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中的文學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解析
本文選題:洛麗塔 切入點:后現(xiàn)代主義 出處:《瘋狂英語(教師版)》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將納博科夫小說《洛麗塔》中的文學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作為研究對象,以"文學后現(xiàn)代主義"在《洛麗塔》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藝術意志自由、現(xiàn)實經(jīng)驗的藝術范式、對傳統(tǒng)的反抗等因素為線,以小說片段解讀為點,以作家創(chuàng)作的時代思想動態(tài)為面的結構進行逐步展開,對納博科夫小說中的"現(xiàn)代性"特征的書寫進行整合和解析,以此來把握作家對《洛麗塔》的語言風格和審美價值的敘事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postmodernism in Nabokov's novel Lolita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aking the artistic freedom of will and the artistic paradigm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s shown in "Literary Postmodernism" in Lolita.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resistance and other factors, taking the reading of the novel fragment as the poin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riter's time thought dynamic as the plane, the author integrates and analyzes the writing of "modernity" in Nabokov's novels. In order to grasp the writer's language style and aesthetic value of Lolita narrative strategy.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赤東;;從《洛麗塔》看美國道德之死[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1期
2 李冬鵬;黃吟;;論《洛麗塔》的語言特征[J];作家;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徐靜;;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洛麗塔》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剖析[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2 賀文華;;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20世紀西方小說中的“畸戀”主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3 吳甜甜;;《洛麗塔》中亨伯特的多重身份解析[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尚必武;評納伯科夫的《洛麗塔》[J];宿州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2 張薇;《洛麗塔》的敘事奧秘[J];當代外國文學;2004年01期
3 朱曉軒;;《洛麗塔》的醉生夢死[J];社會科學家;2005年S1期
4 羅桂保,梁延守;淺談《洛麗塔》中的巧合[J];甘肅高師學報;2005年01期
5 蔡莉莉;;《洛麗塔》:迷失在欲望與時間中的永恒悲劇[J];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02期
6 顏丙香;;感受“審美狂喜”——論小說《洛麗塔》的語言魅力[J];濱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7 王玨純;;《洛麗塔》中的“失衡”與“失協(xié)”模式[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張媛媛;劉偉;;淺析《洛麗塔》的元虛構特征[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05期
9 顏丙香;;發(fā)現(xiàn)的愉悅——小說《洛麗塔》的偵探特征解讀[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10 汪小玲;;論《洛麗塔》的敘事策略與隱含作者的建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端傳妹;;《洛麗塔》:多棱鏡下的人性[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2 彭國棟;;《洛麗塔》的后現(xiàn)代道德反諷[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黃家燕;;醉心于操縱語言的魔術師——試論納博科夫的語言技巧在《洛麗塔》中的運用[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鄭敏宇;;從《洛麗塔》的自譯本反觀納博科夫的翻譯觀[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商報記者 劉穎;《洛麗塔》營銷背后的“編功”[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2 王昌隆;在德黑蘭讀《洛麗塔》[N];經(jīng)濟觀察報;2004年
3 史國強邋孫福廣;《洛麗塔》的三個譯本[N];遼寧日報;2007年
4 趙武平;完整再現(xiàn)原著風貌[N];人民日報;2006年
5 查爾斯·麥格拉斯;悠悠50載,,《洛麗塔》驚心依舊[N];文學報;2006年
6 孫小美;做書也講究原生態(tài)[N];中國郵政報;2006年
7 江曉原 程巍;《洛麗塔》:在文學與道德之間[N];中華讀書報;2006年
8 鄭際根;《洛麗塔》創(chuàng)造了永恒[N];文藝報;2006年
9 熊哲宏;納博科夫《洛麗塔》的“圈套”[N];中華讀書報;2011年
10 曲春景;貼著靈魂的敘述[N];河南日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鵬;《洛麗塔》中的敘事策略解讀[D];中北大學;2011年
2 譚(王瑩);《洛麗塔》的藝術特色[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雪峰;結構主義視角下的《洛麗塔》[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莉莎;《洛麗塔》的敘事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秀芬;從后現(xiàn)代語境看《洛麗塔》的“不確定性”特征[D];南昌大學;2007年
6 張媛媛;《洛麗塔》的元虛構性質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孟嬌;《洛麗塔》修辭性敘事策略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8 戴桂梅;《洛麗塔》文學改編電影的審美之維[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9 封小林;論《洛麗塔》中的對話模式[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10 韓奕萍;法庭審判進程在《洛麗塔》敘事結構中的構建作用[D];魯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27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62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