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文明視野下的清華簡《保訓》“詷”字新釋——以《尚書·顧命》與“內史亳同”為線索
發(fā)布時間:2024-04-21 20:13
清華簡《保訓》是"書"類文獻,部分記述與《尚書·顧命》相似!侗S枴分"詷"的訓釋與《顧命》中的禮器"同"密切相關。經學家多認為"同"為酒器,但始終未能得到文獻或實物的證明。而"內史亳同"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同"為祼禮中使用的酒器。"同"字源于盛放美酒的竹筒,最晚在商代就成為祭祀中的重要禮器。清華簡《保訓》中的"詷"正是祼禮中的酒器,文本以"詷"指代傳"中"的整套禮儀,反映了"中"以及以禮傳"中"在周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61397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2內史亳同
“同”的起源很早。在甲骨卜辭二期、三期、五期中均已經有此字。從字形結構看,此時的“同”字均從“”“”。有學者推斷在甲骨卜辭“壬辰卜同父乙史”中“同”可能是祭名,筆者認為與祭祀相關更加準確,可見“同”作為禮器在商代祭祀、禮儀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西周金文中,“同”的字形與甲骨文相似,....
圖1內史亳同銘文拓片
2009年8月,幾乎與清華簡《保訓》公布的同時,在西安發(fā)現(xiàn)了名為“內史亳同”的青銅器,為這一難題的解決再次提供了契機。學者斷定此青銅器為西周康王時期制作,其形制特征等已有學者專門撰文研究[24]。此件青銅器有銘文14字:“成王賜內史亳豐(醴)祼弗敢豦(?)作祼同”,大意是:成王賞....
本文編號:3961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96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