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的視覺文化理論與批評
發(fā)布時間:2021-12-28 04:57
視覺文化是一種以圖像消費為主的文化,而女性恰是其中最大、最常見、最富有文化意味的“圖像”。所以從女性主義的視角進入視覺文化領域,是探問其真相、內涵的可行路徑,對于了解女性社會身份來講,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文章主體部分共有三個內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視覺文化的一般理論。首先,從米爾佐夫和米克·巴爾兩人對視覺文化理論的研究中去清理、闡釋視覺文化的涵義,然后,梳理并論述視覺文化理論中主要的關鍵詞,包括從主體的角度談“視覺”和“視覺性”,從客體的角度介紹“圖像”與“擬像”。第二部分主要是對女性主義的視覺文化理論的介紹。首先交代其主要論域,它們集中在身體、欲望、偷窺與女性氣質等等范疇上。然后結合男性欲望,分析女性身體被消費的真相。欲望的產生和滿足與“觀看”相關,于是最后分析“看”、“凝視”、“偷窺”等概念及其文化內蘊。第三部分是運用女性主義方法,對當前時代中的各種女性形象進行具體的批評實踐。通過分析廣告、影視、文學等不同文本對于女性形象的構建與表現,文章揭示了這些文本的女性主義內涵:一方面,女性的身體在視覺文化中被物化了,并成為最美麗的消費品;另一方面,女性形象在男權文化中始終是根據男性的審美標準...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010年12月12日《瀟湘晨報》娛樂版刊載了李冰冰連續(xù)幾次
撩起的手臂白哲光滑。透過這些封面圖片,一個職業(yè)女性和一位特定時代的貴婦形象展現無疑。圖2:再看《瑞麗》雜志。它分為四類:伊人風尚、家居、妝和裳。圖2分別是2010年10月號的《瑞麗妝》和2010年12月號的《瑞麗伊人風尚》雜志的封面圖片。從這兩幅圖片看出,這些封面女郎洋溢著青春時尚的氣息,并且總是微笑著面對我們?v觀這些封面女郎,她們總是面帶微笑,雜志上給出的也總是她們嬌嫩的皮膚特寫,加上她們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非誠勿擾》看失真的媒介女性形象[J]. 毛慧敏. 青年記者. 2010(26)
[2]枷鎖中的美麗符號——中國廣告中的女性身體表現研究[J]. 張強.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1)
[3]越界狂歡:肉體獻祭之譫妄及消解——對木子美等網絡現象性別政治的文化解讀[J]. 廖述務.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4)
[4]論陳染小說的女性“自救”意識[J]. 吳妍. 文教資料. 2007(34)
[5]性別審美:男性話語下電視廣告中的女性形象闡釋[J]. 余秀忠. 社會科學家. 2006(S1)
[6]消費社會中女性的身體消費[J]. 方英. 河南社會科學. 2006(04)
[7]男人筆下的女人 女人筆下的自己--試論西方男女作家不同的女性觀[J]. 王軍,韓林耕.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5)
[8]女性電影文本——從男性主體中剝離與重建[J]. 王虹.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08)
[9]后期女性主義寫作的三次突圍[J]. 林凌. 文藝評論. 2002(05)
[10]廣告中的女性視覺形象創(chuàng)意及文化意義[J]. 曹方. 藝苑(美術版). 1996(01)
本文編號:3553444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010年12月12日《瀟湘晨報》娛樂版刊載了李冰冰連續(xù)幾次
撩起的手臂白哲光滑。透過這些封面圖片,一個職業(yè)女性和一位特定時代的貴婦形象展現無疑。圖2:再看《瑞麗》雜志。它分為四類:伊人風尚、家居、妝和裳。圖2分別是2010年10月號的《瑞麗妝》和2010年12月號的《瑞麗伊人風尚》雜志的封面圖片。從這兩幅圖片看出,這些封面女郎洋溢著青春時尚的氣息,并且總是微笑著面對我們?v觀這些封面女郎,她們總是面帶微笑,雜志上給出的也總是她們嬌嫩的皮膚特寫,加上她們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非誠勿擾》看失真的媒介女性形象[J]. 毛慧敏. 青年記者. 2010(26)
[2]枷鎖中的美麗符號——中國廣告中的女性身體表現研究[J]. 張強.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1)
[3]越界狂歡:肉體獻祭之譫妄及消解——對木子美等網絡現象性別政治的文化解讀[J]. 廖述務.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4)
[4]論陳染小說的女性“自救”意識[J]. 吳妍. 文教資料. 2007(34)
[5]性別審美:男性話語下電視廣告中的女性形象闡釋[J]. 余秀忠. 社會科學家. 2006(S1)
[6]消費社會中女性的身體消費[J]. 方英. 河南社會科學. 2006(04)
[7]男人筆下的女人 女人筆下的自己--試論西方男女作家不同的女性觀[J]. 王軍,韓林耕.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5)
[8]女性電影文本——從男性主體中剝離與重建[J]. 王虹.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08)
[9]后期女性主義寫作的三次突圍[J]. 林凌. 文藝評論. 2002(05)
[10]廣告中的女性視覺形象創(chuàng)意及文化意義[J]. 曹方. 藝苑(美術版). 1996(01)
本文編號:3553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55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