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惠特曼城市生態(tài)詩學中的“道”
本文選題:沃爾特·惠特曼 切入點:城市生態(tài)詩學 出處:《社會科學輯刊》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惠特曼的城市書寫體現(xiàn)了其獨特的城市生態(tài)詩學思想,蘊含著以"道"為核心的中國古典道家思想。惠特曼認為,城市中的人們應當遵從客觀規(guī)律,道法自然,建立人類與自然、個體與他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達到"人樂"和"天樂"的境界。在他的城市想象中,人類是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相連相通的普通一環(huán)。作為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與萬物皆為一體;萏芈鼜氖挛锉举|(zhì)出發(fā),展現(xiàn)出人化了的自然與自然化了的人,在探尋人與自我之間生態(tài)關(guān)系的過程中,建構(gòu)出物我合一的生態(tài)自我。
[Abstract]:Whitman's urban writing embodies his unique urban ecological poetics thought, which contains the Chinese classical Taoist thought with "Tao" as the core. Whitman believes that people in the city should follow the objective law and follow the law of nature.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thers, and to achieve the realm of "human pleasure" and "heavenly joy." in his urban imagination, man is a common link in the whole ecosystem. As part of the universe, From the essence of things, Whitman shows the humanized nature and the naturalized person, and constructs the ecological self of the unity of things and self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中文系;多倫多大學東亞系;
【分類號】:I712.07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特;;《橫過布魯克林渡口》的空間境界[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左韻;;惠特曼《草葉集》中的超驗主義探析[J];長城;2011年06期
3 朱純林;;狄金森與惠特曼詩歌中“草”的含義對比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4 方麗;;自然與城市的歌手——論惠特曼的人文自然觀[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聶秋雨;;論詩歌翻譯的“忠實”與“叛逆”——惠特曼《最近紫丁香在前院開放的時候》四種中譯文評析[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彭繼媛;;熾熱詩情的傳遞——淺論惠特曼詩歌對中國“七月派”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J];德州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7 趙彤;;華爾特·惠特曼:美國詩歌史上的一盞明燈[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彭繼媛;;論惠特曼詩歌中自然意象對中國詩歌的影響[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9 劉苗;;艾青與惠特曼詩歌女性形象比較[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王光和;;“自然的音節(jié)”與“散文的語言”——略論華茲華斯對胡適白話詩理論的影響[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嘯聲;委內(nèi)瑞拉雕刻家齊特曼[J];雕塑;2003年01期
2 逄金一;惠特曼的詩歌創(chuàng)作觀小窺[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汪庭才;景朝亮;;從對“自我”的把握管窺惠特曼作品中的東方色彩[J];銅陵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楊金才,丁曉紅;沃爾特·惠特曼:肉體的詩人和靈魂的詩人[J];國外文學;2005年01期
5 李婕;;梅格·惠特曼:溫和外表下的強大[J];經(jīng)營者(財經(jīng)人物版);2006年05期
6 楊習超;;惠特曼浪漫詩的生命意蘊探微[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11期
7 劉樹森;;惠特曼在21世紀的地位與使命——《重寫惠特曼》述評及其它[J];高校社科動態(tài);2007年02期
8 彭繼媛;;論惠特曼詩歌中自然意象對中國詩歌的影響[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9 季崢;;性別研究理論與惠特曼同性戀組詩[J];當代文壇;2008年03期
10 劉翠湘;;惠特曼的海洋詩歌及其生態(tài)意義[J];世界文學評論;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歡;陸現(xiàn)彩;歐陽冰潔;李娟;陸建軍;;“FeCl_3-Na_2SO_4”體系合成施威特曼石的穩(wěn)定性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2 斯·瑪爾科娃;姜錚;;《女神》與外國詩歌[A];郭沫若研究(第六輯)[C];198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作者 韓若;惠特曼:在線跳蚤市場女王[N];電腦報;2005年
2 田野;惠特曼面臨十年之癢 去留存疑[N];經(jīng)理日報;2007年
3 實習生 張文績;惠特曼:說到做到的王牌經(jīng)理人[N];上海金融報;2006年
4 傅燁珉;惠特曼:打造最大網(wǎng)上市場[N];上海金融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陳麗容;“顧客至上”惠特曼的管理魔力[N];通信信息報;2007年
6 朱泉峰;惠特曼:鐵娘子隱退[N];計算機世界;2008年
7 本報高級記者 楊琳樺;惠特曼在忙碌什么[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8 記者 欒哲;俄漢特曼西自治區(qū)推介經(jīng)貿(mào)項目[N];吉林日報;2009年
9 郎楷淳譯自英國《經(jīng)濟學家》;森特曼:渴望一次新跨越[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1年
10 海月;惠特曼讓巨輪從電子港灣起航[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史記;惠特曼詩歌在中國的評介與接受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素紅;帕特曼性契約理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2 王敏;惠特曼筆下的“!盵D];湘潭大學;2012年
3 唐姿;惠特曼在中國的譯介歷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4 李榮;論惠特曼與美國文化的精神聯(lián)系[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郭威;惠特曼詩歌中隱喻的認識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6 馬特;論惠特曼的城市想象與生態(tài)意識[D];山東大學;2012年
7 宋思令;惠特曼詩歌主題分析[D];遼寧大學;2013年
8 萬洪杰;惠特曼《草葉集》的女性主義解讀[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9 李穎;瓦爾特·惠特曼與賽春嘎詩歌之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10 彭露;從系統(tǒng)論看惠特曼的詩歌漢譯[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27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62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