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受美學看《五號屠場》中的黑色幽默
發(fā)布時間:2021-01-25 20:11
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是美國當代文壇上頗具影響的作家,著名的黑色幽默派小說家之一!段逄柾缊觥肥撬碜u文壇的翹楚之作。接受美學的研究起點是文本中的意義空白和闡釋的歷史性,并以此肯定讀者的閱讀活動對于實現文本意義的重要性。馮內古特巧妙地運用黑色幽默這一小說創(chuàng)作技巧,連接接受美學中“作者創(chuàng)造的文本”和“讀者的審美經驗”這兩極,引領讀者從荒誕的“時間旅行法”、溫和中透著反諷的語調、病態(tài)的“反英雄”人物形象和戰(zhàn)爭場景的缺失這四方面來填補文本中的意義空白!段逄柾缊觥分形谋镜臍v史性體現了黑色幽默對深沉嚴肅的主題意義的表達,意在向讀者闡釋歷史的真實性。馮內古特更是通過塑造畢利這一病態(tài)的“反英雄”人物形象,使讀者能夠跟隨畢利的“時間旅行”,站在親歷戰(zhàn)爭的人們的角度,更深刻地認知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心理真實性。論文以馮內古特的小說《五號屠場》為研究對象,結合黑色幽默和接受美學理論等相關知識,具體論證了馮內古特在作品中采用黑色幽默這一創(chuàng)作技巧的審美心理及對讀者產生的相應美學效果,從而更加深入地從讀者與作品、作家、世界三者相結合的角度全面挖掘《五號屠場》的深刻主題思想與藝...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馮內古特的審美心理與文本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接受美學理論
一、理論基礎
二、理論特征
第二節(jié) 馮內古特審美心理的形成
一、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
二、個人戰(zhàn)爭經歷的影響
三、馮內古特的審美心理
第二章 黑色幽默的美學特征
第一節(jié) 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主要特征
一、荒誕
二、深沉嚴肅的基調
三、以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
第三節(jié) 馮內古特運用黑色幽默的審美心理機制
第三章 馮內古特運用黑色幽默調動讀者的能動作用
第一節(jié) 文本意義空白的填補
一、荒誕的“時間旅行法”
二、溫和中透著反諷的語調
三、病態(tài)的“反英雄”人物形象
四、戰(zhàn)爭場景的缺失
第二節(jié) 歷史心理真實性的闡釋
一、文本的歷史性
二、文本的藝術性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剖析《五號屠場》的反戰(zhàn)思想[J]. 黃麗雙,徐媛媛. 世紀橋. 2009(13)
[2]《五號屠場》的后現代美學特征[J]. 彭菲.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09)
[3]空白的魅力——接受美學理論觀下的《五號屠場》[J]. 于瑞君.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5)
[4]《五號屠場》主題分析[J]. 楊麗,張娜.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8(08)
[5]絕望的時空旅行——《五號屠場》的存在主義分析[J]. 嚴俊,李江.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8(06)
[6]《五號屠場》的時間機制與后現代主義小說敘事策略[J]. 郭紅,徐文培. 學術交流. 2008(03)
[7]表現性:文學語言的審美心理機制[J]. 田文強. 北方論叢. 2008(01)
[8]試析庫爾特·馮尼格及其代表作《第五號屠場》[J]. 孟廣君. 名作欣賞. 2008(02)
[9]“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以《五號屠場》中“德累斯頓大屠殺”為例[J]. 汪小玲. 浙江萬里學院學報. 2007(04)
[10]論作者的權力——以后現代主義理論和讀者反應理論為例[J]. 谷學儒,王者會,趙雪濤. 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 2007(01)
碩士論文
[1]解析《五號屠場》的創(chuàng)傷性[D]. 潘玉姝.黑龍江大學 2009
[2]黑色幽默與生存關懷[D]. 王越男.蘇州大學 2008
[3]論馮尼古特小說主題的演變與創(chuàng)作特點[D]. 左寶林.上海師范大學 2008
[4]庫爾特·馮內古特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D]. 范蕊.山東大學 2006
[5]文學創(chuàng)作與審美發(fā)生機制研究[D]. 孔莉.曲阜師范大學 2003
[6]戰(zhàn)爭文學《五號屠場》敘事的結構模式和時空機制分析[D]. 崔丹.黑龍江大學 2001
本文編號:2999812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馮內古特的審美心理與文本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接受美學理論
一、理論基礎
二、理論特征
第二節(jié) 馮內古特審美心理的形成
一、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
二、個人戰(zhàn)爭經歷的影響
三、馮內古特的審美心理
第二章 黑色幽默的美學特征
第一節(jié) 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主要特征
一、荒誕
二、深沉嚴肅的基調
三、以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
第三節(jié) 馮內古特運用黑色幽默的審美心理機制
第三章 馮內古特運用黑色幽默調動讀者的能動作用
第一節(jié) 文本意義空白的填補
一、荒誕的“時間旅行法”
二、溫和中透著反諷的語調
三、病態(tài)的“反英雄”人物形象
四、戰(zhàn)爭場景的缺失
第二節(jié) 歷史心理真實性的闡釋
一、文本的歷史性
二、文本的藝術性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剖析《五號屠場》的反戰(zhàn)思想[J]. 黃麗雙,徐媛媛. 世紀橋. 2009(13)
[2]《五號屠場》的后現代美學特征[J]. 彭菲.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09)
[3]空白的魅力——接受美學理論觀下的《五號屠場》[J]. 于瑞君.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5)
[4]《五號屠場》主題分析[J]. 楊麗,張娜.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8(08)
[5]絕望的時空旅行——《五號屠場》的存在主義分析[J]. 嚴俊,李江.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8(06)
[6]《五號屠場》的時間機制與后現代主義小說敘事策略[J]. 郭紅,徐文培. 學術交流. 2008(03)
[7]表現性:文學語言的審美心理機制[J]. 田文強. 北方論叢. 2008(01)
[8]試析庫爾特·馮尼格及其代表作《第五號屠場》[J]. 孟廣君. 名作欣賞. 2008(02)
[9]“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以《五號屠場》中“德累斯頓大屠殺”為例[J]. 汪小玲. 浙江萬里學院學報. 2007(04)
[10]論作者的權力——以后現代主義理論和讀者反應理論為例[J]. 谷學儒,王者會,趙雪濤. 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 2007(01)
碩士論文
[1]解析《五號屠場》的創(chuàng)傷性[D]. 潘玉姝.黑龍江大學 2009
[2]黑色幽默與生存關懷[D]. 王越男.蘇州大學 2008
[3]論馮尼古特小說主題的演變與創(chuàng)作特點[D]. 左寶林.上海師范大學 2008
[4]庫爾特·馮內古特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D]. 范蕊.山東大學 2006
[5]文學創(chuàng)作與審美發(fā)生機制研究[D]. 孔莉.曲阜師范大學 2003
[6]戰(zhàn)爭文學《五號屠場》敘事的結構模式和時空機制分析[D]. 崔丹.黑龍江大學 2001
本文編號:2999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99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