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的防御機制、人格特質以及兩者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2-15 06:14
【摘要】:目的:探討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特征防御機制、人格特質、以及兩者間的相關性。方法:本次研究包括量的研究和定性研究兩個部分。依照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的抑郁障礙診斷標準以及HAMD量表評分,篩選符合入組的住院抑郁障礙患者52名,正常對照組52人。同時對兩組采用心理防御方式問卷(PDQ)和艾森克人格問卷(EPQ)進行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T檢驗和相關性分析,獲得住院抑郁障礙患者防御因子、人格特質和建構兩者間相關性。在質化研究部分,為了探究住院抑郁障礙患者防御機制和人格特質間具體聯(lián)系和闡述防御機制的臨床表現(xiàn),首先運用量化研究的數(shù)據(jù)結果構建編碼庫和文本分析邏輯,其后在兩組人員中通過目的性取樣的方式各選取3人,進行半開放式訪談,將音頻資料轉化成文本后采用解釋現(xiàn)象學分析法進行分析,在閱讀文本過程中歸納編碼和主題,并通過主題分析的方式對比分析文本內容。結果:1.兩組數(shù)據(jù)在不成熟心理防御機制、中間型心理防御機制類型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不成熟心理防御機制分量表上,病例組在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xiàn)、抱怨、幻想、分裂、退化、軀體化防御因子評分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性(P0.5)。在中間型心理防御機制分量表上,病例組在假性利他、否認、隔離,評分高于正常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性(P0.5)。在成熟防御分量表上,正常組得分高于病例組,但兩者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2.病例組和對照組在E分(內外向)、N分(神經(jīng)質)、P分(精神質)上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E分(內外向)低于正常對照組,P分(精神質)和N分(神經(jīng)質)高于正常對照組。3.E分(內-外向)與不成熟防御方式中的投射、被動攻擊、幻想、潛意顯現(xiàn)、軀體化、退縮幾個防御因子呈負相關,與中間型防御方式中回避、隔離、同一化、反向形成呈負相關。N分(神經(jīng)質)評分與不成熟防御機制分量表中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xiàn)、幻想、抱怨、軀體化防御因子呈正相關,與中間型防御方式中制止、否認防御因子呈顯著正相關。P分(精神質)與不成熟防御方式量表中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xiàn)、幻想以及中間型防御方式中反作用形成、否認呈正相關。4.質性研究提煉出七個心理防御機制的編碼;1.退縮2.否認3.投射4.投射(內攝)5.軀體化6.攻擊自身7.被動攻擊;三個有關住院抑郁障礙患者心理防御機制和人格特質相關性主題:1.回避壓抑難以忍受的不穩(wěn)定的情感2.控制扭曲認知導致的沖動3.維護自尊結論:1.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的人格具有明顯傾向性,多具有內傾性和高神經(jīng)質和高精神質等特征。在這之中,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抑郁質以及少量外向不穩(wěn)定膽汁質。住院抑郁障礙患者具有特定的病前人格,人格特征可以為抑郁障礙的預測因素和參考資料。2.住院抑郁障礙患者多依賴于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機制和中間型心理防御機制,常常使用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xiàn)、抱怨、幻想、退縮、否認、軀體化這幾個原始防御機制和否認中間型防御機制。3.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的高精神質,高神經(jīng)質,內傾型的特質與不成熟防御機制和中間防御機制呈正相關。情緒穩(wěn)定性差和內向性格與投射、抱怨、被動攻擊、幻想、反作用形成、否認、同一化、潛意顯現(xiàn)這些防御因子有相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the hospital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Methods: Th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study of this study included two part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description and diagnosis points of ICD-10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4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士峰;付玲;劉慧;李洪珠;張歡;楊麗麗;劉洋;王萍;鞏江;;無因病的研究概況[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年12期

2 黃潔云;;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與治療進展[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年03期

3 武旭;祝衛(wèi)霞;;現(xiàn)代社會抑郁發(fā)作的相關因素及應對技巧[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31期

4 徐華春;黃希庭;陳傳鋒;胡珍玉;;中國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點與結構初探[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4期

5 朱熊兆;蔡琳;蟻金瑤;姚樹橋;羅英姿;;功能失調性態(tài)度對大學生抑郁癥狀的預測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年08期

6 唐秋萍;周甄會;廖莎;朱熊兆;;依賴、自我批評人格特質與抑郁癥狀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3期

7 趙蕾;焦志安;陳伊莎;趙國慶;;人格特質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12期

8 季益富;程燁;李曉雨;;抑郁癥患者防御方式的特點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12期

9 劉強;俞峻瀚;張海音;;抑郁癥患者防御方式與人格特征關系的探討[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年03期

10 姚樹橋;羅英姿;楊娟;王湘;朱熊兆;;大學生神經(jīng)質人格對抑郁癥狀的影響:一年追蹤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5期

,

本文編號:238012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38012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a00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