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城立裕《小說 琉球處分》的歷史認識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16:55
大城立裕是第一個斬獲芥川獎的琉球(日本稱沖繩)作家,其作品多表現(xiàn)生活在與日本復雜關(guān)系下的琉球與琉球人,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小說琉球處分》是大城立裕以近代日本將琉球納入帝國版圖時實施的“琉球處分”為藍本進行創(chuàng)作的。小說最初于1959年連載于《琉球新報》。時值二戰(zhàn)后被美軍接管并成為其軍事基地的琉球開始掀起復歸日本的運動。當2010年,普天間基地問題再次將日本與琉球的矛盾推上風口浪尖時,小說再次受到讀者的關(guān)注。大城試圖通過小說向讀者傳遞什么?讀者又試圖在作品中尋找什么?筆者認為厘清小說中的歷史認識至關(guān)重要。大城試圖通過小說向讀者傳遞的,讀者試圖在作品中尋找的無非是,對琉球來說,日本是什么。對日本來說,琉球是什么。以及琉球又該何去何從。筆者結(jié)合大城對“琉球處分”歷史事件的評論以及小說中出現(xiàn)的問題點,認為應在近代化問題的認識、對日琉同宗問題的認識、對個人在歷史進程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三個方面對小說進行文本分析,分析小說所展現(xiàn)出的歷史認識。第一部分分析小說對近代化問題的認識。在琉球處分時期,瀕于崩潰的封建琉球內(nèi)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對近代化向往的傾向,為了實現(xiàn)近代化,部分琉球人決定用犧牲獨立性作為代價來換取。...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要旨
緒論
1 迷失于近代化的幻想中
1.1 前近代夜幕下的琉球
1.1.1 落后于時代潮流的孤島王國
1.1.2 走向末路的封建琉球
1.2 琉球人的美好愿景
1.3 琉球人破碎的“近代之夢”
1.3.1 幻滅的“近代化”
1.3.2 琉球:日本近代化進程中野心凸顯的證據(jù)
2 虛偽的“日琉同宗”
2.1 日本語境下的“日琉同宗”
2.1.1 偽造的“日琉同宗”
2.1.2 被排除在“日本人”范疇之外的琉球人
2.2 作為琉球人的民族意識
2.2.1 作為手段的“日琉同宗”
2.2.2 民族意識的覺醒
2.2.3 民族身份認同
3 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個人
3.1 “個人”力量的渺小
3.2 “群體”力量的可怕
3.3 在絕望與恐懼中尋找“希望”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大城立裕略年譜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雞尾酒的滋味——大城立裕:首個斬獲芥川獎的沖繩作家[J]. 周朝暉. 書屋. 2014(09)
[2]日本沖繩南方島嶼(八重山地區(qū)·西表島)的種稻儀式與賽龍舟——沖繩·中國的比較民俗[J]. 松尾恒一,王媛. 文化遺產(chǎn). 2012(01)
[3]《沖繩札記》:針對核時代的寫作[J]. 陳言. 外國文學評論. 2010(04)
[4]琉球復國運動的歷史回顧[J]. 修斌,常飛.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5]水平軸思想——關(guān)于沖繩的“共同體意識”[J]. 岡本惠德,胡冬竹. 開放時代. 2009(05)
[6]1879:琉球的血色黃昏[J]. 史楠. 世界知識. 2005(15)
本文編號:3074963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要旨
緒論
1 迷失于近代化的幻想中
1.1 前近代夜幕下的琉球
1.1.1 落后于時代潮流的孤島王國
1.1.2 走向末路的封建琉球
1.2 琉球人的美好愿景
1.3 琉球人破碎的“近代之夢”
1.3.1 幻滅的“近代化”
1.3.2 琉球:日本近代化進程中野心凸顯的證據(jù)
2 虛偽的“日琉同宗”
2.1 日本語境下的“日琉同宗”
2.1.1 偽造的“日琉同宗”
2.1.2 被排除在“日本人”范疇之外的琉球人
2.2 作為琉球人的民族意識
2.2.1 作為手段的“日琉同宗”
2.2.2 民族意識的覺醒
2.2.3 民族身份認同
3 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個人
3.1 “個人”力量的渺小
3.2 “群體”力量的可怕
3.3 在絕望與恐懼中尋找“希望”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大城立裕略年譜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雞尾酒的滋味——大城立裕:首個斬獲芥川獎的沖繩作家[J]. 周朝暉. 書屋. 2014(09)
[2]日本沖繩南方島嶼(八重山地區(qū)·西表島)的種稻儀式與賽龍舟——沖繩·中國的比較民俗[J]. 松尾恒一,王媛. 文化遺產(chǎn). 2012(01)
[3]《沖繩札記》:針對核時代的寫作[J]. 陳言. 外國文學評論. 2010(04)
[4]琉球復國運動的歷史回顧[J]. 修斌,常飛.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5]水平軸思想——關(guān)于沖繩的“共同體意識”[J]. 岡本惠德,胡冬竹. 開放時代. 2009(05)
[6]1879:琉球的血色黃昏[J]. 史楠. 世界知識. 2005(15)
本文編號:3074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07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