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t蛋白與HGF蛋白在舌鱗癌細胞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本文選題:舌鱗癌 + C-Met; 參考:《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討C-Met蛋白與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蛋白在舌鱗癌細胞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舌鱗癌患者46例作為實驗組,另取同期在我院進行良性腫瘤切除患者27例作為對照組,正常組織為正常組,均進行免疫組化測定C-Met蛋白及HGF蛋白的表達。結果實驗組中C-Met的陰性表達率為21.7%(10/46),弱陽性表達率為26.1%(12/46),強陽性表達率52.2%(24/46);對照組的陰性表達率為77.8%(21/27),弱陽性表達率為15.8%(5/27),強陽性表達率為3.7%(1/2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實驗組中HGF蛋白的陰性表達率為17.4%(8/46),弱陽性表達率為58.7%(27/46),強陽性表達率23.9%(11/46);對照組陰性表達率為63.0%(17/27),弱陽性表達率為37.0%(10/27),強陽性表達率為0.0%(0/2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C-Met蛋白的表達與淋巴結轉移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GF蛋白的表達與病理分級、淋巴結轉移等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C-Met蛋白及HGF蛋白在舌鱗癌細胞中有顯著性表達,且與舌鱗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Met protein and HGF protein in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from June 2011 to May 2013, 46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ongue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27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res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control group and normal tissue as norma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Met protein and HGF 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rate of C-Met was 21.710 / 46%, the weak positive rate was 26.1g / 12 / 46,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was 52.2% / 46%,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8% 21 / 27%, the weak positive rate was 15.810% / 27%, and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was 3.771 / 2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rate of HGF protein was 17.4% / 46%, the weak positive rate was 58.7% / 46%, and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was 23.9% / 46%;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3.0% 17 / 27%, the weak positive rate was 37.0% / 2727%, and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was 0.00 / 272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N. C-Met). Protein expression was compar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expression of HGF, pathological grad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so 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Met protein and HGF protein are significantly expressed in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s,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作者單位】: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口腔科;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支持項目(No.09C842)~~
【分類號】:R739.8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徐志彬;趙鵬;高揚;王士杰;吳明利;;HGF、c-met蛋白在家兔頰黏膜癌變過程中的表達[J];重慶醫(yī)學;2013年14期
2 劉崇梅;于惠芝;林明暉;應民政;李岳;王婕;;HGF/c-Met系統(tǒng)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其與增殖細胞核抗原的關系[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9年11期
3 鄭筱嬌;高洲;沈蓉蓉;岑東;裴仁治;羅建平;呂建新;;NK4拮抗HGF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的生物學效應[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3年07期
4 蘇儉生;全知怎;;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與Ni~(2+)共同作用對舌鱗癌細胞cyclinD1和survivin基因表達的影響[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廖維婷;陳文勇;;鼻咽癌相關基因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耳鼻喉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2 徐志彬;趙鵬;高揚;王士杰;吳明利;;HGF、c-met蛋白在家兔頰黏膜癌變過程中的表達[J];重慶醫(yī)學;2013年14期
3 Xiu-Juan Li;Xiao-Peng Yang;Guang-Ming Wan;Yu-Ying Wang;Jin-Song Zhang;;Effects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on MMP-2 expression in scleral fibroblasts from a guinea pig myopia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4年02期
4 羅朝陽;陳仲偉;;HGF/c-Met信號通路及其與口腔鱗癌關系研究進展[J];廣東牙病防治;2014年09期
5 段曉輝;于艷芳;張艷麗;王延臣;裴志萍;康震;喬國勇;;HGF、c-Met鼻內翻性乳頭瘤惡變中的表達變化及其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年24期
6 李琦;劉同欣;王融;王瑋;;c-Met抑制劑對人鼻咽癌細胞株CNE-1的生長抑制作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寧,陳曉欣,韓馳,陳君石,楊中樞;DMBA誘發(fā)的地鼠口腔癌發(fā)病機制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3年01期
2 崔文明,張馨,劉立軍,王偉,孫正,李寧,韓馳;DMBA誘發(fā)的地鼠口腔癌模型中生物標志物研究[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2年03期
3 俞維;;c-Met和MMP-2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10年06期
4 雷志敏;趙怡芳;尚政軍;;腫瘤血管形成方式及其分子機制[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6期
5 劉崇梅;HGF/C-Met系統(tǒng)與頭頸鱗癌相關性研究的進展[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2003年05期
6 鮑敏;吳繼鋒;;胃癌組織中C-met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安徽醫(yī)學;2012年06期
7 王靖雯;沈朝妍;王偉;程建新;;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系統(tǒng)與卵巢惡性腫瘤[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5年06期
8 姜英俊;孔心涓;張可爽;胡三元;;c-Met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在大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5期
9 羅建平;滑世軒;趙行;岑東;呂建新;涂植光;裴仁治;;NK4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及其活性研究[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9年10期
10 張慶飛;楊兵;;Ezrin和c-Met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文洪,唐峰,張孟殷;舌鱗癌微血管密度的研究[J];上海醫(yī)學;2001年09期
2 朱永學,黃彩萍,吳毅;早期舌鱗癌的隱匿性淋巴結轉移與治療[J];中國癌癥雜志;2001年02期
3 曾曙光,陳偉良;一氧化氮在舌鱗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J];中山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4 李秋梨,陳福進,曾宗淵,楊安奎,吳秋良,張惠忠,伍國號,許光普,郭朱明,張詮;舌鱗癌隱匿性頸淋巴結轉移與臨床病理相關因素的關系[J];癌癥;2003年01期
5 楊亦萍,卿海云,曹陽;舌鱗癌預后與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關系[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年01期
6 曾曙光,艾偉健,陳偉良;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及微血管密度在舌鱗癌侵襲性生長中的意義[J];廣東牙病防治;2004年01期
7 阮敏,王元銀,陳喬爾,王銀龍,何家才,周健;舌鱗癌環(huán)氧化酶-2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8 萬宏坤;舌鱗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臨床分析[J];河南腫瘤學雜志;2004年06期
9 姚金光,鄺曉聰,溫冠媚,李俊;基質金屬蛋白酶-9表達與舌鱗癌浸潤轉移的關系[J];右江醫(yī)學;2005年05期
10 郝鳳翔;武云霞;;人舌鱗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余東升;黃洪章;潘朝斌;劉習強;唐海闊;胡曉文;;放射誘導啟動子介導雙自殺基因治療人舌鱗癌裸鼠移植瘤的實驗研究[A];第五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葉華山;潘朝斌;黃洪章;李勁松;趙小朋;張彬;王建廣;楊朝暉;;127例舌鱗癌患者單純手術治療的生存和預后分析[A];第八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周何強;徐華;魏運輝;樂飛;;212例舌鱗癌的手術及綜合治療的療效分析[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王帆;王學慶;劉良福;李尊民;;舌鱗癌術前超選擇舌動脈灌注化療栓塞的臨床應用[A];第八屆全國腫瘤介入診療學術大會、第一屆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介入學護理專業(yè)學組會議暨國家級介入診療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腫瘤介入治療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劉天潤;楊安奎;陳福進;李秋梨;曾宗淵;陳艷峰;歐陽電;郭朱明;張詮;;229例晚期舌鱗癌患者的生存和預后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6 潘朝斌;黃洪章;陳偉良;王建廣;李海剛;;腫瘤血管生成與舌鱗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A];第一屆全國口腔頜面部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7 曾宗淵;彭漢偉;陳福進;郭朱明;張詮;魏茂文;楊安奎;陳文寬;;舌鱗癌頸淋巴結治療模式的探討[A];第三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教育論文集[C];2004年
8 盧利;王玉新;王兆元;;舌鱗癌淋巴細胞浸潤的觀察[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9 姚華;吳求亮;姚晨;范駿;;反義端粒酶逆轉錄酶基因寡核苷酸對人舌鱗癌細胞凋亡的影響[A];浙江省第二十次腫瘤防治學術年會暨首屆浙江腫瘤學術周論文匯編[C];2006年
10 王雷;陳英新;;乳鐵蛋白對舌鱗癌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屆口腔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勝;舌鱗癌基因組DNA甲基化譜的初步構建[D];中南大學;2010年
2 冷衛(wèi)東;舌鱗癌的多藥耐藥性及熱放療對其表達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4年
3 武云霞;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影響舌鱗癌血管生成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姚金光;舌鱗癌淋巴道轉移中RECK基因的調控機制與板藍根組酸干預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王寧;舌鱗癌組織內CEACAM1過表達調控中性粒細胞浸潤、功能影響其惡性表型及預后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6 幸宇;下調ILK表達對人舌癌細胞的轉移和EMT轉化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旭;舌鱗癌連續(xù)整塊切除術預后及其影響因素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徐文華;白細胞介素-8在舌鱗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血管新生的相關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賈搏;舌鱗癌患者長鏈非編碼RNA分子鑒定及其表達譜分析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俞小玲;異硫氰酸芐基酯對人舌鱗癌細胞生長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5 劉志剛;血管抑素下調人舌鱗癌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劉凱;不同溫度和時間對人舌鱗癌細胞凋亡影響的研究[D];佳木斯大學;2009年
7 蔣文;蛋白激酶C-δ在舌鱗癌中的表達特征及熱誘導舌鱗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8 李學敏;裸鼠人舌鱗癌頸淋巴結轉移模型癌灶及癌周淋巴管生成密度的觀察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劉亞莉;雌激素受體在人舌鱗狀細胞癌細胞中的表達及β-雌二醇對人舌鱗癌細胞增殖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10 董剛;異搏定增強長春新堿抗人舌鱗癌細胞作用的體外研究[D];南昌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447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94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