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與硫胺素水平相關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與硫胺素水平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變?yōu)槔夏臧、神經纖維纏結、突觸和神經元缺失等。腦內糖代謝紊亂是AD的重要特征之一。對有AD家族史者、攜帶AD高;(載脂蛋白Eε4,早老素1)人群等臨床研究表明AD患者腦細胞葡萄糖與能量代謝顯著下降,甚至早在AD患者出現(xiàn)臨床癥狀出現(xiàn)的十余年前就可以出現(xiàn)。AD患者尸檢研究顳葉皮質葡萄糖和能量代謝相關的酶活性發(fā)現(xiàn),AD患者與年齡匹配的對照相比,僅以硫胺素作為輔酶的丙酮酸脫氫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和轉酮醇酶活性下降最為明顯,而其它非硫胺素依賴的線粒體酶活性沒有明顯差別。由于編碼這三種關鍵酶的基因不同,我們顯然難以用這三個蛋白酶相關的基因突變來解釋。而硫胺素同時是這三個蛋白酶的輔酶,且慢性硫胺素缺乏導致的病理學損害特征與AD高度一致:如腦區(qū)選擇性神經元丟失、海馬及其鄰近腦區(qū)tau蛋白異常磷酸化等。且利用硫胺素衍生物如苯磷硫胺治療能夠改善自然衰老小鼠及淀粉樣蛋白前體/早老素1 (APP/PS1)雙轉基因模型小鼠學習記憶能力,促進海馬新生細胞再生,改善腦內Aβ沉積、tau蛋白異常磷酸化等病理改變。因而,我們推斷硫胺素缺乏和/或功能抑制才可能是AD患者腦內丙酮酸脫氫酶,α-酮戊一酸脫氫酶和轉酮醇酶活性下降的真正原因。硫胺素缺乏和/或代謝及功能異常引起的線粒體糖代謝和能量代謝障礙可能是AD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并直接參與到AD特征性病理改變的形成。那么,AD患者硫胺素水平與腦內葡萄糖代謝具有怎樣的關系?目前國內外尚無對此的研究,針對該疑問,我們利用高效液相色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技術來檢測全血硫胺素水平,通過氟代二脫氧葡萄糖正電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2-deoxy-2-(18F)fluoro-D-glucose, FDG-PET)來評估其腦內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對其硫胺素水平與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的關系進行相關性研究分析。第一部分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全血硫胺素水平目的:明確AD患者全血硫胺素水平方法:按照《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Ⅳ)診斷標準納入13例AD患者和17例性別年齡匹配的認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對照(Normal control, NC)為研究對象,除外消化系統(tǒng)疾病及近期補充硫胺素等病史。被試者進行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Assessment, MoCA),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等神經心理學評定量表進行評分。統(tǒng)一抽血,血樣經高氯酸去蛋白處理,鐵氰化鉀衍生化后,通過HPLC檢測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水平,同時檢測受試者血紅蛋白、血糖以及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葉酸、維生素B12水平。結果:1.AD患者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Total Thiamine)水平顯著降低(Total Thiamine:103.9±7.7 vs.127.7±3.9 nmol/L, P0.01),焦磷酸硫胺素(TDP)含量顯著降低(TDP:84.9±7.1 vs.115.1±4.0 nmol/L, P0.001),而單磷酸硫胺素(TMP)水平AD患者相比正常對照組升高(TMP:16.1±2.2 vs.9.5±1.0 nmol/L, P0.01),游離硫胺素(Thiamine)水平AD患者相比正常對照組有所降低,但無顯著性差異(Thiamine:2.9±0.7 vs.3.1±0.4nmol/L, P0.05)。2.分析AD患者全血TDP、TMP、游離硫胺素及全血硫胺素水平與神經心理學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未發(fā)現(xiàn)明顯線性相關。結論:1.AD患者血存在全血硫胺素,TDP水平下降。2.AD患者TDP下降與疾病進程不存在明顯相關性。Assessment, MoCA),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等神經心理學評定量表進行評分。統(tǒng)一抽血,血樣經高氯酸去蛋白處理,鐵氰化鉀衍生化后,通過HPLC檢測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水平,同時檢測受試者血紅蛋白、血糖以及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葉酸、維生素B12水平。結果:1.AD患者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Total Thiamine)水平顯著降低(Total Thiamine:103.9±7.7 vs.127.7±3.9 nmol/L, P0.01),焦磷酸硫胺素(TDP)含量顯著降低(TDP:84.9±7.1 vs.115.1±4.0 nmol/L, P0.001),而單磷酸硫胺素(TMP)水平AD患者相比正常對照組升高(TMP:16.1±2.2 vs.9.5±1.0 nmol/L, P0.01),游離硫胺素(Thiamine)水平AD患者相比正常對照組有所降低,但無顯著性差異(Thiamine:2.9±0.7 vs.3.1±0.4nmol/L, P0.05)。2.分析AD患者全血TDP、TMP、游離硫胺素及全血硫胺素水平與神經心理學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未發(fā)現(xiàn)明顯線性相關。結論:1.AD患者血存在全血硫胺素,TDP水平下降。2.AD患者TDP下降與疾病進程不存在明顯相關性。第二部分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目的:明確AD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方法:采用靜脈注射FDG后行PET/CT對被試者檢查評估其腦內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采用PMOD軟件包定量提取受試者檢查結果,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結果:1.AD患者與NC組相比,全腦的各個腦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糖代謝減低,其中最具有顯著性差異的部位是顳葉(顳上回ALL81、82;顳極顳上回ALL83、84,;顳中回ALL85、86;顥極顳下回ALL87、88;顳下回ALL89、90),頂葉(頂上回ALL59、60;頂下緣角回ALL61、62;緣上回ALL63、64;角回ALL65、66),海馬(ALL37、38),海馬旁回(ALL39、40),扣帶后回(ALL35、36),楔前葉(ALL67、68)。2.AD患者與NC組比較,軀體感覺運動皮質區(qū)等結構相對不受累。結論:1.AD患者的葡萄糖代謝減低區(qū)主要在雙側顳頂葉、海馬、海馬旁回、后扣帶回、楔前葉等記憶相關腦區(qū),而軀體感覺運動皮質區(qū)等結構相對不受累。第三部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與全血硫胺素水平相關性研究目的:探究AD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與體內硫胺素代謝狀態(tài)的相關性。方法:選取FDG-PET感興趣區(qū),并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研究AD患者及NC腦葡萄糖代謝與硫胺素代謝相關性。結果:1.AD患者在選取的感興趣區(qū)中,頂葉(頂上回,緣上回),顳葉(顳上回,顳中回)及額葉(額中回,島蓋部額中回,三角部額下回,眶部額下回)的局部平均葡萄糖代謝與血TDP水平呈一定相關性(0.3247r2≤0.4512,P0.05)。2.AD患者頂葉(頂上回,緣上回,頂下緣角回),顳葉(顳上回,顳中回,顳下回)及額葉(額中回,島蓋部額中回,三角部額下回,眶部額下回)的局部平均葡萄糖代謝與全血硫胺素水平具有相關性(0.3652r20.5922,P0.05)。3.AD患者頂葉(頂上回,頂下緣角回),顳葉(顳上回,顳極顳上回,顳中回)及額葉(額中回,島蓋部額中回,眶部額下回)的局部最大葡萄糖代謝與血TDP水平呈一定相關性(0.3189r20.6065,P0.05)。4.AD患者頂葉(頂上回,頂下緣角回,角回),顳葉(顥上回,顥極顥上回,顳中回,顳下回)及額葉(額中回,島蓋部額中回,眶部額下回)的局部最大葡萄糖代謝與全血硫胺素水平具有相關性(0.3443r20.6859,P0.05)。5.NC人群全腦的所有腦區(qū)中僅有腦區(qū)左半球內側額上回(ALL23)的平均葡萄糖代謝與TDP水平呈正相關。6.NC人群全腦的所有腦區(qū)中未發(fā)現(xiàn)腦區(qū)最大葡萄糖代謝與TDP或全血硫胺素水平具有相關性。結論:1. FDG-PET顯示AD患者顳頂葉及前額葉許多腦區(qū)最大葡萄糖代謝及平均葡萄糖代謝與血TDP及全血硫胺素含量有明顯相關性,隨著血硫胺素水平降低,其平均/最大葡萄糖代謝降低。提示TDP依賴過程的改變很可能與AD患者腦內葡萄糖代謝降低密切相關。2.NC人群腦葡萄糖代謝水平與體內硫胺素水平無明顯相關。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 硫胺素 高效液相色譜 阿爾茨海默病 葡萄糖代謝 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成像 FDG 阿爾茨海默病 葡萄糖代謝 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成像 硫胺素 高效液相色譜法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49.16
【目錄】:
- 縮略詞表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4
- 前言14-16
- 第一部分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全血硫胺素水平16-30
- 前言16-17
- 研究對象及方法17-23
- 結果23-27
- 討論27-29
- 小結29-30
- 第二部分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30-48
- 前言30-31
- 研究對象及方法31-35
- 結果35-45
- 討論45-47
- 小結47-48
- 第三部分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與全血硫胺素水平相關性研究48-60
- 前言48
- 研究對象及方法48-50
- 結果50-57
- 討論57-59
- 小結59-60
- 全文小結60-62
- 參考文獻62-65
- 綜述65-73
- 參考文獻70-73
- 附錄73-81
- 致謝81-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左傳濤,劉永昌,管一暉,趙軍,林祥通;年齡對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1年03期
2 卓鷹;黃泳;姜雪梅;唐安戊;李東江;邵明;吳卓華;;頭針對帕金森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6年01期
3 陳麗敏;左傳濤;黃U哸\;華逢春;趙軍;管一暉;;正常人腦葡萄糖代謝標準數(shù)據庫建立[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0年01期
4 黃泳,唐安戊,李求實,李東江,張祥松,夏東斌;頭電針對正常人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4年11期
5 ;大腦葡萄糖代謝研究獲重要進展[J];科學大觀園;2011年01期
6 黃泳,李東江,唐安戊,李求實,夏東斌,解亞寧,龔偉,陳靜;頭針對抑郁癥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年02期
7 張選紅;江開達;曹秋云;左傳濤;;首發(fā)抑郁癥治療后局部腦葡萄糖代謝特點及與神經心理變化的關聯(lián)[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48期
8 李祖貴;高碩;蔡莉;李亞軍;劉磊;張悅;馮凱琳;袁飛;;年齡對健康人大腦葡萄糖代謝率影響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7年06期
9 左芳;石現(xiàn);田嘉禾;;電針對腦梗塞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年04期
10 曹秋云;江開達;單保慈;袁秀麗;張明園;肖世富;左傳濤;趙軍;黃紅芳;楊海龍;;伴行為和精神癥狀癡呆患者的腦葡萄糖代謝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史新沖;張祥松;易暢;;致死性家族性失眠患者腦葡萄糖代謝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2 李祖貴;林志春;;不同性別正常人大腦葡萄糖代謝率的差異[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3 黃泳;;血管性癡呆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的針刺干預研究[A];中國針灸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4 應愛娟;丁美萍;;Binswanger病的PET表現(xiàn)[A];2007年浙江省神經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李霽;左傳濤;董競成;樂晶晶;;表里經穴電針時的腦葡萄糖代謝PET對照研究[A];第十三屆針灸對機體功能的調節(jié)機制及針灸臨床獨特經驗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經絡分會委員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李祖貴;;不同發(fā)病年齡AD患者大腦葡萄糖代謝特征的初步研究[A];全國神經核醫(yī)學與神經科學新進展研討會暨核醫(yī)學科普專家工作會議資料匯編[C];2007年
7 申鵬飛;石學敏;;醒腦開竅針刺對腦梗死患者腦葡萄糖代謝影響的穴位特異性研究[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8 盧巖;王世軍;韓冰冰;;電針對MCAO大鼠能量代謝和微循環(huán)的影響及其機制[A];第十二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微循環(huán)學術會議會議指南及論文摘要[C];2012年
9 左傳濤;黃U哸\;管一暉;;甲亢治療前后腦葡萄糖代謝變化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胡裕效;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人腦葡萄糖代謝局域及網絡屬性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2 孫達亮;軀體形式障礙和廣泛性焦慮障礙腦葡萄糖代謝改變的PET顯像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3 郭誼;重復經顱磁刺激對癲癇大鼠模型的作用以及對大腦葡萄糖代謝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龔萍;針刺腧穴對局部及中樞作用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潘淑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與硫胺素水平相關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卓鷹;頭電針影響帕金森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的臨床觀察[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陳靜;針刺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及對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4 應愛娟;Binswanger病的PET表現(xiàn)[D];浙江大學;2007年
5 馬昊;老年術后譫妄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的變化及右美托咪啶的干預作用[D];中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葡萄糖代謝狀態(tài)與硫胺素水平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68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42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