織病變區(qū)域血管擴張充血,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如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等。免疫組化鏡下觀察到S1PR1在三組牙髓組織中均有表達,主要在血管內皮細胞和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的細胞膜和胞漿中,且不同標本及不同區(qū)域的陽性細胞密度及陽性程度明顯不同,炎癥組S1PR1陽性表達明顯增多(P0.05),急性炎癥組S1PR1表達強于慢性炎癥組(P0.05)。結論:S1PR1在人炎癥牙髓組織中有陽性表達,并在牙髓炎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圖文】:
4.2.2 急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充血擴張的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可見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表達,部分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中均有表達,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 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5)4.2.3 慢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有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浸潤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呈棕褐色染色,部分散在的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染色。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而且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6)
4.2.2 急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充血擴張的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可見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表達,部分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中均有表達,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 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5)4.2.3 慢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有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浸潤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呈棕褐色染色,,部分散在的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染色。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而且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6)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81.31
本文編號:2593763
【圖文】:
4.2.2 急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充血擴張的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可見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表達,部分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中均有表達,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 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5)4.2.3 慢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有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浸潤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呈棕褐色染色,部分散在的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染色。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而且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6)
4.2.2 急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充血擴張的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可見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表達,部分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中均有表達,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 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5)4.2.3 慢性炎癥組免疫組化染色鏡下見血管內皮細胞胞膜和胞漿中有棕黃色顆粒表達,大量浸潤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呈棕褐色染色,,部分散在的中性粒細胞呈棕褐色染色。不同樣本間細胞陽性染色數(shù)量不均,而且染色程度不一致。(圖 4.6)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81.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秀國;延光海;張永吉;多久和陽;崔弘;;1-磷酸鞘氨醇受體2抑制脂多糖誘導的急性肺損傷[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5年12期
2 劉藝璇;戴嵐;狄文;;鞘氨醇-1-磷酸與血管生成的研究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5年05期
3 于歡;谷翔;張普華;徐良賢;陳培良;秦仲君;趙勇;;S1P對缺氧/復氧誘導的共培養(yǎng)心肌細胞和成肌細胞損傷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本文編號:25937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5937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