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核病診療現狀及展望
本文選題:結核病 + 結核分枝桿菌; 參考:《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5年08期
【摘要】:中國是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結核病疫情較重。中國用于潛伏性結核感染診斷工具是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PPD)試驗以及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其中IGRA較PPD試驗具有一定優(yōu)勢。中國結核病診斷技術包括細菌學、分子生物學、病理學、影像學以及血清學等,其中分子生物學技術是近年來出現的新的診斷技術。中國初復治肺結核患者多采用標準化治療方案,耐藥結核病治療方案應遵循國際原則。未來結核病診斷治療應不斷采用新技術,并加強國際合作。
[Abstract]:China is a high-burden country with high TB burden. The diagnostic tools for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China are the pure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 (PPD) test and interferon- 緯 release test (IGRA), in which IGRA has some advantages over PPD test. The diagnostic techniques of tuberculosis in China include bacter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pathology, imaging and serology, among which molecular biology is a new diagnostic technique in recent years. The treatment of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should follow international principles. The fut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should continue to adopt new technologies an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yī)院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
【分類號】:R5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亮;;從臨床醫(yī)生的角度看結核病診斷技術[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4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車南穎;曲楊;張莉;張晨;張海青;;免疫組織化學及PCR技術在淋巴結結核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價值[A];科學研究與結核病防治高峰論壇論文匯編[C];2014年
2 張海青;車南穎;;我國結核病病理學診斷和研究的現狀與展望[A];《中國防癆雜志》創(chuàng)刊80周年紀念暨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曾俊萍;納米金標記銀染增強法快速檢測痰標本中結核分枝桿菌[D];中南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江;;治療潛伏性結核的新指南[J];國外醫(yī)學情報;2003年03期
2 習昕;江山平;;潛伏性結核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6年03期
3 Ijaz K;Jereb JA;Lambert LA;徐俊芳;;利福平聯合吡嗪酰胺治療潛伏性結核感染會引發(fā)危及生命的嚴重肝損[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7年01期
4 王森;張文宏;;潛伏性結核感染的診治進展[J];微生物與感染;2008年04期
5 ;醫(yī)學信息[J];臨床薈萃;2005年04期
6 孫照平;劉輝;李靜;陶立峰;桂向東;;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預防性治療潛伏性結核感染的細胞免疫機制[J];臨床肺科雜志;2009年02期
7 陳群飛;王莉;李幼平;楊曉妍;李丹;王榃涵;侯清濤;雷鈞浩;;γ-干擾素釋放試驗篩查潛伏性結核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1年07期
8 孫照平;劉輝;劉榮;;母牛分枝桿菌預防性治療潛伏性結核感染的效果評價[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3年15期
9 S.Jones;D.de Gijsel;F.R.Wallach;A.C.Gurtman;H.Sacks;夏輝;;應用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法檢測HIV感染病人的潛伏性結核菌感染[J];國際結核病與肺部疾病雜志(中文版);2008年02期
10 李月翠;李成行;童姣姣;;D-二聚體及C-反應蛋白與不同肺部疾病的關系[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龍泉鑫;謝建平;;潛伏性結核菌的新認識及其對藥物開發(fā)的啟示[A];重慶微生物學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張麗帆;劉曉清;張\,
本文編號:20831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08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