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5年北京市大興區(q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
本文選題: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 流行病學分析; 參考:《職業(yè)與健康》2016年24期
【摘要】:目的分析2001—2015年北京市大興區(q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的流行病學特征,為下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出依據(jù)。方法對2001—2015年現(xiàn)住址為大興區(qū)的AIDS患者進行描述流行病學分析。結果 2001—2015年北京市大興區(qū)共報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744例,自2009年以后疫情上升趨勢有所放緩。AIDS主要以青壯年為主,占73.92%;60歲以上有41例,占5.51%。家務待業(yè)、商業(yè)服務占35.22%和12.10%。性途徑傳播占93.13%;同性之間傳播成首要傳播途徑,占66.26%。結論北京市大興區(qū)AIDS疫情較為嚴重,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同性性傳播成為首要傳播途徑,疫情不斷擴散,需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n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from 2001 to 2015,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formulat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IDS patients whose current address was Daxing district from 2001 to 2015. Results from 2001 to 2015, 744 HIV infected persons and AIDS patients were reported i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Since 2009,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HIV / AIDS has slowed down mainly among young adults, accounting for 41 cases (5.51%) over the age of 73.92 years. Domest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accounted for 35.22% and 12.10% respectively. Sexual transmission accounted for 93.13%, and same-sex transmission became the primary route of transmission, accounting for 66.26%. Conclusio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AIDS in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is more serious and the trend is rising year by year. The same sex transmission is the main way of transmission, an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s spreading constantly, so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市大興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分類號】:R512.91;R18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瞳瞳;嫣然;山人;;看,,天使在微笑[J];健康;2008年06期
2 張立華,張智慧;北京市大興區(qū)1965~2000年麻疹流行特征和防治效果分析[J];預防醫(yī)學文獻信息;2002年03期
3 袁明;1998~2002年北京市大興區(qū)醫(yī)療單位消毒效果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4年04期
4 ;北京市大興區(qū)第四屆精神康復者職業(yè)大賽圓滿結束[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4年01期
5 鞏俐彤;趙冬麗;王海云;;北京市大興區(qū)2010年-2011年食品中金屬污染物狀況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2年02期
6 吳寶恒;唐耀武;;北京市大興區(qū)社區(qū)居民吸煙與慢病現(xiàn)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6年03期
7 孫洪文;秦紅;;北京市大興區(qū)青少年肥胖及超重現(xiàn)狀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年10期
8 江曉峰;戴紅;于立鵬;項娜;;北京市大興區(qū)龐各莊鎮(zhèn)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年12期
9 趙惠玲;高潔;孟柯;潘峰;;北京市大興區(qū)2006—2009年部分食品重金屬污染物的監(jiān)測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0年20期
10 姬春燕;李慧;孫洪文;;北京市大興區(qū)青少年傷害相關行為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振茹;;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發(fā)展壯大梨產業(yè)[A];全國第四屆梨科研、生產與產業(yè)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余依霖;北京市大興區(qū)表彰勞動保障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9年
2 趙振剛 韓莉;北京市大興區(qū)每年投400萬元關愛特殊困難計生家庭[N];中國人口報;2013年
3 安福剛;北京市大興區(qū)畜牧業(yè)全面發(fā)展[N];大眾科技報;2006年
4 張偉 陳文;北京市大興區(qū)旅游發(fā)展迅速[N];中國貿易報;2005年
5 記者寶東、李響;北京市大興區(qū)黨政考察團來我市考察[N];唐山勞動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段金平 本報通訊員 李永暉;千畝土地“失而復得”[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李慶國;設施農業(yè)讓北京農民本領更高[N];農民日報;2012年
8 王昭;為農民當好信息“二傳手”[N];人民日報;2003年
9 劉洋 本報記者 趙衛(wèi)民;北京市大興區(qū)“低碳經(jīng)濟”的加減法[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夏祖軍 常文桂;清明時節(jié)植樹忙[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本文編號:1935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93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