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治療乙肝慢加急肝衰竭患者療效及其對T淋巴細胞亞型的影響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06:01
目的研究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治療乙肝慢加急肝衰竭患者療效及其對T淋巴細胞亞型的影響。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乙肝慢加急肝衰竭患者中選取65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掛號末尾數(shù)的奇偶性分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3例,對照組32例,對照組采用血漿置換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的肝功能和T淋巴細胞指標(CD4+、CD8+、CD4+/CD8+)。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肝功三項指標均較低,肝功能恢復更好,各指標比差異均比較顯著,P<0.05;觀察組CD4+和 CD4+/CD+較高,CD8+下降,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在乙肝慢加急肝衰竭中采用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的肝功能恢復較好,T淋巴各項細胞均有改善,對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有重要價值,應該廣泛推薦應用。
【文章來源】:智慧健康. 2020,6(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終末期肝病評分模型對9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預后的評估及死亡危險因素分析[J]. 張雪云,應悅,劉小琴,余雪平,張繼明,黃玉仙. 微生物與感染. 2019(01)
[2]血漿置換序貫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療效及短期生存分析[J]. 張靜,尹芳,羅貫虹,王海英,鄭洋洋,李娜,周新民.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9(01)
[3]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和體液免疫指標檢測的臨床意義[J]. 謝能文,涂慧敏,何金秋,熊墨龍.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8(02)
[4]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對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唐娟,鄧薇,唐靜,周利民. 疑難病雜志. 2017(09)
[5]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對患者肝纖維化、T淋巴細胞亞群、腎功能的影響及療效評價[J]. 李學冬. 河北醫(yī)藥. 2016(14)
[6]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治療乙肝慢加急肝衰竭患者療效及其對T淋巴細胞亞型的影響[J]. 吳蓓,朱麗,段萌,李守娟,王磊,王麗. 疑難病雜志. 2016(06)
[7]淋巴細胞亞群變化與糖皮質激素治療早期乙肝肝衰竭患者的相關性研究[J]. 俞哲,王琛,俞冠赟,駱欣,劉壽榮.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6(01)
本文編號:3398115
【文章來源】:智慧健康. 2020,6(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終末期肝病評分模型對9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預后的評估及死亡危險因素分析[J]. 張雪云,應悅,劉小琴,余雪平,張繼明,黃玉仙. 微生物與感染. 2019(01)
[2]血漿置換序貫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療效及短期生存分析[J]. 張靜,尹芳,羅貫虹,王海英,鄭洋洋,李娜,周新民.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9(01)
[3]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和體液免疫指標檢測的臨床意義[J]. 謝能文,涂慧敏,何金秋,熊墨龍.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8(02)
[4]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對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唐娟,鄧薇,唐靜,周利民. 疑難病雜志. 2017(09)
[5]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對患者肝纖維化、T淋巴細胞亞群、腎功能的影響及療效評價[J]. 李學冬. 河北醫(yī)藥. 2016(14)
[6]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治療乙肝慢加急肝衰竭患者療效及其對T淋巴細胞亞型的影響[J]. 吳蓓,朱麗,段萌,李守娟,王磊,王麗. 疑難病雜志. 2016(06)
[7]淋巴細胞亞群變化與糖皮質激素治療早期乙肝肝衰竭患者的相關性研究[J]. 俞哲,王琛,俞冠赟,駱欣,劉壽榮.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6(01)
本文編號:33981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3981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