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廣東省珠海市風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本文選題:風疹病毒 切入點:基因型 出處:《中國疫苗和免疫》2017年01期
【摘要】:目的分析珠海市2015-2016年風疹病毒基因型別和特征,為風疹控制和消除提供分子流行病學基線數(shù)據(jù)。方法采集2015-2016年珠海市疑似風疹病例出疹后3天內的咽拭子,使用熒光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法檢測風疹病毒核酸,對陽性標本進行風疹病毒E1基因739個核苷酸片段(nt8731-nt9469)的擴增、序列測定和分析,與32株13個基因型的WHO參考株、中國其他省份流行的2B基因型分別構建基因親緣性關系樹。結果2015-2016年共收集疑似風疹病例的42份咽拭子標本,其中23份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經(jīng)進一步擴增,18份標本獲得了靶基因序列。基因親緣性關系分析顯示,18份標本均為2B基因型風疹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別為98.2%-100%和99.1%-100%,并可分成兩個進化分支,不同的進化分支包含了其他省份2B基因型分離株,無地理局限性和年代相關性。18株2B基因型風疹病毒在N-型糖基化位點、抗原表位、中和抗原決定簇和血凝抑制位點沒有發(fā)生突變。結論 2015-2016年珠海市流行2B基因型風疹病毒,與全國流行趨勢一致。應繼續(xù)加強珠海市風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監(jiān)測。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gen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bella virus from 2015 to 2016 in Zhuhai, and to provide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baseline data for the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rubella.Methods pharyngeal swabs of suspected rubella cases from 2015 to 2016 in Zhuhai were collected within 3 days after rash. The nucleic acid of rubella virus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The 739 nucleotide fragments of rubella virus E1 gene were amplified, sequenced and analyze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tree was constructed with 32 WHO reference strains of 13 genotypes and 2B genotypes prevalent in other provinces of China.Results A total of 42 pharyngeal swabs of suspected rubella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2015 to 2016, 23 of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d 18 samples were further amplified to obtain the target gene sequence.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18 samples were rubella virus of 2B genotype, the homology of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were 98.2-100% and 99.1-100%, respectively, an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evolutionary branches.There were no mutations in N-type glycosylation sites, antigen epitopes, neutralizing antigenic determinants and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sites of rubella virus with no geographical limitation and age correlation.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rubella virus genotype 2B in Zhuhai from 2015 to 2016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epidemic in China.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rubella virus should continue to be strengthened in Zhuhai City.
【作者單位】: 珠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分類號】:R51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智賢;加強婚前風疹病毒檢測減少先天性畸形兒[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2年05期
2 李玉梅,胡國斌,焦鐵健;風疹病毒感染與血小板變化的關系[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年10期
3 陳國亮,盧亦愚,嚴菊英;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檢測風疹病毒基因[J];中國計劃免疫;2003年02期
4 王慶西,王偉辰;風疹病毒感染風險度測定86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年07期
5 劉明軍;風疹病毒感染的實驗室診斷進展[J];國外醫(yī)學.病毒學分冊;2005年03期
6 馬淑霞;施忠凱;薛艷華;王春敏;楊春佳;李麗秋;楊景云;;三江地區(qū)妊娠婦女風疹病毒感染的血清學分析[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06年05期
7 王常銀;朱貞;徐愛強;熊萍;宋立志;許青;馮蕾;許文波;;2000年~2007年山東省風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病毒學報;2010年06期
8 付鴻;甄曉榮;陳瑛;劉建鋒;趙曉虹;;甘肅省風疹病毒基因型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年09期
9 韓世杰;王桂亭;周樹安;姚蘋;;風疹病毒的分離[J];山東醫(yī)學院學報;1985年02期
10 王志玉,韓世杰;風疹病毒濟南地方株的生物學特性[J];山東醫(yī)科大學學報;198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慶西;王偉辰;;產(chǎn)前檢查風疹病毒感染風險度的測定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2 李秀義;溫和;;風疹病毒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3 蒲小蓉;張德純;;Real-time PCR檢測風疹病毒方法學建立及臨床應用[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蒲小蓉;張德純;;風疹病毒檢測的研究現(xiàn)狀[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5 薛永磊;王志玉;王小凡;;風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6 張家均;;妊娠期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風疹病毒假陽性原因的分析及解決方法[A];全國臨床免疫檢驗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臨床免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振坤;為啥非讓我流產(chǎn)[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2 中國消費者報 孫燕明;孕婦早期感染風疹病毒可導致嚴重后果[N];中國消費者報;2006年
3 湖南 李禮;風疹患兒一般可不隔離[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4 北京華信醫(yī)院不孕不育門診主任醫(yī)師 江玉文;孕前要做哪些準備?[N];健康時報;2010年
5 劉原;風疹病毒危及胎兒[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6 王有國;風疹病毒自述[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7 市皮膚病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歐陽烈;春季警惕風疹傳播[N];韶關日報;2006年
8 副主任醫(yī)師 侯茂蘭;孕早期感染風疹病毒會影響胎兒[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9 肖祥云;風疹緊隨春風來[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10 肖祥云;風疹隨風來關鍵在預防[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鄭德先;疫苗型風疹病毒減毒機理的探討[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89年
2 趙立紅;含風疹病毒部分核酸序列的噬菌體樣顆粒的研制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溫紅玲;風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的真核表達及其生物學活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李振梅;風疹病毒亞單位疫苗的制備與E1蛋白抗體結合位點關鍵氨基酸的定位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周健偉;風疹病毒和巨細胞病毒抗體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定量檢測試劑的研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朱貞;2003~2007年中國大陸風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蒲小蓉;Real-time PCR檢測風疹病毒方法學的建立及初步應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張萌;巨細胞、風疹病毒感染的實驗室診斷及臨床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孫琪;孕婦血清風疹病毒抗體IgG的檢測及其易感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5年
6 封s,
本文編號:17122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71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