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MS的大腦信息存儲過程關聯腦區(qū)的EEG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rTMS的大腦信息存儲過程關聯腦區(qū)的EEG研究 出處:《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工作記憶 信息保持 EEG信號 rTMS 記憶負荷
【摘要】: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WM)是大腦在執(zhí)行認知任務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暫時貯存和加工的資源有限記憶系統,可以分為信息編碼、信息保持、決策判斷等幾個功能。其中,大腦信息的保持完全是大腦內活動,不涉及外部信息輸入。研究記憶保持階段的腦部活動,可以揭示信息傳遞所涉及的腦區(qū)以及腦區(qū)間協同作用的情況。本研究使用重復性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干預關鍵腦區(qū)的方法,結合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采集受試者腦電信號,通過提取相關頻段腦電信號的能量和相位等特征量,研究大腦信息保持階段的所涉及的腦區(qū)活動以及腦區(qū)間的連接情況;比較左右腦區(qū)的腦活動,重點關注任務腦側頂葉皮質活動情況;探討rTMS刺激在“信息保持”階段對腦側頂葉的作用。本研究中,首先為了確定與“信息保持”有關的腦區(qū),采用了不同記憶負荷的實驗范式,在確定與“信息保持”有關的腦區(qū)后,再次使用不同記憶負荷的實驗范式,在“信息保持”階段對每個受試者的相關腦區(qū)實施rTMS刺激,研究rTMS對于大腦“信息保持”的腦活動影響。行為學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在無rTMS作用時,隨著記憶負荷的增加,準確率有所下降,同時反應時間也明顯增加。在有rTMS和作用時,反應時間比偽rTMS下明顯縮短。腦電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隨著記憶負荷的增加,θ波段功率譜能量增加的區(qū)域主要前額葉和頂葉腦區(qū),α波段功率譜能量下降主要在左側頂葉區(qū)域;并且隨著記憶負荷的增加,θ波段事件相關同步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從左側前額葉和頂葉向右側擴展,α波段則出現事件相關去同步化越來越明顯現象,去同步化范圍同樣從左側前額葉和頂葉向右側擴展;隨著記憶負荷的增加,兩個波段的信號在前額葉和頂葉之間的相位同步性有所增強。在真實rTMS刺激下,頂葉皮質腦區(qū)變化更加明顯;兩個波段的信號均反映左側頂葉與左側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性增強,同時左右側頂葉之間的連接性也出現增強;前額葉和頂葉的節(jié)點度、網絡的平均集群系數以及中介中心性分析結果也表明了rTMS作用下左側頂葉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效果增強。結論:1.左側前額葉和頂葉是參與工作記憶“信息保持”階段的關鍵腦區(qū),rTMS在大腦“信息保持”階段作用于頂葉皮質使腦活動更加¨活躍;2.隨著記憶負荷的增加,右側腦區(qū)逐漸參與到“信息保持”腦活動中,提示可能存在一種右側腦區(qū)對于左側腦區(qū)的補償機制,隨著記憶負荷的增加,這種補償機制越來越明顯;3.隨著記憶負荷的增加,左側前額葉和頂葉兩個腦區(qū)之間的聯系也在增強,頂葉與前額葉在rTMS作用下連接性更加明顯,并且頂葉更多起到了信息發(fā)送的作用,提示可能是rTMS的作用激活頂葉皮質,并通過頂葉皮質的信息傳遞間接激活前額葉皮質,對工作記憶“信息保持”效率起到積極的作用。
[Abstract]:Working memory memory (WM) is a limited memory system in which the brain temporarily stores and processes in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cognitive tasks. WM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information coding. Information retention, decision judg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Among them, brain information retention is entirely internal brain activity, does not involve external information input. The study of memory retention stage of brain activity. This study use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to reveal the areas of the brain involved i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regions of the brain.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he method of RTM intervention in key brain area and 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GG)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EEG of the subjects. By extracting the energy and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EEG signals in the related frequency b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brain regions 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regions of the brain are studied in the stage of maintaining the brain information. To compare the brain activity in the left and right brain regions and focus on the activity of the lateral parietal cortex of the task.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TMS stimulation on the lateral parietal lobe during the "information retention" stage,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brain region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retention", different memory load paradigm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fter identifying the brain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information retention", the experimental paradigm of different memory loads was used again, and rTMS stimul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relevant brain regions of each subject during the "information retention" phase. Behavioral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ccuracy of rTM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emory load in the absence of rTM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ction tim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rTMS was used, the reac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under pseudo rTMS. The results of EEG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memory load. Theta band power spectrum energy increased in the prefrontal and parietal lobe regions, 偽 band power spectrum energy decreased mainly in the left parietal lobe region.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memory load, the phenomenon of 胃 band event correlation synchroniz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extending from left prefrontal lobe and parietal lobe to the right, and 偽 band event correlation desynchroniz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range of desynchronization also extends from the left prefrontal and parietal lobes to the right. With the increase of memory load, the phase synchronism between prefrontal lobe and parietal lobe was enhanced. The change of cerebral cortex in parietal lobe was more obvious under real rTMS stimulation. In both bands,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left parietal lobe and the left prefrontal lobe was enhanced, and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parietal lobes was enhanced. The nodal degree of the prefrontal and parietal lobes. The average cluster coefficient of the network and the results of intermediary centrality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ft parietal lobe and the prefrontal lobe was enhanced by rTMS. Conclusion: 1. The left prefrontal lobe and parietal lobe are involved in working memory. Key areas of the brain during the information retention phase. RTMS acts on the parietal cortex during the "information retention" phase of the brain to make brain activity more active. 2. With the increase of memory load, the right brain area gradually participates in the "information retention" brain activity, suggesting that there may be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the left brain region in the right brain area,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emory load. This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3. With the increase of memory loa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t prefrontal lobe and parietal lobe was enhanced,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arietal lobe and prefrontal lobe was more obvious under the action of rTMS. And the parietal lobe played a more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role of rTMS may activate the parietal cortex, and indirectly activate the prefrontal cortex through the parietal cortex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fficiency of working memory.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33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昌,李德明;工作記憶在心算加工年老化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0年01期
2 郭翠萍;朱幼玲;席春華;汪凱;;空間工作記憶的神經基礎[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8年05期
3 ;昆蟲也具有“空間工作記憶”功能[J];昆蟲知識;2008年05期
4 ;昆蟲也具有“空間工作記憶”功能[J];生物學通報;2008年08期
5 畢秀芹;;工作記憶與閱讀的關系研究[J];科技資訊;2011年26期
6 劉榮;郭春彥;姜揚;;兒童工作記憶的事件相關電位[J];科學通報;2006年10期
7 王貴振;李建民;;背側前額葉在工作記憶中的功能[J];河北醫(yī)藥;2007年01期
8 尹華站;李丹;李祚山;;從語音工作記憶視角解析特殊言語損傷[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9 佐X;徐展;;基于工作記憶內容的注意導向的影響因素[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10 張豹;黃賽;;刺激屬性在基于工作記憶表征的視覺注意中的作用[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海波;白學軍;;視覺工作記憶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響的發(fā)展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羅良;沃建中;林崇德;;客體與空間工作記憶的分離:來自頭皮慢電位的證據[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董立達;姚茹;;工作記憶與閱讀理解[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白學軍;周源源;沈德立;;預期推理時間進程中工作記憶作用的研究[A];第一屆全國腦與認知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段小菊;施建農;;工作記憶發(fā)展的兩種理論解釋[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吳文春;金志成;;言語工作記憶與視覺工作記憶關系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金云波;許遠理;;工作記憶訓練研究述評[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陳彩琦;榮亞朝;;工作記憶內容引起的注意聚焦和注意抑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李京;;口譯中的工作記憶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3年年會暨海峽兩岸翻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沈模衛(wèi);李杰;高在峰;;客體復雜度影響工作記憶可存儲的客體數目[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大腦工作記憶作用機制被發(fā)現[N];光明日報;2014年
2 周仁來 趙鑫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應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智力可以通過訓練提高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記者 劉莉;活動記憶讓孩子更聰明[N];科技日報;2011年
4 記者段佳;活動記憶讓孩子變得更聰明[N];大眾科技報;2011年
5 ;“腦宇宙”能迸發(fā)出怎樣的智慧能量?[N];文匯報;2014年
6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李德明 李貴蕓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劉昌;高級知識分子老來“聰明依舊”[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李嬋;語言影響思維找到新證據[N];北京科技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宋育欣;誰動了青少年的睡眠[N];吉林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紅芹;心智游移在不同任務中的發(fā)生特點及影響因素[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司家瑞;LFPs-Spikes互信息與互相干編碼大鼠工作記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易虎;工作記憶LFP網絡和spike網絡協同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李松;基于rTMS的大腦信息存儲過程關聯腦區(qū)的EEG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6年
5 潘毅;基于工作記憶內容的視覺注意捕獲及其自動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高在峰;客體表征在視覺工作記憶中的構建[D];浙江大學;2009年
7 王立平;觸覺工作記憶的大腦皮層神經電活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廣平;視覺工作記憶中圖形特征的存儲與捆綁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楊海波;視覺工作記憶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響的發(fā)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麗娜;工作記憶提取過程中有意抑制與無意抑制比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秋玲;視覺工作記憶對言語工作記憶的影響[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2 包健;本科生和專科生工作記憶加工與存儲的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魯露露;工作記憶負荷對兩種類別學習的影響[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海俠;小學生工作記憶的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姚穎蕾;小學生工作記憶的發(fā)展及其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方偉軍;工作記憶提取中的激活與抑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陳晶晶;不同刺激誘發(fā)的情緒對工作記憶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佐X;基于視覺工作記憶內容的注意導向的認知機制[D];西南大學;2012年
9 王晨;表征風格及數學學習困難對個體視工作記憶資源分配特征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李然;視覺工作記憶負荷類型對注意選擇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94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39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