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本X”的多角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7 17:29
  “本”作指示代詞后接名詞性成分組成定中式“本X”結(jié)構(gòu)的用法是漢語里比較有規(guī)律和特點的一類現(xiàn)象,以往的研究中對這類“本X”結(jié)構(gòu)涉及較少,分析不夠全面和系統(tǒng)。本文主要采用“表里值”和“普方古”兩個三角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以“普”為基角,“古”為輔角,本著充分觀察、充分描寫、充分解釋的“三個充分”原則,從大量實例出發(fā),兼顧歷時考察和共時比較,同時運用對比分析方法、認知語言學及韻律句法學等理論,從多層面、多角度對研究對象“本X”結(jié)構(gòu)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闡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分析了已有的對于“本”和“本X”的研究概況,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進而明確了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和目的,說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第二部分分析了“本X”的語法特征,結(jié)構(gòu)形式上,認為“本X”中的“本”更準確的應稱為“指示詞”,“X”多為單音節(jié)或雙音節(jié)且一般由名詞或量詞充當;句法位置上,“本X”結(jié)構(gòu)是體詞性結(jié)構(gòu),可以擔任主語、賓語、定語、同位語、狀語等句子成分,組合搭配上,“本X”也有一定選擇性。 第三部分分析了“本X”的語義內(nèi)涵,利用詞表總結(jié)“本X...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對現(xiàn)代漢語指示代詞的研究
        1.2.2 對"本"的個體研究
    1.3 研究目標和內(nèi)容
    1.4 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2. "本X"的語法特征
    2.1 "本X"的結(jié)構(gòu)形式
        2.1.1 "本X"中的"本"
        2.1.2 "本X"中的"X"
    2.2 "本X"的句法位置
        2.2.1 作主語
        2.2.2 作賓語
        2.2.3 作定語
        2.2.4 作同位語
        2.2.5 作狀語
    2.3 "本X"的組合搭配
3. "本X"的語義內(nèi)涵
    3.1 "本"的語義來源和發(fā)展
    3.2 "X"的語義類型
    3.3 "X"的語義限制
    3.4 "本X"的語義類別
        3.4.1 對象類
        3.4.2 時間類
        3.4.3 近指類
    3.5 "本X"的語義特征
        3.5.1 區(qū)別性
        3.5.2 主觀性
4. "本X"的語用價值
    4.1 經(jīng)濟性
    4.2 文化性
    4.3 正式性
    4.4 獨特性
5. "本X"與漢語三方指稱系統(tǒng)
    5.1 漢語的指稱系統(tǒng)
    5.2 "該X"
    5.3 "貴X"
    5.4 "此X"
    5.5 "自X"
    5.6 "我X"
6. "本X"的歷時檢視
    6.1 "本X"的詞匯化
        6.1.1 "本X"詞匯化的個案分析
        6.1.2 "本X"詞匯化的機制
    6.2 "本X"詞語模的成因探析
    6.3 "本X"族詞語發(fā)展的趨勢
7. 結(jié)論與展望
    7.1 論文小結(jié)
    7.2 論文創(chuàng)新點
    7.3 展望和建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本NP”結(jié)構(gòu)初探[J]. 宋玉華.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 2010(04)
[2]“之X”的詞匯化及其動因[J]. 劉云.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0(03)
[3]詞匯化與語法化[J]. 劉紅妮.  當代語言學. 2010(01)
[4]從錯配到脫落:附綴“于”的零形化后果與形容詞、動詞的及物化[J]. 張誼生.  中國語文. 2010(02)
[5]也說指示代詞“該”的形成過程[J]. 劉君敬.  中國語文. 2009(06)
[6]漢語的句法演變與詞匯化[J]. 董秀芳.  中國語文. 2009(05)
[7]論頻率對詞感的制約[J]. 劉云,李晉霞.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3)
[8]“一”和“該”在當代新聞語篇中的指稱功用與照應方式——兼論“該”與“本”在語篇中的指稱糾葛[J]. 張誼生.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9]“本人”的語法化與主觀化[J]. 姚小鵬.  語言科學. 2008(04)
[10]說“本”和“該”[J]. 廖俐.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S1)



本文編號:37125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7125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f8d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