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下動脈根部自主神經保護的解剖學基礎
本文關鍵詞:腸系膜下動脈根部自主神經保護的解剖學基礎
更多相關文章: 腸系膜下動脈 自主神經保護 解剖關系 結直腸癌
【摘要】:目的觀察腸系膜下動脈(IMA)根部與其周圍自主神經的解剖學關系,為腸系膜下動脈根部自主神經保護提供解剖學證據(jù)。方法 7例10%福爾馬林固定標本進行大體解剖及顯微解剖;2例新鮮標本模擬腹腔鏡下直腸癌D3根治術中腸系膜下動脈根部自主神經的顯露和保護。結果上腹下叢(SHP)的左、右側束及束間交通支與腸系膜下動脈根部關系密切。右側束距離腸系膜下動脈根部較遠,位于腎前筋膜下。以左側束降支為界,其近端,上腹下叢左側束、腸系膜下叢、腹主動脈叢緊貼腸系膜下動脈根部左側壁并相互延續(xù),其遠端左側束走行于腎前筋膜下。左側束降支距離IMA起點的距離不恒定。結論在腎前筋膜前平面分離可有效保護上腹下叢右側束及側束間交通支;以SHP左側束降支作為腸系膜下動脈根部離斷的解剖學標志可以有效保護左側束。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微創(chuàng)外科解剖研究所;貴州省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普通外科;
【關鍵詞】: 腸系膜下動脈 自主神經保護 解剖關系 結直腸癌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171153) 貴州省科技廳聯(lián)合基金(黔科合LS字009號) 貴州省科教英才培養(yǎng)計劃(黔省專合字(2012)184號)
【分類號】:R322
【正文快照】: 排尿和性功能障礙是直腸癌手術的主要術后并發(fā)癥,術中加強自主神經保護是改善功能保存、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的重要措施。目前解剖學中將支配內臟功能的神經多稱為“內臟神經”,而手術方式的命名及手術解剖描述中仍沿用“自主神經”這個名稱。鑒于命名不統(tǒng)一,為了便于臨床醫(y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志;姚南;頡寶平;;直腸癌根治術中腸系膜下動脈結扎部位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yī)療;2013年03期
2 杜燕夫,謝德紅,李敏哲,韓進,楊新慶;腹腔鏡下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5年02期
3 張善家;朱志強;梁偉;姚寒暉;;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對男性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年12期
4 楊開焰;陳道瑾;李小榮;吳唯;;直腸癌腸系膜下動脈高位結扎對保留盆腔植物神經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楚雄;洪楚原;梁國健;鄧一文;;腹腔鏡與同期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年02期
2 高羽;張連陽;劉寶華;童衛(wèi)東;張安平;陳金萍;徐琰;;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胃腸運動與血清胃腸激素的變化[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3 高羽;劉寶華;童衛(wèi)東;張安平;張連陽;;腹腔鏡和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對胃腸運動功能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18期
4 李敏哲;杜燕夫;王振軍;韓進;渠浩;;腹腔鏡下全直腸系膜加經內外括約肌間切除用于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6年03期
5 楊和芬;;低位直腸癌保肛治療的護理體會[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 張建成;吳剛;孫培春;翟保平;;腹腔鏡經肛拖出直腸癌根治術中盆腔自主神經的保護[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年18期
7 鄭逸川;;盆腔自主神經的保留對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患者術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影響的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3年10期
8 蔣磊;孫宏治;王巍;李晴;李強;;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年08期
9 韓玉棟;涂小煌;;直腸癌手術腸系膜下動脈處理的方式與爭議[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3年09期
10 陳道瑾;胡桂;;良性直腸疾病手術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問題[J];中國現(xiàn)代手術學雜志;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賀敬虎;男性盆腔神經叢解剖及其在直腸手術中的臨床意義[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2 汪慶明;“直腸中動脈”及其相關結構的解剖學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馬彥;軀體神經-內臟神經吻合重建大鼠勃起功能的可行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吳衛(wèi);腹腔鏡結直腸癌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圍手術期機體免疫生理變化的對比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蘇丹;小承氣合劑早期灌服促進結腸吻合術后胃腸動力恢復的安全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3 常明鑫;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的臨床病例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4 吳忠亮;不同直腸癌根治術后的短期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策;李國新;丁自海;吳濤;鐘世鎮(zhèn);;直腸癌外科與自主神經保留:腸系膜下動脈結扎的神經解剖因素[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2 黃陶承;腹腔鏡輔助下結腸直腸腫瘤切除術(文獻綜述)[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2000年03期
3 周總光,于永揚,李立,舒曄,程中,雷文章,王天才,陳志新,陳佳平;腹腔鏡TME、MCME與低位/超低位/結-肛吻合術治療下段直腸癌的臨床應用研究[J];華西醫(yī)學;2001年04期
4 汪建平,楊祖立,唐遠志,王磊;直腸癌根治術中盆腔自主神經保留對男性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年01期
5 邱輝忠,林國樂,吳斌,關競紅;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的若干問題(附75例報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年06期
6 汪建平,蔡觀福,黃美近,周軍;手術者因素對直腸癌病人術后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年11期
7 曹志新;徐向上;楊傳永;;直腸癌術中從根部結扎腸系膜下動脈臨床意義探討[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年12期
8 張思維;雷正龍;李光琳;鄒小農;趙平;陳萬青;;中國腫瘤登記地區(qū)2006年腫瘤發(fā)病和死亡資料分析[J];中國腫瘤;2010年06期
9 周總光,李立,舒曄,于永揚,程中,雷文章,王天才;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治療低位直腸癌[J];中華外科雜志;2002年12期
10 高友福,姜波健,孫榮勛,涂長齡;進展期直腸癌腸系膜下動脈根部結扎及淋巴廓清的臨床評價[J];中國胃腸外科雜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東日;池秀容;白利贊;;選擇性腸系膜上、下動脈插管的應用解剖[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1990年01期
2 蔡德亨;章中春;楊春林;;腸系膜下動脈的分支狀況[J];解剖學雜志;1965年02期
3 唐勇;李開華;劉生普;鐘果林;;面神經下頜緣支的應用解剖[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1993年01期
4 匡毅;李衛(wèi);;腸系膜下動脈的臨床解剖[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年02期
5 姜平;咽鼓管和腭帆提肌、腭帆張肌的解剖關系[J];解剖學雜志;1991年03期
6 王樹山,田國忠,王守安;小兒腸系膜下動脈(IMA)結腸支的解剖觀測[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1999年06期
7 楊鎮(zhèn)洙;易信剛;王永賢;;中結腸動脈的解剖學研究[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1980年04期
8 楊鎮(zhèn)洙;易信剛;王永賢;;中結腸動脈的解剖學研究[J];解剖學雜志;1984年02期
9 單建林 ,姜恒 ,王麗艷;臂叢神經與頸筋膜的解剖關系及其在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年14期
10 張鵬;黃勇;張增方;呂夫新;杜建春;張施龍;;跟骨載距突與其外側壁關系的測量[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匡毅;李衛(wèi);;腸系膜下動脈的臨床解剖[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孫勇;盛夏;胡秀華;王建安;;三維螺旋CT對國人冠狀靜脈系統(tǒng)解剖成像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姜燕萍;朱立梅;王蕾;;腰背痛的痛點與解剖關系[A];第四屆全國針刀醫(yī)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6年
4 黃樞;李宗英;;小針刀治療的安全性與解剖關系[A];針刀醫(yī)學論文精選[C];1999年
5 張勤修;劉世喜;;鼻內鏡下鼻竇前顱底區(qū)域疾病處理的內鏡解剖學與臨床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6 郭建東;;舌動脈和舌下神經的解剖特點及與舌根的解剖關系[A];華東六省一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劉軍;劉樹偉;費昶;衡雪源;韋有義;張忠和;張建;于建軍;;鞍區(qū)的冠狀斷層面解剖與三維重建[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徐國昌;朱艷;;聯(lián)合鑄型顯示成人肝、腎相關結構局部解剖關系[A];第二屆全國解剖學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劉小丘;趙建農;;床突段頸內動脈顯微解剖及臨床意義[A];海南省第二屆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姚華強;何恢緒;鐘世鎮(zhèn);李忠華;吳坤成;;陰莖海綿體神的應用解剖學觀察[A];第七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第二次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劍;低位腹主動脈阻斷術的解剖觀察[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2 左玉超;內鏡輔助眶顴入路對腳間池區(qū)的解剖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3 李懋松;經枕下乙狀竇后入路橋小腦角區(qū)面神經與周圍血管神經的顯微解剖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金日浩;腕尺管的解剖學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5 趙錚;臂叢鎖骨下部神經解剖學測量及臨床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6 仲艷霞;額竇引流通路的薄層斷面解剖及其在額竇手術中的意義[D];山東大學;2007年
7 王明炎;經陰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相關應用解剖及三維可視化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郭立利;內鏡輔助直視下經胸切取膈神經的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應用[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韓云志;頸靜脈孔區(qū)顯微解剖學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10 劉運來;人臍血管內皮細胞的胞間通訊及其分泌蛋白質檢測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5214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52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