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分布寬度對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經(jīng)皮冠脈介入術預后的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24 08:21
目的探究紅細胞分布寬度(RDW)對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經(jīng)皮冠脈介入術(PCI)預后的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血常規(guī)RDW水平,基于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確定最佳閾值為12.7%,以RDW值作為分組依據(jù),將患者分為A組(58例,RDW<12.7%)和B組(42例,RDW≥12.7%)。術后隨訪1年,比較患者不同時間點左心室舒張末期指數(shù)(EDVI)、左心室收縮末期指數(shù)(ESVI)、室壁運動指數(shù)(WMSI)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發(fā)病2 d內,兩組患者的EDVI、ESVI、WMS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6、12個月,兩組患者的EDVI、ESVI、WMSI均低于發(fā)病2 d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6、12個月,A組患者的EDVI、ESVI、WMSI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5.17%)低于B組(21.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RDW<12....
【文章來源】:中國當代醫(yī)藥. 2020,27(3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EDVI、ESVI、WMSI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術中冠脈無復流診治進展[J]. 李廣闊,劉勇. 中國處方藥. 2019(08)
[2]紅細胞分布寬度與修正休克指數(shù)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預后的關系研究[J]. 王艷飛,趙春生,于健,牛興杰,張愛文. 河北醫(yī)藥. 2019(16)
[3]不同抗血小板治療策略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血流及預后的影響[J]. 金彥彥,白融,葉明,艾輝,曾玉杰,聶紹平.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9(06)
[4]益心活血丸對氣陰兩虛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臨床療效及心功能的影響[J]. 李俊龍,金政,皮健彬,褚慶民,吳偉. 中醫(yī)雜志. 2019(11)
[5]心肌梗死PCI術后病人心功能分級及再灌注與碎裂QRS波的相關性分析[J]. 葉萍,宋鑫.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9(10)
[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脈介入手術治療中注射替羅非班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劉培健.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9(13)
[7]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長期預后的預測價值[J]. 武佳科,溫宗玉,焦云娣,于彤彤,孫志軍,孫兆青.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9 (02)
[8]紅細胞分布寬度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院內病死率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 馬春劍.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8 (06)
[9]紅細胞分布寬度對行急診PCI治療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 雷紅濤,阮煥鈞,徐洪濤,童珊珊,張寧坤,王澤,程濤. 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7(09)
[10]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節(jié)段室壁運動異常的價值[J]. 鄢磊,阮琴韻,屈朝陽,林曉燕,黃春燕,侯婉清.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7(04)
碩士論文
[1]RDW對STEMI患者急診PCI術后長期預后的預測價值[D]. 李蕾.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06229
【文章來源】:中國當代醫(yī)藥. 2020,27(33)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EDVI、ESVI、WMSI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術中冠脈無復流診治進展[J]. 李廣闊,劉勇. 中國處方藥. 2019(08)
[2]紅細胞分布寬度與修正休克指數(shù)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預后的關系研究[J]. 王艷飛,趙春生,于健,牛興杰,張愛文. 河北醫(yī)藥. 2019(16)
[3]不同抗血小板治療策略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血流及預后的影響[J]. 金彥彥,白融,葉明,艾輝,曾玉杰,聶紹平.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9(06)
[4]益心活血丸對氣陰兩虛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臨床療效及心功能的影響[J]. 李俊龍,金政,皮健彬,褚慶民,吳偉. 中醫(yī)雜志. 2019(11)
[5]心肌梗死PCI術后病人心功能分級及再灌注與碎裂QRS波的相關性分析[J]. 葉萍,宋鑫.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9(10)
[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脈介入手術治療中注射替羅非班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劉培健.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9(13)
[7]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長期預后的預測價值[J]. 武佳科,溫宗玉,焦云娣,于彤彤,孫志軍,孫兆青.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9 (02)
[8]紅細胞分布寬度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院內病死率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 馬春劍.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8 (06)
[9]紅細胞分布寬度對行急診PCI治療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 雷紅濤,阮煥鈞,徐洪濤,童珊珊,張寧坤,王澤,程濤. 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7(09)
[10]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節(jié)段室壁運動異常的價值[J]. 鄢磊,阮琴韻,屈朝陽,林曉燕,黃春燕,侯婉清.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7(04)
碩士論文
[1]RDW對STEMI患者急診PCI術后長期預后的預測價值[D]. 李蕾.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062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6062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