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為視角下斯諾小說《新人》中的“兩種文化”
【文章目錄】:
一、斯諾的“兩種文化”命題
二、哈貝馬斯科技批判和交往行為理論概述
三、“生活世界殖民化”:《新人》中“兩種文化”的對立和不解
四、交往行為:《新人》中“兩種文化”的對話和抉擇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陸建德;從C.P.斯諾的《新人》看“兩種文化”[J];外國文學(xué);1996年02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寧曉潔;;對《愛麗絲夢游仙境》的現(xiàn)實性解讀[J];經(jīng)營管理者;2014年11期
2 王喆;;偏見與傲慢——《院長》中“斯諾命題”的再研究[J];芒種;2012年15期
3 姜慧玲;;從C·P·斯諾的《院長》看“兩種文化”[J];文學(xué)界(理論版);2011年02期
4 童燕萍;與“兩種文化”的對話——談戴維·洛奇的小說《想》[J];外國文學(xué)評論;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建德;從C.P.斯諾的《新人》看“兩種文化”[J];外國文學(xué);1996年02期
2 宋夢晨;;論《俄狄浦斯王》“歌隊”中兩種文化精神的博弈與妥協(xié)[J];神州;2013年15期
3 牛玉秋;在兩種文化的沖突中尋找停泊的港灣——《夢里的港灣》讀后[J];當(dāng)代文壇;1986年05期
4 王喆;;《院長》中“兩種文化”的再研究[J];江蘇外語教學(xué)研究;2012年02期
5 胡亞敏;談《女勇士》中兩種文化的沖突與交融[J];外國文學(xué)評論;2000年01期
6 徐德林;;書寫人文學(xué)的歷史,消解兩種文化論爭——評《人文學(xué)的歷史:被遺忘的科學(xué)》[J];外國文學(xué)動態(tài)研究;2017年06期
7 黃玲;;科學(xué)與人文兩種文化的對立——從愛德華·阿爾比的《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談起[J];語文建設(shè);2012年14期
8 ;短訊[J];讀書;1986年04期
9 馮玉律;“不到位”、“錯位”和“越位”——詞語在上下文中的文化內(nèi)涵與翻譯[J];外語學(xué)刊(黑龍江大學(xué)學(xué)報);1993年06期
10 劉亞;;約翰·福爾斯的《收藏家》與英國的“兩種文化”之爭[J];海南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7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越;《星期六》中的“兩種文化”[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8年
2 劉巖;唯科學(xué)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對立與整合[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3 蒯佳;Fran(?)ois Cheng(程抱一),傳播兩種文化的使者[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07年
4 馮轉(zhuǎn);文化的沖突與融合:陌生化視域下《喜福會》解讀[D];蘭州大學(xué);2014年
5 楊蓉;埃德加·斯諾筆下的中國形象[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3年
6 王麗娟;從沉默到反抗[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2年
7 龍俊陽;論《曼波王彈奏情歌》中散居者的文化身份模式[D];湘潭大學(xué);2014年
8 劉文靜;基姆的矛盾性:印英文化之間[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0年
9 宋雋;碰撞·交融·和諧[D];山東大學(xué);2007年
10 應(yīng)偉偉;奏響人文精神的旋律——從《所羅門之歌》中帕立特的人文追求透析作品主題[D];安徽大學(xué);2003年
本文編號:28525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85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