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二氧化硅用作疫苗佐劑的生物學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O613.72;R392-3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表
第1章 緒論
1.1 口蹄疫疫苗研究進展
1.2 納米佐劑研究進展
1.3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研究進展
1.3.1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作為疫苗佐劑研究進展
1.3.2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合成與制備
1.3.3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其他生物學應用
1.4 本論文的研究設(shè)想
第2章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應用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主要試劑和儀器設(shè)備
2.2.2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2.2.3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血液相容性
2.2.4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毒性
2.2.5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內(nèi)吞實驗
2.2.6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組織病理學分析—HE染色實驗
2.2.7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體外降解性研究
2.2.8 豚鼠免疫實驗
2.2.8.1 SDS-PAGE凝膠電泳確定最佳結(jié)合比例
2.2.8.2 豚鼠免疫實驗
2.2.9 特異性抗體和中和抗體檢測
2.2.9.1 特異性抗體檢測
2.2.9.2 中和抗體檢測
2.2.10 豚鼠攻毒實驗
2.3 結(jié)果與討論
2.3.1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表征
2.3.2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血液相容性結(jié)果
2.3.3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毒性結(jié)果
2.3.4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內(nèi)吞實驗結(jié)果
2.3.5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組織病理學分析—HE染色實驗結(jié)果
2.3.6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體外可降解性
2.3.7 豚鼠免疫實驗及抗體檢測結(jié)果
2.3.7.1 SDS-PAGE凝膠電泳實驗結(jié)果
2.3.7.2 特異性抗體和中抗體檢測結(jié)果
2.3.8 豚鼠攻毒實驗結(jié)果
2.4 結(jié)論
第3章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應用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主要試劑和儀器設(shè)備
3.2.2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3.2.3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血液相容性
3.2.4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毒性
3.2.5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組織病理學分析—HE染色實驗
3.2.6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體外降解性研究
3.2.7 豚鼠免疫實驗
3.2.7.1 SDS-PAGE凝膠電泳確定最佳結(jié)合比例
3.2.7.2 MSNs對 VLPs抗原的負載率
3.2.7.3 豚鼠免疫實驗
3.2.8 特異性抗體和中和抗體檢測
3.2.8.1 特異性抗體檢測
3.2.8.2 中和抗體檢測
3.2.9 豚鼠攻毒實驗
3.3 結(jié)果與討論
3.3.1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表征
3.3.2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血液相容性結(jié)果
3.3.3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毒性結(jié)果
3.3.4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組織病理學分析—HE染色實驗
3.3.5 樹枝狀介孔二氧化硅的體外可降解性
3.3.6 豚鼠免疫實驗及抗體檢測結(jié)果
3.3.6.1 SDS-PAGE凝膠電泳實驗結(jié)果
3.3.6.2 MSNs對 VLPs抗原的負載率結(jié)果
3.3.6.3 特異性抗體和中和抗體檢測結(jié)果
3.3.7 豚鼠攻毒實驗結(jié)果
3.4 結(jié)論
第4章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應用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主要試劑和儀器設(shè)備
4.2.2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系統(tǒng)合成研究
4.2.3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血液相容性
4.2.4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毒性
4.2.5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體外降解性研究
4.2.6 豚鼠免疫實驗
4.2.6.1 SDS-PAGE凝膠電泳確定最佳結(jié)合比例
4.2.6.2 豚鼠免疫實驗
4.2.7 特異性抗體和中和抗體檢測
4.2.7.1 特異性抗體檢測
4.2.7.2 中和抗體檢測
4.2.8 豚鼠攻毒實驗
4.3 結(jié)果與討論
4.3.1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系統(tǒng)合成的表征
4.3.2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血液相容性結(jié)果
4.3.3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細胞毒性
4.3.4 核錐狀介孔二氧化硅的體外可降解性
4.3.5 豚鼠免疫實驗及抗體檢測結(jié)果
4.3.5.1 SDS-PAGE凝膠電泳實驗結(jié)果
4.3.5.2 特異性抗體和中和抗體檢測結(jié)果
4.3.6 豚鼠攻毒實驗結(jié)果
4.4 結(jié)論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永克;吳湘鋒;李鴻亞;;介孔二氧化硅介球的研究進展[J];中國粉體工業(yè);2013年06期
2 王文亮;許恒;莫江楠;劉佳;劉曉光;郭線茹;謝勇;那日松;;介孔二氧化硅在農(nóng)藥載體中的應用進展[J];農(nóng)藥;2019年05期
3 Liu X;王盈;;載葛根素的聚乙二醇化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的體內(nèi)外評價[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16年11期
4 林軒宇;岳紅彥;高鑫;張虹;姚龍輝;王寶;;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備及應用現(xiàn)狀[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4期
5 卞書娟;吳宏慶;江旭恒;龍亞峰;陳勇;;復合介孔二氧化硅膜的制備及應用[J];化學進展;2014年08期
6 任麗霞;王柏;;卡維地洛-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固體分散體的制備與表征[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7 陳正行;王韌;周蘊宇;;稻殼基高度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備[J];糧食與食品工業(yè);2014年02期
8 董艷萍;田喜強;韓雪;;介孔二氧化硅陶瓷的合成及藥物緩釋性能研究[J];中國陶瓷;2014年08期
9 林燕喃;鄭斌;劉維寧;范文勇;陳嘉俊;倪敏;何烜;;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備及其載藥緩釋性能研究[J];海峽藥學;2014年09期
10 李方玉;;聚苯乙烯基體上低介電常數(shù)介孔二氧化硅膜的制備[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2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勝攀;功能性介孔二氧化硅制備及其吸附低濃度惡臭氣體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19年
2 屈文山;孔壁有序化介孔二氧化硅對順酐廢氣中苯的吸附分離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3 秦君;介孔二氧化硅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室溫磷光分析中的應用[D];山西師范大學;2017年
4 李潔;基于一步法的有機功能化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及吸附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6年
5 徐曉翔;空心介孔二氧化硅沸石咪唑酯骨架負載慶大霉素治療內(nèi)耳疾病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6 常慶;超小介孔二氧化硅納米顆粒的合成、修飾及生物醫(yī)學應用研究[D];上海大學;2018年
7 沙露平;刺激響應型介孔二氧化硅載阿霉素遞送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用于腫瘤治療的評價[D];沈陽藥科大學;2018年
8 張雪瑤;基于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在需氧氧化反應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18年
9 張娟;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子靶向給藥系統(tǒng)的構(gòu)建[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8年
10 何定庚;基于可逆、可再生介孔二氧化硅的刺激響應控制釋放和分析檢測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洋;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和硒的納米載體構(gòu)建及其協(xié)同抗腫瘤活性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8年
2 李宣民;二氧化硅基農(nóng)藥緩釋載體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9年
3 韓再芳;釩負載介孔二氧化硅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在丙烷直接脫氫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
4 劉志軍;介孔二氧化硅用作疫苗佐劑的生物學特性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9年
5 何紅霞;pH敏感性介孔二氧化硅復合納米載體的制備與體外性能[D];深圳大學;2018年
6 李雪;半乳糖化殼聚糖修飾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負載奈達鉑納米粒聯(lián)合光熱治療的抗腫瘤研究[D];鄭州大學;2019年
7 張蓓;缺氧響應型藥物控釋系統(tǒng)的構(gòu)建及性能評價[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8 Qi Sun;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子的成像介導多功能診療納米體系用于癌癥的治療[D];天津大學;2018年
9 李海琴;載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對人舌癌細胞作用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7年
10 涂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備及其限域效應的研究[D];海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353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83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