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接骨師之女》中的跨文化解讀
本文關(guān)鍵詞: 譚恩美 敘事學(xué) 文化差異 《接骨師之女》 出處:《語文建設(shè)》2015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譚恩美所作的《接骨師之女》是描寫母女之間沖突的經(jīng)典之作。在眾多的作品當(dāng)中,《接骨師之女》是詮釋母女關(guān)系最完美的作品。小說中能夠展現(xiàn)出女兒對母愛的理解以及多元文化對母女關(guān)系的影響。小說利用多種藝術(shù)描寫手法對多元文化碰撞下的母女關(guān)系發(fā)展進(jìn)行了細(xì)致描述。本文從敘事學(xué)視角分析《接骨師之女》中的跨文化意蘊(yùn)以及挖掘譚恩美小說創(chuàng)作主題思想的關(guān)鍵所在。
[Abstract]:Tan En-mei 's "the daughter of the Bones" is a classic work describ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among many works. In the novel, the understanding of maternal love and the influence of multiculturalism o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can be demonstrated. The novel uses a variety of artistic description to touch multiculturalism.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analyzes the cross-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daughter of the catcher" and the key to excavate the theme of Tan En-mei 's novel creation.
【作者單位】: 梧州學(xué)院外語系;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引言美國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幾乎所有作品都是關(guān)于女性題材的,而其共同之處就是對于家族故事的講述,《接骨師之女》也不例外,這是一部將家族經(jīng)歷作為寫作題材的小說,小說從家庭問題開始引出故事內(nèi)容,不僅描述了小說中主要人物的家庭和婚姻觀念,同時(shí)還更為深刻地描寫了母女之間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芳;;《喜福會》的女權(quán)主義解讀[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02期
2 周娜;;《最藍(lán)的眼睛》與《女勇士》中母親形象之對比[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12期
3 陳曉蘭;陳宗華;;傲雪寒梅再芬芳——解讀《骨》中骨的意象[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0年03期
4 林靜;;矛盾中的蛻變——譚恩美《灶神之妻》中母親形象解析[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0年03期
5 張健;付小蘭;;從沖突到融合——美國華裔女作家湯亭亭作品解讀[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0年09期
6 顧世民;;《灶神之妻》與東西方文化的融合[J];北方論叢;2006年06期
7 任夢瑤;廖心心;;烏托邦之旅——解讀任碧蓮小說《愛妻》[J];北方文學(xué)(下半月);2011年04期
8 趙萍;;從文化差異解析《喜福會》的母女關(guān)系[J];長城;2009年08期
9 董海琳;王曉玲;曹佳學(xué);;生態(tài)女性主義下的《喜福會》文學(xué)分析[J];長城;2009年10期
10 楊敬偉;段冉;;談伍慧明小說《骨》中“邊緣人”的塑造[J];長城;2010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金璐;;不完全的解構(gòu):黃哲倫《蝴蝶君》中的文化誤讀[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唐海東;異域情調(diào)·故國想像·原鄉(xiāng)記憶[D];復(fù)旦大學(xué);2010年
2 劉增美;族裔性與文學(xué)性之間[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翁君怡;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華形象”[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朱華;中國少數(shù)民族漢文創(chuàng)作與美國華裔英文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1978-2010)[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5 賀玉高;霍米·芭芭的雜交性理論與后現(xiàn)代身份觀念[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詹喬;論華裔美國英語敘事文本中的中國形象[D];暨南大學(xué);2007年
7 鄒濤;美國華人商文學(xué):跨文明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8 鄒建軍;“和”的正向與反向[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8年
9 秦俊紅;對中篇小說《饑餓》中女性主義特征的及物性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10 侯金萍;華裔美國小說成長主題研究[D];暨南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天時(shí);創(chuàng)傷理論視角下解讀《接骨師之女》[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劉平麗;析譚恩美《灶神之妻》中的人物溫妮[D];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2009年
3 胡瀟;跨文化視野中《喜福會》的文化因素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xué);2010年
4 王政吉;東方主義在《女勇士》中的解構(gòu):性別、種族和文化[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0年
5 趙傳榮;從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角度論譚恩美作品中女性的心路歷程[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0年
6 陳平焰;美國華裔生存狀態(tài)的多維度透視[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7 鄒創(chuàng);在真實(shí)和想象的空間中建構(gòu)自我身份[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8 李曉榮;叛逆·反思·認(rèn)同[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9 戴麗麗;論謝耀《他們自己的語言》中人物性取向的意義[D];天津理工大學(xué);2009年
10 趙子明;文化身份尋求的困境[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岸青;;命運(yùn)和信仰——譚恩美新作《命運(yùn)的對立面》解讀[J];當(dāng)代文壇;2006年04期
2 盧俊;;譚恩美的新作《拯救溺水小魚》[J];外國文學(xué)動態(tài);2007年03期
3 謝燕燕;;真實(shí)的假象,假象的真實(shí)——論譚恩美《拯救溺水魚》中的全球傳媒思想[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12期
4 鄭新民;;譚恩美:為苦難而寫作——《救救溺水魚》評論摭拾[J];福州大學(xué)學(xué)報(bào)(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3期
5 魏青;;譚恩美作品對女性的關(guān)注[J];學(xué)理論;2010年13期
6 曾小月;劉倩;;譚恩美小說三維交叉模式探析——以《靈感女孩》為個案[J];綿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0年04期
7 張軍;楊大亮;;拯救香格里拉的“他者”——解讀譚恩美的《沉默之魚》[J];名作欣賞;2011年18期
8 張利敏;;譚恩美小說中的中國形象研究[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bào)(漢文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01期
9 黃惠;夏楠;;從沖突到和諧——論譚恩美《接骨師之女》對生態(tài)影像的書寫[J];江漢大學(xué)學(xué)報(bào)(人文科學(xué)版);2012年06期
10 馬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譚恩美作品倫理主題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3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5條
1 古榕;譚恩美的喜與悲[N];中華讀書報(bào);2001年
2 士曾;譚恩美筆下的靈異東方[N];中華讀書報(bào);2006年
3 [美國]沈?qū)?謊言與真話[N];文學(xué)報(bào);2006年
4 張陟;將鬧劇進(jìn)行到底[N];文藝報(bào);2007年
5 本報(bào)記者 舒晉瑜;翻譯乎?改寫乎?“譯寫”模式惹爭議[N];中華讀書報(bào);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鄒建軍;“和”的正向與反向[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龍錦輝;論譚恩美的文化身份觀及建構(gòu)[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9年
2 劉軍凱;譚恩美長篇小說中的中國形象[D];湘潭大學(xué);2009年
3 李沙沙;譚恩美《拯救溺水魚》里的游客凝視與霸權(quán)心態(tài)[D];南京大學(xué);2011年
4 葛蘭;論譚恩美四部小說的敘事策略[D];新疆大學(xué);2006年
5 宋芳;論譚恩美小說中西文化交織的命運(yùn)觀[D];江南大學(xué);2011年
6 王秀蓮;譚恩美作品中的倫理主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馮靖茹;譚恩美小說的記憶書寫[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3年
8 潘磊;論譚恩美小說中的“還鄉(xiāng)”主題[D];黑龍江大學(xué);2013年
9 趙國鋒;譚恩美小說《接骨師的女兒》中的道家印跡[D];山西大學(xué);2009年
10 胡銳;譚恩美小說中因果論的文化闡釋[D];云南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14721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47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