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金黃色葡萄球菌SarA家族蛋白及其翻譯后修飾

發(fā)布時間:2018-06-14 19:36

  本文選題:SarA家族蛋白 + 磷酸化 ; 參考:《生物技術通報》2013年10期


【摘要】: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全基因組中發(fā)現(xiàn)了一類SarA類似的蛋白家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理和毒力主要的調控因子。MgA、SarA和SarZ等蛋白分子中半胱氨酸的磷酸化修飾或氧化還原修飾引起了蛋白質構象的變化,從而調節(jié)了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產(chǎn)生以及細菌對萬古霉素的抗性。SarA家族蛋白具有同源性,蛋白翻譯后修飾具有相似性,同時蛋白之間又相互作用。
[Abstract]:A family of SarA-like proteins was found in the entire genom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phosphorylation or redox modification of cysteine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physiological and virulence regulatory factors. Th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rulence factor production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vancomycin. Sara family proteins have homology, 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is similar, and protein interaction.
【作者單位】: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分類號】:R37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金鳳;王京蘭;錢小紅;蔡耘;;翻譯后修飾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技術策略[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琳;周俊英;;硝化應激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J];國際內(nèi)科學雜志;2009年05期

2 ;Cancer:A proteomic disease[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1年05期

3 李國慶;肖哲鋒;劉健平;李萃;李峰;陳主初;;腫瘤:一種蛋白質組病[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0年09期

4 劉小青;朱力;馮爾玲;馬姍姍;魏華;王恒j;;弗氏2a志賀菌CobB和GtrⅡ蛋白水平及毒力相關性的初步研究[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10年04期

5 姜麗麗;郝欣霞;張東澤;;有關蛋白質組學概述[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3年03期

6 李海玲;張燕;盧乃浩;徐輝碧;高中洪;;鐵過載促進小鼠肝組織發(fā)生蛋白質酪氨酸硝化[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8年06期

7 鄭學學;朱力;廖祥儒;王恒j;;細菌中常見的蛋白翻譯后修飾[J];生物技術通訊;2009年04期

8 劉小青;朱力;吳松羽;商娜;馮爾玲;魏華;王恒j;;弗氏志賀菌磷酸化蛋白的檢測[J];生物技術通訊;2010年05期

9 武陽;馬文麗;王蘭;;華溪蟹主要組織蛋白質雙向電泳技術體系的建立[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S2期

10 鄧湘雄;張曉勤;胡江;徐祥彬;郭龍彪;陳慧男;應奇才;王慧中;薛大偉;;一種適用于雙向電泳的水稻磷酸化蛋白富集方法——酚提取法結合固相金屬離子親和層析法[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2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施紹萍;基于支持向量機的蛋白質功能預測新方法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詹媛;新城疫病毒磷蛋白潛在功能性磷酸化位點定位及其功能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1年

2 郝佩佩;棉花纖維初始發(fā)育的磷酸蛋白質組學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3 曾旭;血清傳鐵蛋白和乳傳鐵蛋白裂解焦磷酸鍵的酶學功能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4 王雙雙;急慢性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機體的毒性損傷作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劉曉羽;小黑楊葉片磷酸化蛋白質組及類囊體膜蛋白復合體的鑒定與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小青;福氏2a志賀氏菌2457T的cobB,,gtrⅡ和yciD基因功能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7 張緣園;C/EBPβ蛋白的磷酸化修飾能增強其在3T3-L1前脂肪細胞成脂分化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D];復旦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敖世洲;蛋白質磷酸化與基因轉錄的調節(jié)[J];生物工程進展;1994年01期

2 李林;蛋白質可逆磷酸化作用的結構基礎[J];世界科學;1996年03期

3 唐澤耀,陳華,楊靜嫻,王曉明,林原;平滑肌肌球蛋白輕鏈激酶對肌球蛋白非Ca~(2+)依賴性磷酸化(2)[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5年06期

4 劉平湖,童坦君;磷酸化/脫磷酸化與細胞周期調控[J];生命的化學;1994年05期

5 毛偉峰,李佳,袁崇剛;多功能的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J];生命科學;2005年01期

6 朱曙東;P34~(cdc2)激酶與細胞周期[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7 王翔,宋關斌,吳澤志,王紅兵,龍勉,蔡紹皙;膜蛋白巰基的氧化還原修飾對紅細胞膜粘彈特性的影響[J];生物物理學報;1997年01期

8 張敏,崔俊鋒,尹玉姬,姚康德;磷酸化殼聚糖膜的仿生復合修飾[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5年03期

9 杜國光;蛋白激酶與蛋白磷酸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10 林原;唐澤耀;陳華;戴淑芳;楊靜嫻;王曉明;;平滑肌肌球蛋白輕鏈激酶對肌球蛋白的非鈣依賴性磷酸化[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蓉;張義兵;張奇亞;桂建芳;;牙鲆PKR的克隆及抗病毒功能分析[A];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2 戚智鋒;李俊發(fā);;核糖體S6蛋白激酶的生物學特性和功能[A];中國生理學會論文匯編2006年第三期[C];2006年

3 陳娟;周潔;馮友梅;;實時動態(tài)觀察谷氨酸誘導的NFM過度磷酸化對神經(jīng)細絲軸突運輸?shù)挠绊慬A];湖北省暨武漢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八屆第十七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袁澍;陳洋爾;袁明;田文娟;張中偉;林宏輝;;單雙子葉植物光系統(tǒng)Ⅱ蛋白周轉和磷酸化的差別[A];紀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誕辰暨全國光合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5 蘇肖英;溫強;周璇和;段小鹿;Peter J.L;Srivastava L.K.;Slavica K;Quirion R;鄭文華;;NGF誘導FoxO3a轉錄因子核轉位的作用及機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痆C];2009年

6 劉賢德;沈允鋼;;鹽對鹽藻離體類囊體膜中捕光天線色素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調節(jié)[A];第六屆全國光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魏慧敏;郭軍偉;張爽;黃博;劉映秋;杜林方;;強光照處理菠菜葉片生成交聯(lián)聚合物中D1蛋白部分發(fā)生磷酸化[A];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郭延平;劉輝;胡美君;張良誠;;植物PSⅡ反應中心D1蛋白的結構與功能[A];中國園藝學會第七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9 耿麗晶;李慶章;;Heregulin-α及其受體在小鼠乳腺中的表達與作用[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0 劉軍;劉科;;酵母蛋白激酶sch9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生理表達量和磷酸化水平[A];第九屆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張稼;人類記憶之謎是怎樣揭開的[N];大眾科技報;2001年

2 孫國根;復旦大學發(fā)現(xiàn)GRK在胚胎發(fā)育中的新功能[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3 劉霞;美成功干預細菌蛋白質制造過程[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翟波;c-Crk和C3G在3T3-L1脂肪細胞分化過程中的作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3年

2 石曉鐘;酵母Pcl7-Pho85對Ylr190w和Yjl084c的磷酸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2年

3 李曉榮;c-Abl非受體酪氨酸激酶調節(jié)C/EBPβ轉錄活性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4 邱梅紅;VEGF的神經(jīng)保護機制之一——誘導Kv1.2鉀通道蛋白的磷酸化[D];復旦大學;2003年

5 陳秀娟;睪丸特異蛋白激酶TSSK4的基因克隆及功能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6 張美;煙草鈣依賴型蛋白激酶生化及表達分析[D];武漢大學;2005年

7 邢自力;NAD~+對神經(jīng)元氧糖剝奪損傷的作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8 蔣彥可;組蛋白H3末梢賴氨酸甲基化[D];浙江大學;2008年

9 馬志海;G蛋白偶聯(lián)受體激酶的新底物Eps15的發(fā)現(xiàn)及其生物學功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5年

10 楊智洪;新型雌激素受體共調節(jié)因子CGI-27的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炯;植物類囊體膜蛋白體內(nèi)磷酸化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1年

2 曾睿;兩種神經(jīng)元死亡模型機制的探討—鉀離子丟失介導的凋亡和谷氨酸誘導的死亡[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4年

3 劉波;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誘導孤兒受體TR3磷酸化的分子機理[D];廈門大學;2008年

4 陳楠;氯化高鐵血紅素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磷酸化Erk1/2的誘導作用及其相關機制[D];浙江大學;2006年

5 李迎春;肌動蛋白磷酸化及其作用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唐棣;家兔延髓孤束核神經(jīng)元NMDA受體和非NMDA受體在急性缺氧中的作用[D];山東大學;2005年

7 陳明諒;Pin1分別與Axin和Daxx相互作用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8 楊利平;CK2磷酸化TNFAIP1并影響其生物功能[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元忠;ERK在Ce~(4+)誘導紅豆杉細胞次生代謝過程中的信號轉導作用[D];天津大學;2006年

10 張明華;家兔腹側腦橋A5區(qū)在低氧后呼吸頻率下降中的作用[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187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0187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6a2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