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裂霉素緩釋粒子治療胰腺癌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7 03:42
【摘要】:背景胰腺癌是常見惡性程度很高同時預后較差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近年來全球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由于胰腺癌的生物學及病理特點,缺乏特異性癥狀,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大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多發(fā)生鄰近臟器及遠處轉移,外科手術切除率很低,獲得根治性手術的患者5年存活率僅約20%。目前全身靜脈化療仍是臨床上胰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由于胰腺癌為乏血供腫瘤,在進行全身化療時,能到達腫瘤病灶發(fā)揮作用的藥物劑量很低;提高化療藥物的使用劑量,將會增加化療藥物所帶來的嚴重全身毒副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骨髓抑制等;患者往往因為難以耐受化療不得不終止治療。近年來緩釋給藥技術取得了很大的研究進展。間質化療越來越多的被用于臨床研究中。間質化療就是將化療藥物與特定載體結合制備成復合物,通過超聲、CT等影像技術引導將化療藥物植入瘤體內部,利用載體在病灶局部緩慢降解的特點,化療藥物長期緩慢釋放,發(fā)揮作用時間長,并且化療藥物在瘤體內形成較高的治療濃度,在增加療效的同時,還能減輕全身毒副作用。胰腺癌的間質化療研究顯示間質化療能夠有效地控制胰腺癌細胞生長,同時降低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目的本研究通過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將特定載體和絲裂霉素藥物混合制成絲裂霉素緩釋粒子,將絲裂霉素緩釋粒子植入裸鼠胰腺癌瘤體內,分析絲裂霉素緩釋粒子治療胰腺癌的療效及局部藥物濃度,為超聲內鏡引導下進行胰腺癌間質化療的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1.實驗室傳代培養(yǎng)SW1990胰腺癌細胞株,收集細胞種植于Balb/c-nu裸鼠皮下,定期觀察并測量瘤體大小,約3周成功建立裸鼠胰腺癌皮下成瘤模型并記錄瘤體體積。2.選用24只成瘤BALB/C裸鼠,完全隨機分為四組,絲裂霉素粒子組(小鼠瘤體內植入絲裂霉素化療粒子0.39mg/只(含絲裂霉素標準品0.08mg))、絲裂霉素針劑組(小鼠瘤體內注入注射用絲裂霉素0.1ml(含絲裂霉素0.08mg))、絲裂霉素粒子基質組(小鼠瘤體內植入絲裂霉素粒子基質1粒/只(基質0.31mg))、生理鹽水對照組(小鼠瘤體內注射生理鹽水0.1ml/只)。3.在給藥前及給藥后的第3、6、9、12、14天測量腫瘤長徑、寬徑和厚度,計算瘤體體積,繪制腫瘤生長曲線圖,同時觀察記錄各組小鼠體質量、精神狀態(tài)變化。4.兩周后處死全部試驗裸鼠,取出完整瘤體并稱重,計算各組小鼠瘤體體積變化。5.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絲裂霉素粒子組和絲裂霉素針劑組裸鼠瘤體內絲裂霉素濃度。結果成功制備裸鼠胰腺癌模型,與絲裂霉素粒子基質組和生理鹽水對照組小鼠比較,絲裂霉素粒子組和絲裂霉素針劑組小鼠治療6天開始,小鼠瘤體體積明顯低于絲裂霉素粒子基質組和生理鹽水對照組小鼠(P均0.05)。與絲裂霉素針劑組小鼠比較,絲裂霉素粒子組小鼠治療9天開始瘤體體積明顯低于絲裂霉素針劑組小鼠(P0.05)。與絲裂霉素針劑組小鼠比較,絲裂霉素粒子組小鼠胃腸道等毒性反應持續(xù)時間短,癥狀輕(P0.05)。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顯示,絲裂霉素粒子組小鼠瘤體內絲裂霉素濃度為(0.76±0.41)ng/m L組織,絲裂霉素針劑組瘤體內絲裂霉素濃度低于檢測下限,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絲裂霉素緩釋粒子能夠顯著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瘤體生長,可以達到較高的瘤體內局部藥物濃度,降低全身毒性反應,由于粒徑小于超聲內鏡穿刺針針徑,可能在超聲內鏡引導用于胰腺癌的臨床治療。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5.9;R-332
【圖文】:
裸鼠胰腺癌細胞皮下成瘤方法
織樣(A)、絲裂霉素標準品(B)和絲裂霉素粒子組瘤體內的色譜線及定量下限 取未給藥組小鼠瘤體組織勻漿液 1 ml,分g·mL-1絲裂霉素溶液,配制成濃度分別為 50 ng·mL-1、mL-1、500 ng·mL-1、1000 ng·mL-1、2000 ng ·mL-1標準理方法,取系列濃度的標準液 5 ul 進樣分析,以絲裂霉素織樣品濃度進行線性回歸的標準曲線方程為 y=40.1699,最低濃度點的x值RSD為1.48,絲裂霉素在50 ng·mL-1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定量下限為 100 ng·mL-1。見表 3,圖 小鼠胰腺癌移植瘤瘤體組織中不同濃度絲裂霉素 HPLC 檢測的峰峰面積-1 峰面積-2 均峰面積
本文編號:2783426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5.9;R-332
【圖文】:
裸鼠胰腺癌細胞皮下成瘤方法
織樣(A)、絲裂霉素標準品(B)和絲裂霉素粒子組瘤體內的色譜線及定量下限 取未給藥組小鼠瘤體組織勻漿液 1 ml,分g·mL-1絲裂霉素溶液,配制成濃度分別為 50 ng·mL-1、mL-1、500 ng·mL-1、1000 ng·mL-1、2000 ng ·mL-1標準理方法,取系列濃度的標準液 5 ul 進樣分析,以絲裂霉素織樣品濃度進行線性回歸的標準曲線方程為 y=40.1699,最低濃度點的x值RSD為1.48,絲裂霉素在50 ng·mL-1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定量下限為 100 ng·mL-1。見表 3,圖 小鼠胰腺癌移植瘤瘤體組織中不同濃度絲裂霉素 HPLC 檢測的峰峰面積-1 峰面積-2 均峰面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祥鵬;王凱旋;金震東;李兆申;;膽胰疾病內鏡超聲介入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6年07期
2 陳燕;杜奕奇;李潔;曾彥博;田曉珍;李欽芳;李兆申;;影響胰腺癌術后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5年04期
3 陳婉琳;;絲裂霉素C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綜述[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年16期
4 席蕾;趙峰;王濤;劉炳乾;全大萍;葛堅;;MMC的PTMC-F127-PTMC溫敏型水凝膠緩釋劑對兔小梁切除術后濾過泡瘢痕化的調控作用[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4年06期
5 劉青青;金震東;;晚期胰腺癌超聲內鏡介入治療進展[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年03期
6 金震東;王東;王雷;潘鵬;宋云峰;李兆申;;內鏡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三例晚期胰腺癌的臨床分析[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2年06期
7 黃強;翟仁友;;中晚期胰腺癌的介入治療[J];當代醫(yī)學(中國介入放射學);2008年01期
8 任寧,吳志全,樊嘉,張博恒;植入式絲裂霉素控釋劑的抑瘤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3年04期
9 傅強,王宏鈉,朱珠,Charles H.Nighingale,李大魁,趙玉佩,廖泉,薛常青,楊志英;狗胰液中絲裂霉素的藥物穿透動力學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1999年09期
10 金震東;;超聲內鏡對胰腺癌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8年07期
本文編號:27834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7834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