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O157出血性大腸桿菌監(jiān)測研究
本文關鍵詞:西安市O157出血性大腸桿菌監(jiān)測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O大腸桿菌 監(jiān)測 毒力基因 腹瀉 宿主動物
【摘要】:目的為了解西安市O157大腸桿菌在腹瀉病人中的感染、家禽家畜帶菌以及食品污染情況,分析對人群可能造成的威脅。方法在某市選擇7家監(jiān)測醫(yī)院、6個區(qū)縣和多個集貿市場,采集腹瀉病人、動物糞便和食品標本,進行O157大腸桿菌監(jiān)測,應用PCR技術對分離菌株進行毒力基因檢測分析。結果 O157大腸桿菌在腹瀉病人糞便中分離出1株,陽性檢出率為0.16%;從動物糞便中分離出8株,陽性檢出率0.80%,其中奶牛帶菌率最高,達4.29%;食品標本中未分離出陽性菌。全部檢出菌均含有O157外膜蛋白O157rfbe基因,陽性率100%。1株陽性菌4種毒力基因均為陰性,一株攜帶stx2毒力基因,其余7株均攜帶有stx2、eaeA、hlyA毒力基因。結論西安市腹瀉病人及宿主動物中存在O157大腸桿菌感染,有造成O157流行或局部暴發(fā)流行的潛在威脅,應進一步加強O157監(jiān)測工作。
【作者單位】: 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基金】:西安市科技局計劃項目[SF1027(3)]
【分類號】:R378.21
【正文快照】: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O157:H7(以下簡稱O157)是新發(fā)現(xiàn)的病原微生物中的一種,能引起人類的出血性腸炎、溶血性尿毒綜合癥和出血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致病性非常強,死亡率高,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已引起全世界廣泛的重視。自1982年美國首次發(fā)現(xiàn)因該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洪濤;夏志平;李丹;薛慧亮;劉軍;連海;;一株致仔豬腹瀉大腸桿菌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0年03期
2 楊瑞軍;尹志英;陸群英;余樟有;金莞爾;陸獻耀;;2007年衢州市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O157:H7監(jiān)測報告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9年02期
3 郭喜玲!210009南京,史智揚!210009南京,顧玲!210009南京,莊菱!210009南京,潘浩!210009南京;應用多重引物PCR技術檢測O157∶H7毒力基因[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0年06期
4 楊小蓉;徐耀方;馮澤惠;趙晉;何樹森;;2006年四川省部分地區(qū)霍亂弧菌毒力基因檢測和脈沖場凝膠電泳分型分析[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7年06期
5 王紅;黃彥;唐振柱;李秀桂;孫貴娟;呂素玲;黃立嶸;程國強;;攜帶雙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tdh、trh基因分子特征研究[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0年05期
6 黃麗君;唐麗華;王虹玲;;舟山市不同來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監(jiān)測及RAPD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1年01期
7 楊瑞軍;尹志英;陸群英;余樟有;金莞爾;陸獻耀;;衢州市帶毒力因子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O157:H7的檢測[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8年09期
8 郭惠;楊晉川;張雷;陳勇;劉金芳;許靜靜;丁韌;王璐梅;;徐州地區(qū)小腸結腸耶爾森菌的分布特征[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8年10期
9 曲梅;劉桂榮;張新;劉元;嚴寒秋;吳曉娜;李錫太;黃芳;王全意;黎新宇;;北京市2004年-2010年志賀菌菌型分布及毒力基因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1年08期
10 楊晉川;劉金芳;許靜靜;郭惠;丁韌;周艷秋;景懷琦;王鑫;崔志剛;;32株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病原學特征[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7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鵬;劉軍;何永聚;馮書章;;豬鏈球菌2型新毒力基因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中國微生物學會獸醫(yī)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三屆中國獸藥大會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方艷紅;孫裴;魏建忠;王桂軍;李郁;;沙門菌毒力基因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食品衛(wèi)生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小燕;卓超;馮景宇;;低濃度乙醇誘導銅綠假單胞菌毒力基因的表達量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陳國忠;安敏飛;周成杰;汪一萍;魯勇;應建飛;俞燕紅;賀明陽;;多耐藥大腸埃希菌毒力基因研究[A];首屆西湖重癥醫(yī)學論壇暨2011年浙江省重癥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王芳;巢國祥;黃金林;焦新安;;副溶血性弧菌系統(tǒng)性毒力基因及七個毒力島的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食品衛(wèi)生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吳永福;姜中其;;某規(guī);i場仔豬斷奶腹瀉大腸桿菌毒力基因與耐藥性的檢測及其關系的研究[A];浙江省生理科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白帆;陳健舜;程昌勇;陳巧妙;方維煥;;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主要毒力基因表達水平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食品衛(wèi)生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向陽;;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致病機理的研究進展[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病毒學、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彭宜;張偉;薛峰;汪文斌;李彥芳;孟春;張文俊;劉秀梵;;2006-2008年華東地區(qū)家禽中不同HA亞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學監(jiān)測[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暨第六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鐘海燕;覃春紅;陳雅莉;戈銳;舒剛;;雞沙門氏菌耐藥性監(jiān)測[A];中國家禽科學研究進展——第十四次全國家禽科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幾g ;日本培育監(jiān)測污染花卉[N];中國花卉報;2003年
2 李蓉邋周自生 楊艷芳;警惕外來有害生物入侵[N];天水日報;2007年
3 陳宏偉;白淍豚真和我們永別了嗎[N];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
4 王有國;出血熱病毒自述[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5 袁文芝;北京監(jiān)控外來物種入侵出重典[N];科技日報;2006年
6 龍軍;冰雪災害使洞庭個別鳥種類絕跡[N];光明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羅中云;藏羚羊,,別為青藏鐵路恐懼[N];北京科技報;2008年
8 記者 劉霞;科學家發(fā)現(xiàn)微孢子蟲為有性繁殖[N];科技日報;2008年
9 記者 粘新;農業(yè)部轉基因監(jiān)測試中心(武漢)通過認證[N];中國食品報;2008年
10 記者 夏斐 雷柯 通訊員 李江月;科考隊已發(fā)現(xiàn)70多頭江豚[N];光明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牛超;未知細菌病原體毒力、重組篩查體系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2 戴建君;禽致病性大腸桿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的鑒定及分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何培彥;傷寒沙門菌質粒pR_(ST98)和毒力基因spv對巨噬細胞自噬和凋亡的影響及分子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4 陽愛國;偽狂犬病病毒主要毒力基因功能的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段麗麗;模擬體內應激因素對胸膜肺炎放線桿菌重要毒力基因表達影響的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9年
6 薛利軍;結核分枝桿菌毒力基因mce1a侵襲性機制研究及微生物16S rDNAs快速分類鑒定[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7 唐彩華;甲型肝炎病毒在人源二倍體細胞的分子進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張美玲;兩種腸道疾病中腸道菌群結構變化的分子生態(tài)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9 于學輝;鴨致病性E.coli外膜蛋白及相關毒力基因和新血清型發(fā)現(xiàn)及病原特性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8年
10 朱晶;產腸毒素大腸桿菌、腸上皮細胞和乳酸菌相互關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萬民;商丘市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監(jiān)測和基因特征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2 高清清;禽病原性大腸桿菌E516株與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U56株毒力基因相關性與體內外表達差異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3 唐志君;腸道致病大腸桿菌致腸道外感染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藍鍇;licD2基因對肺炎鏈球菌毒力影響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王增國;我國部分地區(qū)攜帶ystB基因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江蘇大學;2008年
6 修福曉;豬鏈球菌9型國內分離株的毒力特性分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7 柳洪潔;雞消化道正常菌群生態(tài)平衡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谷超;致腎盂腎炎大腸桿菌體外細胞粘附的初步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鄧彥宏;東北地區(qū)雞源性大腸桿菌血清學分型、耐藥性檢測和主要毒力因子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劉華;多重PCR檢測禽致病性大腸桿菌毒力基因方法的建立及應用[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008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20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