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經心臟磁共振檢查的臨床意義及指導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10:21
目的:分析復雜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經心臟磁共振檢查的臨床意義及指導作用,提高復雜性急性心力衰竭的診出率。方法:本研究共88例研究對象,經病史、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等均確診為復雜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44例行心臟磁共振檢查的患者列為研究組,另外44例行心臟彩超的患者列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選自2016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查情況。結果:研究組檢查診出率95.45%高于對照組84.09%(P<0.05)。結論:復雜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臟磁共振檢查的診斷效果明顯,臨床診出率高。
【文章來源】: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4(14)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檢查結果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彩超檢測結果及應用價值[J]. 張燕妮,黃莉梅,陳惠嫻,朱麗輝,郭靜雯. 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 2019(03)
[2]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心尖室壁瘤與單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臟磁共振特征及臨床預后的比較[J]. 宋燕燕,陸敏杰,李璐,崔辰,程懷兵,陳秀玉,尹剛,趙世華.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9 (03)
[3]延遲增強磁共振成像預測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纖維化與不良終點事件相關性的Meta分析[J]. 李雪蓮,黃為,高見書,顧永偉,張卓琦.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8(11)
本文編號:3368334
【文章來源】: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4(14)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檢查結果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彩超檢測結果及應用價值[J]. 張燕妮,黃莉梅,陳惠嫻,朱麗輝,郭靜雯. 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 2019(03)
[2]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心尖室壁瘤與單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臟磁共振特征及臨床預后的比較[J]. 宋燕燕,陸敏杰,李璐,崔辰,程懷兵,陳秀玉,尹剛,趙世華.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9 (03)
[3]延遲增強磁共振成像預測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纖維化與不良終點事件相關性的Meta分析[J]. 李雪蓮,黃為,高見書,顧永偉,張卓琦.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8(11)
本文編號:33683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3683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