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征37例單中心回顧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EB病毒感染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征37例單中心回顧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EB病毒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征(EBV-HPS)的臨床特點、治療以及預后危險因素。方法:對我院37例EBV-HPS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指標、治療方案及臨床轉(zhuǎn)歸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發(fā)熱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中乳酸脫氫酶(LDH)、鐵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最敏感。與未成年患者相比,成年患者發(fā)病時血小板往往更低,低鈉低鉀血癥發(fā)生率也較高,肝臟腫大相對少見。37例患者中完全緩解11例,部分緩解4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41%(另外有4例僅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化療患者有效率為64.7%,明顯高于未化療患者。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34個月,1個月生存率為45%,6個月生存率為31%,12個月生存率為25%。治療后疾病控制情況及是否應用化療藥物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在進一步治療的33例患者中,化療患者1年總生存率達41.2%,激素及丙種球蛋白患者1年總生存率為10.3%(P=0.03)。白蛋白是影響預后的另一個重要指標,發(fā)病時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EBV拷貝數(shù)及患者年齡均可能影響預后,而LDH及鐵蛋白與預后并無明顯相關性。結論:LDH、鐵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是診斷EBV-HPS最敏感的指標,未成年患者及成年患者可能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臨床表現(xiàn)。EBV-HPS預后不佳,一旦確診需要盡快應用以VP16為主的化療方案。治療方案是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LDH及鐵蛋白與預后并無明顯相關性。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血液科;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中醫(yī)科;
【關鍵詞】: 噬血細胞綜合征 治療 依托泊苷 預后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No:81100354)
【分類號】:R55;R511
【正文快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曾祥宗;魏娜;王旖旎;王晶石;張嘉;吳林;黃文秋;高卓;裴瑞君;陳建行;金志麗;王昭;;61例EBV相關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5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國輝;范玉貞;陳任安;秦煒煒;及月茹;陳怡;亓暉;尹鄲丹;劉利;;EB病毒感染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征37例單中心回顧性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6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碩;王晶石;王旖旎;張嘉;湯然;王昭;;147例噬血細胞綜合征病因及預后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寶璽,趙雪,呂彥雙,郭穩(wěn)捷;噬血細胞綜合征二例[J];中國小兒血液;2000年04期
2 吳梓梁;噬血細胞綜合征[J];中國小兒血液;2000年05期
3 吳梓梁;小兒噬血細胞綜合征[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年04期
4 章潔,朱會英,李頌文;小兒播散性馬爾尼菲青霉病誘發(fā)噬血細胞綜合征1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年10期
5 薛嘉泓 ,何舒杰;噬血細胞綜合征1例[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1年06期
6 石建莉,顧婷婷,周臻會;噬血細胞綜合征1例[J];山東醫(yī)藥;2003年10期
7 李強;噬血細胞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年01期
8 王友軍;噬血細胞綜合征4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年03期
9 李亞彬;小兒噬血細胞綜合征2例報告[J];新醫(yī)學;2003年01期
10 王昕昕;小兒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附9例報告)[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旖旎;王昭;王晶石;田莉萍;陳皙;;糖化鐵蛋白在診斷獲得性噬血細胞綜合征中意義的探討[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2 王昭;王旖旎;吳林;岑溪南;李渤濤;寧豐;段學章;李娟;;多中心72例噬血細胞綜合征診療分析[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3 程艷麗;郝國平;王曉歡;常虹;王麗;;28例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特征及死亡相關因素分析[A];第十一屆山西省血液病學術年會暨國家級及山西省繼續(xù)醫(yī)學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4 羅春芳;徐曉軍;湯永民;沈紅強;錢柏芹;;小兒噬血細胞綜合征血清Th1/Th2細胞因子檢測的臨床意義[A];2007年浙江省兒科學、小兒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曹兆華;;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病案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16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王晶石;王昭;楊凌志;吳林;;獲得性噬血細胞綜合征合并肝功能損害的臨床分析[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7 張愛珍;梁應蕊;呂軍;代麗;;感染性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羅春芳;徐曉軍;湯永民;沈紅強;錢柏芹;;小兒噬血細胞綜合征血清Th1/Th2細胞因子檢測的臨床意義[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湯永民;;噬血細胞綜合征發(fā)病機制及其診療研究進展[A];浙江省免疫學會第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羅春芳;徐曉軍;湯永民;沈紅強;錢柏芹;;小兒噬血細胞綜合征血清Th1/Th2細胞因子檢測的臨床意義[A];浙江省免疫學會第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步偉;環(huán)境污染引發(fā)噬血細胞綜合征增多[N];江蘇科技報;2009年
2 通訊員 馮瑤 記者 楊麗佳;一噬血細胞綜合征患者獲救[N];健康報;2010年
3 湘雅醫(yī)院 李湘民;長期發(fā)熱應警惕噬血細胞綜合征[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俊平;62例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陶品武;血液灌流治療小兒噬血細胞綜合征的療效分析[D];浙江大學;2015年
3 盧禮蘭;成人噬血細胞綜合征86例臨床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王文英;兒童噬血細胞綜合征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D];蘭州大學;2012年
5 夏琦;繼發(fā)性噬血細胞綜合征12例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6 胡科躍;外周T細胞淋巴瘤患者繼發(fā)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D];浙江大學;2013年
7 許英君;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細胞綜合征個案報道及文獻綜述[D];鄭州大學;2013年
8 張家奎;小劑量IL-2對獲得性噬血細胞綜合征的治療[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李新葉;PBEF與兒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臨床相關性[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雷玉嬌;兒童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臨床及病因?qū)W研究[D];廣州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850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68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