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英美文學論文 >

20世紀莎士比亞批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13:54
【摘要】:20世紀莎評不僅繼承了莎士比亞批評在西方文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發(fā)展的面貌。在20世紀莎評的舞臺上,按先后順序大概活躍著這幾大批評陣營,即性格分析與精神分析莎評、歷史主義莎評、形式主義莎評、以及70年代以后的政治文化莎評。本研究主要討論了這些莎評陣營的批評方法和批評實踐。 緒論 緒論部分從選題價值、研究現(xiàn)狀、研究思路和方法來闡述本文選題的依據(jù)和研究路徑。對20世紀莎士比亞批評的研究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莎士比亞,也能反映出西方文學批評發(fā)展的軌跡。但是,國內(nèi)外的相關(guān)研究都不是十分繁榮。本研究希望通過一些重要的莎評家和莎評著作,對20世紀莎評進行考察和分析。 第一章人物心理批評:性格分析與精神分析 世紀初的莎評以布拉德雷和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瓊斯為代表,,兩者都可以被視為一種人物心理分析方法。布拉德雷的莎評以性格分析方法為主,不僅細膩動人而且很好地結(jié)合文本,同時還能注意到莎劇的意象、氛圍等后來的現(xiàn)代批評才不斷發(fā)掘的元素,在世紀初就為莎評樹立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不過幾乎與此同時,來自德語世界的精神分析方法開始影響文學批評,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瓊斯用俄狄浦斯情結(jié)對莎士比亞的解讀將這種批評方法也帶入了莎士比亞批評。精神分析方法在莎評中應用的典范便是弗洛伊德師徒二人對《哈姆萊特》的解讀。在這方面,精神分析方法用俄狄浦斯情結(jié)解釋哈姆萊特的性格和心理,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二章歷史主義批評:莎士比亞與伊麗莎白時代 布拉德雷之后,莎士比亞批評先后出現(xiàn)兩大陣營,即歷史主義批評和形式主義批評。歷史主義批評來自于莎士比亞歷史學術(shù)研究對莎士比亞批評的介入,歷史學者不滿于性格分析和精神分析這些批評方法對莎士比亞的“篡改”,認為這些批評都犯了時代錯誤(anachronism)的毛病。他們從扎實的歷史學術(shù)研究出發(fā)解讀莎士比亞,例如斯托爾和許金等人試圖將莎士比亞放入伊麗莎白時代的戲劇傳統(tǒng)中,考察莎士比亞是如何創(chuàng)作戲劇的,進而指出莎士比亞戲劇的真正意義。另一些歷史主義批評家則從伊麗莎白時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歷史背景出發(fā),試圖將莎士比亞還原到他自己的那個時代,了解莎士比亞本人的思想和觀念,進而理解其戲劇藝術(shù)。這些批評家中以坎貝爾和蒂利亞德最為典型。 第三章形式主義批評:意象、象征、原型 隨著現(xiàn)代詩論和現(xiàn)代文學批評的興起,形式主義莎評也興在30年代開始嶄露頭角,并且迅速發(fā)展壯大。斯珀金在30年代初開始對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意象進行分類、歸納、總結(jié),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可以說是形式主義莎評的先驅(qū);幾乎與此同時,奈茨開始提倡將莎劇視為詩歌,從每一個詞入手分析其中的意象、主題等方面;與此類似,奈特注意到了莎劇中的“空間”元素,提倡一種重視戲劇氛圍的“空間”批評;另外,布魯克斯也在《精致的甕》中示范了新批評方法,分析了《麥克白》中的幾個意象及其象征意義;最后,當新批評等形式主義批評方法在五、六十年代逐漸式微之后,弗萊的莎評也讓我們看到了形式主義莎評的另外一個方面,即從神話原型和結(jié)構(gòu)方面入手,對莎劇中不斷出現(xiàn)的重復元素進行分析。 第四章政治文化批評:從邊緣到中心 70年代以后,在馬克思主義和解構(gòu)主義等理論的影響下,莎士比亞批評出現(xiàn)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誕生了新歷史主義、文化唯物主義、女性主義等莎評流派。這些新一代的莎評家們以格林布拉特和多利莫爾為代表,帶有明顯的左傾色彩。他們不像形式主義莎評那樣只專注于文本內(nèi)部,也不像舊歷史主義那樣認為歷史是一個透明的棱鏡,而是運用新的批評方法,深入到文本與歷史不斷變化的關(guān)系之中,關(guān)注以往不太被關(guān)注的問題,將莎士比亞批評推向一種政治文化批評。 結(jié)語 20世紀莎評五彩紛呈,我們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莎評家,目的在于既兼顧具體觀點,又能從總體上把握莎士比亞批評發(fā)展的某些趨勢。當然,這樣的研究不可能窮盡所有有價值的西方莎評,但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為國內(nèi)學界更深入地研究莎士比亞做出些許貢獻。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10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國新;文化唯物論[J];外國文學;2003年04期

2 王麗莉;;格林布拉特新歷史主義的莎學研究實踐[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04期

3 許勤超;;政治的莎士比亞——文化唯物主義莎評概述[J];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4 袁憲軍;;《漢姆雷特》的批評軌跡(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朱安博;;新歷史主義與莎學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朱安博;;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莎學研究的新歷史主義視角[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7 楊林貴;;莎士比亞與權(quán)力[J];外國語文;2009年04期

8 許勤超;;莎劇闡釋中的歷史、意識形態(tài)與主體性——多利默莎評思想研究[J];世界文學評論;2010年02期

9 楊周翰;二十世紀莎評[J];外國文學研究;1980年04期

10 陸揚;關(guān)于新歷史主義批評[J];外國文學研究;1994年03期



本文編號:25819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5819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278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