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的美學與喬伊斯的反諷
本文關鍵詞:斯蒂芬的美學與喬伊斯的反諷
更多相關文章: 喬伊斯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美學 反諷
【摘要】:《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第五章中斯蒂芬所闡述的美學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喬伊斯早年相關思考的翻版,無數學者將小說這一段作為研究他小說藝術的重要線索,將之等同于喬伊斯本人的美學理論和創(chuàng)作宣言。這種做法不僅混淆了作者與主人公、原材料與小說的界線,也未能準確道出這部小說的獨有特征——反諷。小說中美學理論的邏輯矛盾、斯蒂芬在自己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巨大裂縫、過于寬泛失之精準的美學要素,無一不顯示了斯蒂芬的美學實際上是喬伊斯反諷藝術的組成部分,而反諷的前提則是喬伊斯對自己過去的審視與超脫。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喬伊斯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美學 反諷
【分類號】:I562.074
【正文快照】: 喬伊斯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以后簡稱《畫像》)一向被評論家們認為是一部自傳性質極強的小說。從小說開頭主人公斯蒂芬的牙牙學語到最后以日記體形式發(fā)出自己心靈的呼聲,以及從第三人稱到第一人稱敘述的改變,展示了這本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靈魂的成熟。小說第五章最能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汝成;論《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中的美學追求[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瑩;;《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的象征藝術[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2 董清;;從成長視角看《動物兇猛》與《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J];長城;2014年10期
3 陳明玉;;喬伊斯美學思想研究綜述[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許寧;;為人民奉獻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5 段德智;;阿奎那語言哲學與當代宗教語言之爭——董尚文《阿奎那語言哲學研究》讀后感[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6 張慧軍;;論《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喬伊斯對自傳體成長小說的承繼與創(chuàng)新[J];時代文學(上);2010年03期
7 陳明玉;;喬伊斯早期美學思想影響研究[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7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董修元;邁蒙尼德宇宙生成論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林庚福;《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的修辭敘事[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2 陳瑩;《青年藝術家的肖像》的敘事時間藝術[D];中南大學;2007年
3 陳明玉;喬伊斯的美學思想在《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中的體現[D];中南大學;2007年
4 張璐璐;文學文體學與意識流小說的風格翻譯[D];山東大學;2009年
5 艾桂琴;生命中的時間主題[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鹿琴;規(guī)訓視角下斯蒂芬藝術家身份的建構[D];青島大學;2014年
7 李朋飛;轉基因技術的環(huán)境倫理問題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8 何婷婷;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人與動物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虹;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矣——論喬伊斯的《死者》[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彭珍珠;喬伊斯筆下的女性[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錢定平;;喬伊斯小說中的科學[J];科學;2004年05期
4 郭軍;喬伊斯:反思與超越[J];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03期
5 緱廣飛;喬伊斯與祖國愛爾蘭的關系面面觀[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6 楊建;喬伊斯研究在西方[J];外國文學評論;2005年03期
7 金梅;喬伊斯的文學實驗精神在小說整體布局中的體現[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高鵬;身體的悲歌——解讀喬伊斯的《姐妹》[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楊建;中國喬伊斯研究20年[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永毅;;德里達與喬伊斯[J];外國文學評論;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月亭;;喬伊斯與印象主義[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朱法榮;;在場與幸福:喬伊斯短篇小說《伊芙琳》的倫理價值[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黃春燕;;一沙一世界——從《伊芙琳》看喬伊斯的寫作特點[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4 覃琳;;論喬伊斯對“bloody”一詞的象征性改寫[A];第十七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孫建光;;《致諾拉:喬伊斯情書》的文體特征及敘事特征研究[A];第十七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傅浩;漢譯喬伊斯詩歌[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早報記者 石劍峰;喬伊斯遺作《哥本哈根的貓》首次出版便惹版權爭議[N];東方早報;2012年
3 高秋福;作家喬伊斯成功背后的三個女人[N];中華讀書報;2014年
4 寧肯;喬伊斯與卡夫卡[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編譯 黎文;喬伊斯與關于他的傳記[N];文匯報;2012年
6 江蕾;天才喬伊斯[N];中華讀書報;2013年
7 李宏偉;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的隱喻[N];文藝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康慨;中國喬學家戴從容:反對科埃略,保衛(wèi)喬伊斯[N];中華讀書報;2012年
9 ;百萬歐元購回喬伊斯6頁手稿?思{2頁書信拍至近1.8萬美元[N];文學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傅小平;是“天書”,并不是“天外來書”[N];文學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江;影視化想象:早期電影對喬伊斯實驗寫作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3年
2 馮建明;喬伊斯長篇小說人物的變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琳琳;論喬伊斯早期“自我”形象的建構[D];復旦大學;2011年
2 陳明玉;喬伊斯的美學思想在《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中的體現[D];中南大學;2007年
3 楊金華;喬伊斯的現代世界[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史育婷;喬伊斯戲劇的現代性[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彭珍珠;喬伊斯筆下的女性[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2年
6 鞠貴芹;流亡中的輕吟淺唱:喬伊斯的流亡生涯與《流亡者》評析[D];蘭州大學;2007年
7 陸蕾;論喬伊斯創(chuàng)作中的“家庭”元素[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8 宋洋;《芬尼根的守靈》與喬伊斯的歷史關懷[D];蘇州大學;2009年
9 梁慶標;喬伊斯的猶太意識與世界視野[D];蘇州大學;2003年
10 魏娜;《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的美學思想—靜態(tài)學[D];黑龍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72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57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