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配穴電針對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室重構的影響研究
本文選題:標本配穴 切入點:電針 出處:《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心肌缺血屬于心血管疾病中威脅當代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因素,現(xiàn)呈年輕化方向發(fā)展,死亡率呈上升趨勢。針刺防治心肌缺血,一直為當代學者研究熱點,但其防治疾病的作用機制仍不明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針灸在心肌缺血臨床的應用及推廣。相關研究表明,在心肌缺血的過程中心室會發(fā)生重構,其中包括血管重構和電重構兩個方面。在本課題中,選用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為模型作為研究對象,在中醫(yī)治未病理論的指導下,根據(jù)標本配穴法進行腧穴配伍,以心室重構為切入點,運用蛋白質(zhì)印跡(Western blot)及免疫組化等技術,觀察標本配穴電針對血管重構及電重構的影響,探討“標本配穴”電針防治慢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機制,為針刺防治慢性心肌缺血提供科學實驗依據(jù)。方法1.選取SPF級Wistar大鼠雄性60只,隨機分為4組:正常組(Control)、模型組(CMI)、內(nèi)關治療組(CMI+PC6)、標本配穴治療組(CMI+EA),每組15只。CMI、CMI+PC6、CMI+EA組均采用連續(xù)14天腹部皮下注射ISO(0.004ml/g)。Control組給予連續(xù)14天等量0.9%生理鹽水腹部皮下注射。于第一天、第22天采用BL-42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檢測,觀察ST段電壓振幅變化,以CMI組大鼠心電圖中ST段抬高≥0.1mv或者下移≥0.05mv作為造模成功的標志。2.Control組、CMI組大鼠只抓取固定,不針刺治療。CMI+PC6組大鼠針刺雙側“內(nèi)關”,CMI+PC6組在內(nèi)關穴右旁開0.5cm處另皮下淺刺一針作輔助電極,與內(nèi)關穴組成一對電極,CMI+EA組大鼠針刺雙側“內(nèi)關”、雙側“足三里”及“關元”,CMI+EA組同側穴位組成一對電極,在關元穴右旁開0.5cm處另皮下淺刺一針作輔助電極,與關元穴組成一對電極,連接HANS-200電針治療儀,連續(xù)波,頻率2Hz,強度1mA,以大鼠肢體有震顫感為適宜強度,通電10min。每日治療1次,共21天。3.第22天,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仰臥固定于鼠板上,心前區(qū)剃毛,應用agilentsonos5500型彩色超聲心動圖診斷儀,10s探頭,頻率為8mhz,對大鼠的心臟大小及功能進行檢測。檢測指標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并計算出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4.觀察造模期及治療期大鼠死亡情況,計算大鼠死亡率。并第22天心臟取材,用蛋白質(zhì)印跡法檢測蛋白vegf、hif-1α、cx43表達,免疫組化檢測心肌缺血組織中cx43的分布,he染色檢測心肌缺血面積。取血用于elisa檢測血清mod含量、sod活力及vegf含量,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1.(1)與control組比較,cmi組大鼠死亡率升高,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2)造模后,cmi大鼠st段電壓明顯高于control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cmi+pc6組大鼠st段電壓低于cmi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mi+ea組大鼠st段電壓低于cmi,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3)cmi組大鼠的lvedd、lvesd均高于control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lvef低于control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cmi+pc6、cmi+ea組大鼠的lvedd值、lvesd值均低于cmi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lvef值均高于cmi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cmi+ea組中l(wèi)vedd值低于cmi+pc6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cmi+ea組中l(wèi)vesd值低于cmi+pc6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lvef值高于cmi+pc6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4)cmi大鼠mda含量高于正常組(p0.05),總sod活力低于正常組(p0.05);cmi+pc6、cmi+ea組大鼠與cmi大鼠比較mda、總sod活力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mi+ea大鼠與cmi+pc6比較總sod活力含量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1)與control組比較,cmi組大鼠血清中vegf的含量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cmi組比較,cmi+pc6組大鼠的血清中vegf含量升高,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mi+ea組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明顯高于cmi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cmi+ea與cmi+pc6組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cmi組大鼠的is/lv、aar/lv比值均高于control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cmi+pc6、cmi+ea組大鼠的is/lv、aar/lv比值均低于cmi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cmi+ea組大鼠is/lv、aar/lv比值低于cmi+pc6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應用he染色,cmi組心肌嚴重受損,心肌細胞肥大,肌漿凝聚,呈強嗜酸性染色(深紅),肌纖維排列紊亂,甚至出現(xiàn)扭曲,間隙增寬,心肌纖維化,細胞核破裂、溶解,分布混亂;cmi+pc6組心肌缺血情況明顯改善,心肌細胞較為整齊,局部纖維化減少,細胞核溶解減少;cmi+ea組較cmi組明顯改善。(3)與control組比較,cmi組vegf、hif-1α蛋白灰度值比值上調(diào),有非常顯著學差異(p0.01);cmi+ea組的vegf、hif-1α蛋白灰度值比值高于cmi組,有非常顯著學差異(p0.01);cmi+pc6組hif-1α蛋白灰度值比值與cmi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cmi+pc6組與cmi+ea組比較vegf蛋白灰度值比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比較hif-1α蛋白灰度值比值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1)與control組比較,cmi組cx43蛋白水平表達降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mi+ea組與cmi組比較cx43蛋白水平表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cmi+ea組比較,cmi+pc6組cx43蛋白表達低于cmi+ea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control組大鼠心肌cx43呈線性規(guī)律分布于心肌細胞閏盤處端端連接處,少量位于細胞膜側面,呈“階梯狀”;cmi大鼠心肌cx43深棕色顆粒分布明顯散亂、稀疏,端端連接處明顯減少,分布側邊化;cmi+pc6較cmi組大鼠心肌端端之間連接增多,也有部分分布側側連接處;cmi+ea組大鼠cx43深棕色顆粒多于cmi+pc6組,分布與cmi+pc6組相似。與control組比較,cmi組大鼠心肌cx43的平均光密度值明顯降低(p0.05);與cmi組大鼠比較,cmi+pc6、cmi+ea組Cx43平均光密度值均明顯升高(P0.05)。結論1.對ST段電壓及氧化應激的影響:電針能夠通過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ST段電壓,心功能LVEDD、LVESD值,提高LVEF值,改善心臟功能;也能夠通過調(diào)節(jié)MDA含量,提高SOD活力,減少脂質(zhì)過氧化物的堆積,起到抗自由基損傷的作用,且標本配穴電針比電針單穴內(nèi)關具有更好的效應。2.對血管重構的影響:電針能夠通過刺激VEGF、HIF-1α分泌,上調(diào)其表達,促進新血管的再生,促進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緩解缺血損傷,促進心肌保護作用,且標本配穴電針較電針單穴內(nèi)關有更好的效應。3.對電生理重構的影響:電針能夠通過上調(diào)Cx43蛋白表達水平,改善Cx43的分布,從而促進縫隙連接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電生理傳導,改善心室重構,有效防治心肌缺血,且標本配穴電針較電針單穴內(nèi)關有更好的效應。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45;R-3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珩;肖寧;邵明璐;李洋;譚奇紋;;針刺內(nèi)關預處理干預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實驗效應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6年12期
2 郭玉東;李麗;左澤平;王志斌;胡宇馳;曹春然;王碧松;高陽;;復方丹參片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護作用[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6年06期
3 韓數(shù);郭穎;衛(wèi)彥;孫遠征;;基于偏頭痛不同時期的針刺治療及預處理效應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6年09期
4 王華;望廬山;梁鳳霞;劉建民;李佳;盧繼東;付伊萌;陳茜;吳松;;基于PI3K/AKT信號通路探討標本配穴電針對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6年09期
5 盧繼東;吳松;劉建民;楊書俠;望廬山;周煥嬌;王華;;電針對心肌缺血大鼠細胞凋亡指數(shù)及miRNAs表達影響的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6年07期
6 謝俊;王華;吳松;梁鳳霞;陳澤斌;郝青;陳茜;;標本配穴對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沉默信息調(diào)節(jié)因子1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6年07期
7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李惠君;顧東風;楊躍進;鄭哲;蔣立新;胡盛壽;;《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5》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6年06期
8 王華;望廬山;梁鳳霞;劉建民;李佳;盧繼東;付伊萌;陳茜;郝青;吳松;;電針治療對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心電圖、心肌病理形態(tài)及PI3K/Akt信號通路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6年04期
9 王華;盧繼東;吳松;楊書俠;望廬山;周煥嬌;付伊萌;劉建民;;電針不同腧穴對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細胞凋亡及心肌細胞miRNAs表達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6年03期
10 Wang Songzi;Ren Lu;Jia Lianqun;Gu Zhongyue;Fan Xu;Chen Wenna;Hou Ping;Liang Fanrong;Rong Peijing;Ma Tieming;Liu Xulai;Chen Yiguo;;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Neiguan (PC 6) on cardiac function using echocardiography in myocardial ischemia rats induced by isoproterenol[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5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鄭德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心室重構及芒果苷對其作用和機制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2 胡紅耀;Ghrelin系統(tǒng)在心肌梗死后心臟重構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周敏;電針手厥陰心包經(jīng)穴對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組織中VEGF、HIF-1α表達的影響[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劉笑菲;穩(wěn)心顆粒通過增強Cx43表達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何蘇云;針刺促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管新生的H3K9乙酰化調(diào)控機制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4 王廣強;步長穩(wěn)心顆粒通過調(diào)節(jié)Cx43穩(wěn)定性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王馨;益氣活血方對大鼠心肌缺血及閏盤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李曉宇;低氧誘導因子-1α在后處理保護高膽固醇血癥大鼠缺血心肌中的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吳婧;針刺足三里對腦出血大鼠腦內(nèi)缺氧誘導因子-1α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8 秦聯(lián)萍;細胞內(nèi)鈣—縫隙連接因子在針刺預治療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8年
9 王云;縫隙連接通訊在電針效應及其循經(jīng)傳遞中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251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72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