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通過靶向MAVS和MITA蛋白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反應的機制研究
【圖文】:
圖 1. SZ-WIV01 寨卡病毒株顯著抑制 IFNβ 及 ISGs 的表達 (A) SH-SY5Y 細胞經 SZ-WIV01 病毒(1 MOI)感染 3 h 后,去除病毒接種物并洗滌后更換新鮮的 DMEM 高糖培養(yǎng)基繼續(xù)孵育,,分別于 24 h 48 h 及 72 h 后收取細胞上清 以 Vero 細胞為媒介做標準病毒噬斑實驗,檢測細胞上清液中病毒滴度值 滴度表達單位為 pfu /ml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博 士 學 位 論 文核細胞中正常表達(圖 2-1) 其中,NS2B3 病毒蛋白被檢測出含有三條大小的條帶 這是由于 NS2B3 具有蛋白酶活性,可對自身進行酶切,這也從側實了此次構建的 NS2B3 蛋白成功保留了其蛋白酶生物學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敏;能作為藥物目標的又一種SARS病毒蛋白[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4年02期
2 林志新;郭惠民;朱孔生;孫光榮;王鳴歧;;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結構多肽的分離與比較[J];上海農業(yè)學報;1987年03期
3 相洪琴;;HIV-2病毒蛋白P14[J];國外醫(yī)學情報;1988年21期
4 祝妍;;可能提供皰疹新疫苗的病毒蛋白[J];國外醫(yī)學情報;1989年09期
5 C·Scholtissek;廖國安;;二甲基亞砜對病毒復制和成熟的作用[J];中國獸藥雜志;1989年03期
6 鄭慶偉;;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揭示細胞核自噬介導的病毒蛋白降解機制[J];農藥市場信息;2019年22期
7 吳雷;一種檢測病毒蛋白誘導免疫應答能力的簡單方法[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95年01期
8 Tickhonenko TI ,徐葛林;病毒蛋白及基因工程疫苗的展望[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86年06期
9 曹宗喜;師志海;林哲敏;焦培榮;張桂紅;;PRRSV的病毒蛋白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年16期
10 展鵬;劉新泳;;病毒蛋白R在HIV-1生命周期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學;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賢勇;索勛;;表達并運送重大禽病病毒蛋白的轉基因球蟲體系——一種高效誘導保護性黏膜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大容量活載體疫苗生產體系[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楊莘;姜一峰;虞凌雪;高飛;李麗薇;劉歡;黃勤峰;周艷君;童光志;;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蛋白與天然免疫限制因子SAMHD1相互作用的分析與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年
3 楊靜;李康;夏燕平;李慶軍;伯曉晨;王升啟;;EV71病毒蛋白互作蛋白及生物學意義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2014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4年
4 韓梅芳;習東;嚴偉明;羅小平;寧琴;;HBV病毒蛋白作用下人纖維介素基因hfgl2順式作用元件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任濤;王琴;羅開健;張桂紅;廖明;;新城疫病毒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七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陳玉明;張禮洲;王念;盧珍;高立;王永強;高玉龍;高宏雷;劉長軍;崔紅玉;張艷萍;王笑梅;祁小樂;;酪蛋白激酶CK1α通過與病毒蛋白VP2互作影響IBDV復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7 馬紅玲;郭志勛;;石斑魚蛙虹彩病毒(GIV-R-SY1301株)胞外病毒關聯(lián)蛋白再鑒定與注釋[A];201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8 郝力力;劉賢勇;周曉燕;何芳;李繼東;索勛;;表達并運送重大禽病病毒蛋白的轉基因球蟲體系——一種高效誘導保護性粘膜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大容量活載體疫苗生產體系[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孫英杰;董路娜;王曉旭;張石磊;丁鏟;;新城疫病毒誘導宿主細胞應激顆粒形成機制的研究[A];第四屆全國禽病分子生物技術青年工作者會議論文集[C];2015年
10 周斌;陳溥言;;豬細小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黃愛群;美發(fā)現(xiàn)純粹病毒蛋白能改變蛋白質[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2 記者 趙亞輝;8種SARS病毒蛋白“三維圖”繪出[N];人民日報;2006年
3 聞欣;1小時就可診斷“非典”[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4 廖聯(lián)明;DAA帶來抗HCV新格局[N];醫(yī)藥經濟報;2012年
5 記者 林小春;科學家發(fā)現(xiàn)致重癥登革熱的病毒蛋白[N];健康報;2015年
6 記者劉思揚、張景勇;我研究出一小時診斷非典新方法[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文嬌;寨卡病毒通過靶向MAVS和MITA蛋白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反應的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2 賈璐;雞干擾素刺激基因IFIT5和Viperin在IBDV感染宿主細胞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3 王永強;自噬促進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釋放的作用機制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7年
4 張楠楠;病毒蛋白Vpx促進HIV病毒侵染巨噬細胞的作用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5 許運斌;狂犬病病毒磷蛋白調控狂犬病病毒復制的分子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6 郭浩然;病毒蛋白Vpx和Vpr識別宿主CRL4(DCAF1)泛素連接酶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7 詹媛;新城疫病毒通過激活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F促進病毒增殖[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8 李維娜;乙型肝炎病毒編碼蛋白對宿主炎性基因的調控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申翱;人巨細胞病毒相互作用蛋白的系統(tǒng)篩選和功能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10 馮學泉;靶向bFGF的小分子干擾RNA與HIV-1病毒蛋白R聯(lián)合治療膠質瘤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南;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組轉基因小鼠病毒蛋白表達模式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2 初驍宇;重組融合蛋白TAT-p53對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3 韓春燕;VDAC1對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復制的影響[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7年
4 高娟;熱休克蛋白與漢灘病毒蛋白形成復合物的研究及該復合物的誘導表達[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陳茂蕓;組蛋白脫乙;6抑制單純皰疹病毒Ⅰ型的入核運輸[D];暨南大學;2015年
6 劉偉;應用RNAi技術抑制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復制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7年
7 陳兵華;水稻條紋病毒與水稻蛋白質互作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8 張述升;HIV-1病毒蛋白R誘導膠質瘤細胞系G_2期阻滯和凋亡的相關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孫曉娜;針對HIV-1 vpr基因的RNA干擾作用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68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66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