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休克Ⅱ評分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心源性休克患者短期不良預后危險分層價值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21 10:19
目的:評估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休克Ⅱ(IABP-SHOCKⅡ)評分對急性心肌梗死(AMI)并發(fā)心源性休克(CS)患者30 d病死率的預測價值。方法: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連續(xù)納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安貞醫(yī)院收治的227例AMI并發(fā)CS且置入IABP的患者。根據IABP-SHOCKⅡ評分將患者分為低風險組(評分0~2分,132例)、中風險組(評分3~4分,55例)和高風險組(評分5~9分,40例),比較三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治療和預后情況,Kaplan-Meier生存曲線和Log-rank檢驗分析三組的隨訪30 d的病死率差異,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評估IABP-SHOCKⅡ評分對AMI并發(fā)CS患者30 d病死率的預測價值。結果:227例患者中,男性125例(55.1%),平均年齡為(58.7±17.2)歲。三組的年齡、是否患有糖尿病、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心肌型、NF-proBNP、血肌酐、乳酸、LVEF、LVESD、LVEDD等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為P<0.05)。此外,三組的冠狀動脈Gensini評分、TIMI血流<3級、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有...
【文章來源】:心肺血管病雜志. 2020,39(12)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三組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圖
隨訪30 d,IABP-SHOCK Ⅱ評分預測30 d死亡的敏感度為82.4%,特異度為83.1%,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11(95%CI:0.714~0.921,P=0.001,圖2)。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ABP-SHOCKⅡ評分對伴發(fā)心源性休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預測價值[J]. 曹佳寧,劉文嫻,陳立穎,朱佳佳.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8(11)
[2]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休克Ⅱ風險評分對國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30天死亡率的預測價值[J]. 羅曉亮,趙彤,李佳,趙雪燕,趙冬云,袁建松,張峻,吳元,喬樹賓,楊躍進.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8(06)
[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應用主動脈球囊反搏的臨床特征分析[J]. 陳凌霄,呂樹錚,宋現濤,戴敬,田晉帆,崔孔勇,閆云峰,周闊.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8(04)
[4]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應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吳娜瓊,高展,鄭楊,李衛(wèi),李軍農,許海燕,程曉曙,吳元,王楊,王志杰,楊進剛,楊躍進.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8 (01)
[5]推薦在我國采用心肌梗死全球統一定義[J]. 諸俊仁.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8 (10)
本文編號:3600079
【文章來源】:心肺血管病雜志. 2020,39(12)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三組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圖
隨訪30 d,IABP-SHOCK Ⅱ評分預測30 d死亡的敏感度為82.4%,特異度為83.1%,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11(95%CI:0.714~0.921,P=0.001,圖2)。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ABP-SHOCKⅡ評分對伴發(fā)心源性休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預測價值[J]. 曹佳寧,劉文嫻,陳立穎,朱佳佳.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8(11)
[2]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休克Ⅱ風險評分對國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30天死亡率的預測價值[J]. 羅曉亮,趙彤,李佳,趙雪燕,趙冬云,袁建松,張峻,吳元,喬樹賓,楊躍進.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8(06)
[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應用主動脈球囊反搏的臨床特征分析[J]. 陳凌霄,呂樹錚,宋現濤,戴敬,田晉帆,崔孔勇,閆云峰,周闊.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8(04)
[4]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應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吳娜瓊,高展,鄭楊,李衛(wèi),李軍農,許海燕,程曉曙,吳元,王楊,王志杰,楊進剛,楊躍進.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8 (01)
[5]推薦在我國采用心肌梗死全球統一定義[J]. 諸俊仁.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8 (10)
本文編號:3600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6000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